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你有来,我就有往,这是流传几千年的一个文化习俗了,而随礼就是我们文化习俗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任何一段感情都是需要经营的,朋友之间是如此,亲戚之间亦是如此。随礼是一种礼仪,无论你跟亲戚关系有多好,在随礼时,也要讲究以下四条规矩,这才是明智之举。不然很容易影响双方的感情,让本来一件好事最后变成两个人不开心的回忆。
第一条规矩:不要为了面子去随礼
很多人觉得随礼是跟面子直接挂钩的,好像自己随礼得越多面子就会越大。其实没必要这么为难自己,随礼讲究的是给对方送去一种祝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随礼就可以了,没有说一定超过自己的经济范畴,其实我们的真实情况亲戚都相互了解的,所以不要硬装,只要自己是诚心诚意我相信对方是能感受到的。
第二条规矩:礼尚往来不是等价交换
很多亲戚之间随礼都会拿个小本本记下来,根据别人给的金额来决定自己给多少,绝对不会让别人赚到。之前有个亲戚过生日,我家随了一千块,当时是跟我爸妈一起去的。后来我爸生日,他们一家过来随了六百,于是我们共同的亲戚问他,他说:“当时他们三个大人来随的一千,这我就带着我老婆孩子来所以六百差不多了,小孩子能吃多少”。
这种小算盘其实真的没什么必要,反而让亲戚之间的关系慢慢变淡,如果在礼尚往来中太讲究对等或者想要同样的回报,那就使随礼这件事情失去了意义。
其实这个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就好了,毕竟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每年多多少少都要见几次面的,如果自己家庭情况较好,可以多随点表示自己的感情也相当于帮衬帮衬自己亲戚,对方也会很感激,但如果自己家里情况不是那么好,就算没随对方给的那么多,我相信对方也不会责怪你。
自己也不要有对方家庭条件好就要多随点这种想法,别人随礼多少是别人的心意,没必要去进行道德绑架,毕竟别人也不欠你什么。
第三条规矩:要一视同仁
无论是跟关系好的亲戚还是关系没那么好的亲戚随礼,牢记随礼的数量必须一样。有些人可能觉得跟关系好的亲戚就多随点,关系不好就少随点,其实这样是万万不能的,如果让随的少的亲戚知道了心里肯定会不舒服,甚至会在背后说三道四。
我一朋友去参加他表哥婚礼时随了六百份子钱,因为小时候经常在表哥家玩,跟表哥关系就比较铁,而且他舅舅对他也很好,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留给他一起来吃,所以他便一直对舅舅一家心存感激,但是前段时间他姑姑家女儿结婚他只随了三百,可能因为跟这位表姐关系不太熟,后面被他姑姑知道他在表哥的随礼金额后,虽然心里没说什么,但是慢慢疏远了跟我朋友一家的关系,估计是觉得同样是表兄弟姐妹,为何差距这么大。
当我朋友跟我说了这个事后,我就教育了他一顿,虽然说随多少礼是心意,但是要是每个亲戚随礼的金额不一样那对方都会有想法,换位思考自己估计心里也会觉得不平衡,所以为了减少这种矛盾的发生,以后还是要尽量做到一视同仁。
其实我觉得比起随金钱,送礼品是不是更好些,每家亲戚都送一样的礼品的话也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那么大家可能也会有疑问送什么礼品比较好呢?毕竟现在选择的东西太多,但有一项我觉得是从古至今都算得上好礼物的,就是白酒。
中国人爱喝酒,拿来送礼既有面子也讨喜欢,在这里我推荐两款纯粮好酒,第一款就是沱牌特曲,该酒也是一个大品牌,无论是口感还是外观设计都很棒,拿来送人正合适不过。
第二款便是“蒸台坤沙酒”。为什么说此款酒适合送人呢?首先从包装上就可以看出来很精美,其次打开包装你可以看到一瓶与众不同的一款酒,与众不同在哪呢?就是它比其他白酒要大一倍,其他白酒只有500毫升,而它有1000毫升,关键价格也很划算,只需要一百多来块,你说是不是很适合拿来送人?
而且除去这些外部特征,它的品质也是非常好的,喝过此酒的人都能感受到,粮食香味突出,喝了也不上头。
到此,今天分享的“无论跟亲戚关系有多好,随礼时,讲究这3条规矩才是明智之举”就结束了,大家还知道其他什么规矩吗,欢迎随时到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