失联三十多天的母亲,有了不幸的消息
同事的母亲在失联30多天后,去世了。是派出所打来电话通知的。
派出所是从报警记录和寻人启事中,联系到她们家人的。
同事姐弟四人,两个姐姐,一个弟弟。
在困难的60年代出生,父母都是二线城市的工人。养活四个孩子也是不容易。虽然父母工资不多,但是,磕磕绊绊也跟着姐姐们一起长大了。
两个姐姐初中毕业就工作了,为了多个养家的人。
还好同事上了高中,毕业就接了父亲的班,也成为一名工人。
在同事的印象里,父母几乎没有管过她,特别是上班以后,一切都自己处理,父母就算放羊了。
没有给孩子母爱的母亲
吃的喝的也要自己解决。
父母觉得,把孩子们养大了,该喘口气了。老两口享清福的时候来了。
家里工作的姐姐们,没出嫁前,每月工资,都贴补家用了,姐妹三个轮流做饭,买菜,全家人吃喝都要负责。
大姐,二姐,和同事,都觉得在家里待着没意思,没有父母的亲情疼爱。
两个姐姐早早出嫁了。
父母对她谈对象,不管不问不参谋。母亲常说,找对人是你的福气,找错人你受罪。
没出嫁前,同事的家庭任务就是,用自己的工资,养父母,还有弟弟,一家人的生活。
父母的钱是留给弟弟结婚用的。这也有道理,老小儿子最受宠,无可辩驳。
她也想离开家,自己谈了对象,就匆匆的嫁了。
准备结婚了,父母也没有接济一分一厘。反正自小就锻炼出了自立自强的能力。
咬咬牙,自己把婚结了,老公虽然对岳父母不管,女儿出嫁的事,有所不满,看着媳妇这么能干,也就忍了。
同事把自己嫁出去了,自己过日子就是了。
总算离开了从出生以来就没有感到过温度的家。
婚后偶然回娘家,母亲总是与邻居们打牌,也不起身打招呼,只是抬眼看看他们两口子,“想吃啥,你们自己做吧。”继续垒长城。
女婿都看不惯了,当着街坊邻居的面,也不好发作。
“妈,东西放这里,我们走了。”
去母亲家,就是这样的场景。
有了孩子,自己家更忙了,顾不上去母亲家。
母亲也忙了,弟弟结婚了,有了孩子。母亲除了对弟弟亲,对孙子还行,对弟媳妇和对女儿一样。
女儿们从小在家里长大,了解父母,也习惯了,看不惯我可以走,回我自己的家。
媳妇就不高兴了,姐姐们不回来,婆婆公公又不亲,干脆搬出去,不住一起了。
父母也不去看孙子,又过起了悠闲悠闲的日子。
同事的孩子,同事姐姐们的孩子,父母一天没看过。三个女婿都有怨言。心照不宣,不是特别的日子,谁也不去岳父母家。
母亲冷漠的阴影
突然一天,父亲突发心梗,母亲才想起儿女们,等姐弟几个接到电话,赶到家里,父亲已经不行了。
姐弟几个张罗着办了父亲的后事,没多停留,就离开母亲家了。
慢慢的,母亲年纪大了,想要去几个孩子家轮流住,大家商量,母亲还是住在自己家,孩子们轮流来陪伴吧。大家就分派了任务,姐弟轮流一人一个月,三个姐姐都退休了,照顾母亲有时间,弟弟有工作,就免了。弟弟每月出1000千,给姐姐们辛苦费。
大姐家离母亲最近,也方便。第一个月大姐照顾母亲,大姐发现母亲发现母亲丢东忘西,还不爱说话,却又是自言自语。
那天大姐领着母亲到大姐家里去,大姐退休了,也忙,给外孙做衣服,女儿快生了。大姐正兴奋,要当姥姥了。
领着母亲回家,顺便把垃圾扔了。
一手拎着垃圾,一手拽着母亲,慢慢下楼,就要回母亲家里。
站在大姐家,就能看到母亲家,还都在同一个院。
下了大姐家的楼,大姐说:“妈,你等我一下,我去把垃圾扔了。”
大姐松开母亲的手,转身往垃圾桶方向走去,走到楼头儿,拐个弯,楼后面就是,也就有几十米吧。
大姐碰到后面楼上的老邻居,也出来扔垃圾,打了个招呼。扔了垃圾,扭过头,走到楼头,拐个弯,没有看到母亲,大姐走到刚才母亲站的地方,四周看看没有看到母亲。
大姐想,母亲回家这么着急,也不要自己送了。
就向母亲家走去,这时,手机响了,大姐一看,是女儿的电话。电话聊了十多句,就朝母亲家里走去。到了母亲家,母亲并不在家,大姐以为母亲串门了,想起刚才女儿交代的事,就忙起来了。
冷漠的母爱练就冷漠的心
晚上,二姐忽然来看母亲,到母亲家的时候,天就要黑了。
门锁着,敲敲门,没人应声。屋里没人。二姐给大姐打电话,“咱妈嘞,咋没在家?”
