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条提问引起网友广泛讨论。
小伙子家里遇到了拆迁,没有选择房子,选择了现金补偿。
于是,家在小县城的他获得了五百万元的补偿款。
小县城生活,自己家还不缺房,再来一笔五百万的现金,妥妥的幸福生活。
可是,当自己喜欢的女朋友家知晓后,出事了。
“加彩礼,之前说好的十万加到两百万,留到姑娘家给她父母”姑娘语气不容置疑。
他还在期望着一场美好的婚姻,对方已经开始当成了市场。
他还在期望着以后的美满生活,先来的却是一场利益的谈判。
之所以引起这么多人的讨论,无非就是因为恋爱和婚姻是我们绕不开的人生话题。
爱情是爱情,婚姻是婚姻
很多人总是把爱情和婚姻混为一谈,这本就是错误的。
爱情可以是梦,婚姻是一种生存。
很多人觉得在婚姻中谈钱很俗,婚姻需要的是爱情和感情。
那种冲破世俗,抗拒金钱的婚姻总是获得人们的赞扬,貌似这才是对婚姻的忠贞。
为什么很多人对自己的初恋念念不忘,无非就是两个原因。
一是,在那个单纯的年纪中遇到的彼此都是挺纯粹的。
二是,对自己已经失去的一种补偿。
给大家说个事情,基本能理解了。
记得,之前有个同事,一起下班后,在我们惊诧的眼光中,一辆豪车停到了单位门口。
第二天,我们调侃她,怎么还认识这样的有钱人。
她说:一个幼稚的男人罢了。
原来,这个现在混成一个公司老总的男人,衣着光鲜地出现在她面前。
告诉她,当年一直暗恋她,自己没敢说。
总后这同事做了一个很牛的总结:“就是觉得自己混好了,千里迢迢跑过来给我装一下。坐个高铁不香吗。”
我们继续聊婚姻。
普通人要想明白婚姻,首先要了解生活。
柴米油盐酱醋茶,熟悉不?
婚姻受制于物质和道德的约束。
你可能会说,穷人很多看着都挺好,没离婚。
首先,穷人受到道德的约束,你没看村里有个离婚的,全村都知道。
另外,很多人在一起并不是婚姻,可以归结为搭伙过日子,一天天就那样吧。
此时心中很有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
请继续阅读。
维持婚姻的是什么,破坏的又是什么
咱用不着讲大道理,聊聊四个人名人的婚姻,可以管中窥豹。
1.婚姻中的道德
郭沫若一生有三个妻子和一个情人。
四个人中两个人自杀,两个人对他怀恨终生。
他的十几个子女许多拒绝认他做父亲。
晚年,孤独一人。
2.婚姻中的感情
老舍年轻时家境贫困,有人资助了他们这对孤儿寡母。
老舍出海读书也是他赞助的。
老舍爱上了他的女儿。
学成归来,这位刘姓善人已经剃度出家后去世了,他的女儿,杳无音讯。
她成了老舍心中抹不去的痛。《无题》和《微神》都是以此来纪念她的。
三十四岁,朋友介绍下成婚了。
妻子是新青年,从事文化工作。
在两个人的困难时候,妻子全力支持自己的丈夫。
老舍却是很少写自己的妻子。寥寥几篇文章中虽提及过,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是出于情理,难见内心。
文革到来,妻子率先发表大字报揭发丈夫。
老舍自沉太平湖。
3.婚姻中的乐趣
沈从文爱上了大家闺秀张兆和,属于一见钟情。
然后,开启狂轰乱炸模式。
写了几百封情书,终于在胡适等人的撮合下,抱得美人归。
两个人或许是因为结婚太仓促,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一度分居。
解放后,张兆和还是回到了沈从文的身边。
沈从文放弃写作转头研究历史,也是受妻子的影响。
十年浩劫期间,妻子捐出大量娘家文物帮助了他们躲过了这段动荡的时期。
她在自己丈夫的墓碑上写下:“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十六个字凝练了沈从文的一生。
4.婚姻
钱钟书和杨绛,他们的故事不必多说。
爱的纯粹,护的周全。
无视他物,只求本心。
四个故事,四种婚姻,四种结局。
我们从中其实就能看出来很多东西。
所谓婚姻,简单也复杂
郭沫若婚姻中失去了道德,老舍的婚姻中有道德而无感情。
沈从文的婚姻二者皆有,只是缺少了乐趣或者理解,胜在稳定。
钱钟书的婚姻近乎包含了所有,表里如一,令人向往。
你看,是不是婚姻说简单也不复杂,说复杂还真是不简单。
婚姻中,有人憧憬,有人算计。
有人再一味地付出,有人乐得坐享其成。
有人为家拼命努力,有人躺着看你笑话。
有人想振翅高飞,有人想折你翅膀。
……
我们称呼婚姻中的两个人为“伴侣”。
这两个字,估计很少有人认真看过。
“伴”,一人一半,“侣”,两口一人。
两个人心口一致,相互扶持,成为伴侣。
有些东西一开始就能看出来了,越拖越繁重。
当你沉醉于爱情的时候,我想让你多想一些东西。
人品,不止是在友情中重要。
处理好“我”和“我们”的关系,这其实就是婚姻的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