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患病母亲多年,因其他女人失手将母亲致死,是巧合还是必然?

2022年06月29日07:43:07 情感 1714

父母老去,需要儿女的照顾,儿女都会面临着照顾父母时的疲劳和精神压力。

在父母年老的时候,儿女的陪伴和照顾是应该应分的。为了尽自己的孝心,大部分儿女都愿意照顾自己的父母。

但陪伴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就会失去自己的生活。儿女们需忍受着寂寞无奈,重复着千篇一律的枯燥难忍的生活,时间一长,难免会产生厌倦心理,对父母的厌倦会使儿女产生罪恶感,纠结的心理,疲劳的身体,疲惫的精神,是照顾父母的儿女们的常态。

中年男人老张,正在经历着这种生活。

为了照顾母亲,夫妻分居。他每天蜗居在十平方米的旧房子里照顾几乎是植物人的母亲。他给母亲做流食,插胃管,擦身体,一分钟不能离开。

他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失去了与外界的交流。闲暇时看窗外成为他与外界唯一的沟通,但窗外没有风景,窗外面对的是即将拆迁的老房子,远处是一个弄堂。

母亲住的是一处破旧的大杂院,面临拆迁,大部分住户都搬走了。弄堂静悄悄,没有人气,孤独和寂寞侵袭着他,内心的抑郁和烦闷让他烦躁不安。

照顾患病母亲多年,因其他女人失手将母亲致死,是巧合还是必然? - 天天要闻

有一天,对面的房子里住进来一个健硕丰满的女人。他听到了拉杆箱拖地的声音,一个穿着打扮有些土气的女人进入他的视线,租下来他对面的房子,生活在他的视线之下。

这个女人单独居住,家里经常来陌生男人。来人踏入这个女子的出租房,女人将窗帘拉上,过了不到半个小时男人就离开。老张清楚出租屋里发生的事情,再看到这个女人的时候,他的心思变了。

枯燥无聊的生活,老张开始观察对面的女租客。他发现女租客喜欢穿红衣服,连内裤都是红的。内裤就挂在窗户搭着的铁丝上,吸引着他的眼球。

每天观察对面的女租客,看她的一举一动,看她接待男人,看各种式样的红内裤,成为他生活中的乐趣。

有一天,他发现女租客和男人一起收拾屋子,准备搬家。正在给母亲插胃管的他心里一阵失落,手抖了一下,三年插胃管都不曾失误的他,失手了。

母亲去世了,他知道是自己害了母亲。他痛苦而内疚,但当母亲熟悉的气味消失后,他只觉得胸口一松,仿佛有一把剪刀在他捆绑已久的心脏上挑了一下,绳子断了,心脏松绑,血液刹那间流动起来。

老张深深吸了一口气,想象中,他完全打开了自己胸腔里的肺叶,通透感顿时涌遍全身。

痛苦内疚与松绑和解放交织在一起,他既愧疚又有些轻松,这就是真实的人性。母亲没有生活质量,他精心照顾了几年,这样的结局对母子二人也许都是合适的。

照顾患病母亲多年,因其他女人失手将母亲致死,是巧合还是必然? - 天天要闻

当老张打开封闭了许久的窗户时,冷风砰然刺人。仿佛是小时候做错了事情被母亲狠狠地扇了一耳光。他下意识地用手去捂脸,却捂得一手湿漉漉,他没发现,眼泪早已爬满了他的脸颊。

照顾卧床不起的老人,自由受限与责任之间应该如何平衡?儿子失手将母亲致死,是巧合还是必然?复杂的人性,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这个故事,来自于当代12位知名作家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出格》的其中一篇,篇名为《后弄》,作者是薛舒

12位知名作家包括梁晓声蒋子龙乔叶等,整本小说集讲了12个不完美却值得拥抱的生活。故事温暖又质朴、浪漫又世俗、魔幻又日常。

小说集还有一篇文章,内容也与父母有关,是女儿为年迈的母亲洗澡,内容真实,感情朴素。

为年迈的母亲洗澡,是一个女儿的职责,这个看似很普通很简单的事情,却有着不平凡的意义。

照顾患病母亲多年,因其他女人失手将母亲致死,是巧合还是必然? - 天天要闻

因为固有的思维,母亲重男轻女

母亲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是老二,上面一个哥哥,下面一个弟弟。

母亲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具备所有母亲都有的共性。受传统思想的限制,她们比较重视儿子,住在儿子家觉得硬气,即使生活需要女儿照顾,也绝不住到女儿家。需要女儿帮忙洗澡这样的事情,肯定应该有女儿来完成,那也不到女儿家,让女儿来自己的弟弟家为母亲洗澡。

