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当先,孝顺父母,赡养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社会义务。父母抚养我们半生是十分辛苦的,不管我们有没有伴侣,有没有孩子,对父母我们都该孝顺,但成家之后有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婆媳关系,婆媳关系处理好了那举家欢乐,处理不好就会闹得鸡飞狗跳,家庭就会走向崩溃。
老胡最近很苦恼,因为妻子这段时间与母亲的关系越来越差,当初结婚时婆媳二人的关系就不好,但这些年老胡在二人之间一直在调解,所以在前些年都没有闹出什么大事,可人到中年进入更年期以后就容易性情大变,任何一点小事都会被无限放大。
这些年,婆媳二人闹出过许多矛盾,在老胡结婚时,妻子认为夫妻之间应该好好过一下二人世界,一个家庭应该就只有一种关系,就是夫妻关系,可婆婆搬进了新房,这时候就变成了三种关系所组成的家庭,夫妻,婆媳,母子。对于婆婆入住新房这件事,儿媳心里始终有点不能接受,也多次明里暗里的对老胡反应过,但老胡处理方式也是采用的“和稀泥”。三人朝夕相处一段时间后,婆婆怎么看不出来儿媳的想法,但她认为和儿子住在一起是应该的。婆媳关系的第一次矛盾出现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婆婆也没闲着,夫妻二人每天外出工作时都会给二人准备食物,可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老人口淡,儿媳口重,老胡无所谓,儿媳吃不惯老人做的饭就会点外卖,下馆子,可老一辈的观念就是外面的不卫生,不健康,自己家里的饭菜吃得才放心,所以就说教了儿媳几次,可儿媳不这么想,她认为婆婆管得太宽了,自己吃不惯她做的就吃自己想吃的,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为什么说自己呢。而老胡夹在中间也不知道怎么做,所性又“和稀泥”。看着儿子/老公在中间调解婆媳二人也没有多说什么,但矛盾却是越来越深。
很快,夫妻二人有了孩子,老人一看可以抱孙子/孙女了,就连一直看不过眼的儿媳也变得顺眼起来,每天对儿媳甚至好过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每天对儿媳妇的要求能满足就满足,儿媳看着婆婆突然变好也暂时放下了隔阂,毕竟肚子里的孩子最重要。这时候婆婆自告奋勇的当起了“保姆”儿子在外赚钱,儿媳专心养胎就好。
很快孩子就生了下来,过来人都知道,女人在孕期与坐月子时情绪都不太稳定,婆婆也是过来人,在儿媳情绪低落,激动时都会选择忍受,毕竟自己也是经历过的,知道这时候女人不管是身理或心理都会难受。但孩子生下来以后,婆媳二人的关系又回到了以前互相看不顺眼的样子。对于这种情况老胡也感到十分的无奈。
在有一次吃饭时,儿媳发现菜里面有脏东西就说了出来,与之前不同的是,婆婆这一次也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儿媳太矫情了,一点小事也要斤斤计较,然后婆媳二人就吵了一架,在老胡结婚五年,生孩子三年以来婆媳关系进一步恶化,这一次吵架后,之后几年里二人吵过很多次架,一个家闹得鸡飞狗跳的,但老胡这个人谈工作还行,对家庭情感就不怎么擅长了,每次吵架时都插不上嘴,吵完之后再挨个安慰与调解,可老胡的做法非但没有效果反而进一步恶化了婆媳关系。
直到夫妻二人迈入更年期,这时候媳妇的性格变得古怪起来,就连婆婆的一些小事都会挑毛病,而婆婆这时候已经彻底的老去,而老胡见母亲已经满头白发就偏向了母亲这边,毕竟以后母亲日子过一天就少一天了,这个情况老胡也感到不安起来,母亲真的老了,虽然人生老病死是正常的,但这个情况落在谁身上谁都不好受但儿媳妇对婆媳关系依旧和以前一样甚至更恶劣。
在更年期的作用下,儿媳妇看老人越来越不顺眼,这些年受的气也再次涌上心头,在一次吃饭时,就因为老人多吃了一碗就借故闹起了脾气,并说了一些难听的话,而老胡在“和稀泥”和了十几年来第一次发了脾气。认为妻子太过于小题大做了,母亲已经老了,为什么还要因为一些小事吵架。难道二人之间真的有仇吗?而妻子这些年与婆婆已经闹出了很大的矛盾,只是借此发作出来。并不是真的因为多吃了一碗饭而生气。但老胡这是第一次因为婆媳关系而生气,但并没有向着自己。所以夫妻二人就大吵了一架,在吵架时妻子提出了离婚,而老胡“和稀泥”已经厌烦了,就没有太多考虑的同意了。
这一次吵架可谓是惊天动地,二人闹离婚连着闹了好几天,看着儿子与儿媳妇像是真的要离婚,婆婆这时候也慌了,可能是人一老很多事都会看开的原因吧,对儿媳妇和儿子也认了错,儿子不忍看着母亲老了还要受气和委屈,所以就对妻子也道了歉,并讲诉了这些年三人一起度过的时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儿媳妇也不是什么无情之人,其实心里早就习惯了这位老人,只是这些年一直在斗气而已,真要说什么嫌弃老人,讨厌老人也说不上。如果婆媳之间真的有仇的话,这个家早就散了。在三人各自冷静了几天后,就放下了心中的芥蒂和好了。
其实我不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我明白爱屋及乌的道理,都是自己最爱的人所爱着的人,怎么可能会真的想要伤害对方,可能在平时会斗气,互相讨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实他们心里早就明白没有什么矛盾是解不开的。人的年纪越大,有些事自然就会释怀。也希望老胡夫妻能幸福到白头,婆婆能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