大姐说“没在家?还没回来呀?去邻居家看看呗。”
转一圈,喊了几圈,也没有找到母亲。
二姐着急了,边走边跟大姐联系,“找不到咱妈了?会不会出啥事?”“怎么会,这条路咱妈多熟悉呀!”你们去问问邻居,看看又去谁家打牌了。
都知道母亲爱打牌,以前姐妹们回娘家,老母亲坐在牌摊上,都不带动的,仿佛看不到女儿女婿拖家带口的来往,所以,每次,女儿们都是高兴的来,生气的走。
所以,不是万不得已,女儿们都不愿意回来看老娘。
二姐又去邻居家问,大姐夫去路边找找,还是没有母亲的影子。
给老三打电话,都出来找找妈。
晚上,女儿们,女婿们,儿子儿媳,都开始找母亲。大街小巷,周边的亲朋好友。没有信息。
第二天报警,再找,还是没有信息。这是10年前的事了,大街上摄像斗很少,母亲出了小区,大十字路口的摄像头,看到母亲向东的身影。然后就消失了。
几天,十几天,二十几天,三十几天,能找的都找了,熟人亲戚,母亲跟谁都不亲热,平时也没有往来。一家人焦虑,实在想不出母亲会去哪里?
直到大约一个多月后,派出所的民警,打来一个电话,“您的母亲是不是走失了?”
“是的,是不是我妈找到了?”
“你母亲走失多久了?”
“走失一个月零五天。在哪里找到我母亲的?”
你们到派出所来一趟。
一家子都觉得情况不妙,虽然几十年来,母亲对他们不咸不淡,丝毫不亲,但毕竟是妈,他们想知道母亲到底怎么样?
到了派出所才知道,警察接到报警,在城市的北边,黄河岸边,发现一具尸体。
面目已经看不出来, 身体已经腐烂。
从照片看衣服是她们的母亲。
民警分析说,老太太估计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一直走一直走,走到黄河边,大概有30里地左右。
看到无路可走,老人就在一棵树下歇息,没有吃喝,没有人烟,活活饿死的。
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
她们没有想到,与他们没有亲情感的母亲,以这种方式,离开了她们。
想着母亲以前对他们的疏远,此刻,她们内心的悲伤,仅有短暂的遗憾和释然。
遗憾的是,姐弟四人竟没有看住母亲,释然的是,感情淡薄的母亲,得到了福报吧。也没有了以后长期陪伴的尴尬。
母亲在时,对他们从来冷淡,母亲走时,他们也是冷冷淡淡。
都说一个女人影响一个家族三代,他们的母亲,生性冷漠,亲情淡薄。给他们的只有凉薄。
一个人在无人知道的荒野,孤零零的走了。母亲冷清的性格,注定了冷清的终结。
年轻时候的母亲,是怎么也想不到的吧
佛家有句话:“菩萨畏因,凡人畏果。”
普通人只想到结果,对结果惧怕。却不去想原因,不考虑原因只强调结果,怎么会有好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