女儿虽然只有一个,但不会受到娇宠。虽然没用受到特殊待遇,甚至感受到了母亲重男轻女,但女儿体贴母亲,孝顺母亲。做母亲喜欢的事情,尽可能地满足母亲的需求。

照顾患病母亲多年,因其他女人失手将母亲致死,是巧合还是必然? - 天天要闻

有些虚荣,喜欢被人夸奖,需要女儿来实现

母亲有虚荣心,需要买东西的时候都说给女儿,因为只有女儿会毫不犹豫地买给她,心甘情愿地。

母亲虽然关心儿子多一些,但心里是清楚女儿的体贴和温暖的。她在自己女儿面前很放松,有喜欢的东西想要,虽然很委婉,但也很理直气壮地接受,这些她绝不会让儿子买。她心里是知道女儿的孝顺和体贴的,也说过有女儿的人是有福气的。

她其实是矛盾的,大环境让她重视男孩,但心里对女儿还是有爱的。她知道自己为女儿感到幸福,也知道让女儿满足自己的心愿。这些她都很会做,这个母亲是成功的。

她在养育孩子们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的辛苦。

作品里描写了很多的生活细节,母亲的生活娓娓道来,普通如每一位母亲经历过的生活,用细腻的描写,还原母亲的真实生活。

为了养育子女付出的艰辛,用坚强来抵挡生活的苦难,有很多的付出是做子女想象不到的,从这篇文章里可以读出很多的内容,可以让所有子女了解母亲,理解母亲的很多行为。

通过洗澡,将衣服都一一卸掉,露出最真实的母亲形象。一个肉体上已然不再挺立的母亲形象,因其有血有肉,在读者心中的形象清晰可见,真实可信。

老了的母亲,柔弱得让人心疼

女儿在给母亲洗澡的过程中,边洗边聊,透过氤氲的雾气,回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即使当时感觉有些不尽如人意的生活,回忆起来仍然充满着温馨。

对母亲表达养育之恩的最好方式,就是能理解母亲的行为,对她所付出的辛苦予以尊重,重视她的感受,对她的需求给予及时的解决。

照顾患病母亲多年,因其他女人失手将母亲致死,是巧合还是必然? - 天天要闻

母亲的心理,做女儿的最能够了解。母亲的坚强都给予了儿子们,而将脆弱留给了女儿。虽然母亲有的重男轻女,但她不糊涂,需要满足自己的事情都由女儿来完成。她知道,能够真正从细节上了解自己,心疼自己的只有女儿。

所以,女儿给母亲洗澡的时候,母亲能够发出:还是女儿好的感叹。

但是也改变不了她们对儿子的重视,这是思想里固有的思维,与人品无关,与感情无关。但是女儿,却可以和母亲进行最无障碍的沟通,母亲最柔弱的一面,都呈现给了女儿。

面对自己的女儿,母亲是最放松的。

用洗澡这个过程,将一个女人一生的辛苦和付出,对孩子们的爱,偏心和尽可能地平衡,虽要强然而最终输给了时间的生活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位母亲很普通,就如我们的父母,她有自己的喜爱,有自己的虚荣,还有自己的牵挂。她明白心里话只能说给女儿听,但不会去女儿家住,最惦记的是自己的小孙子。

每一位母亲,首先是一个普通的人,有着自己的优点与弱点。成为了母亲,身上的责任感让她们心甘情愿付出劳动和辛苦,同时因为受环境和固有思维的影响,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在对待儿女方面难免有失公平。

一个普通的母亲,一个细心的女儿,母女在氤氲的雾气中,缓缓道来的生活细节,有温馨有无奈,但是很真实,很生活。

照顾患病母亲多年,因其他女人失手将母亲致死,是巧合还是必然? - 天天要闻

十二个故事,每一篇故事都贴近生活,讲述人与人之间的撕扯和温情。读后可知人间百态,人生百味。剥开日常生活的庞杂和幽微,释放那些沉没在烦琐生活中的无以名状之苦。

正可谓是:老灵魂的世情写作,普通人的出格时刻。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关系再好,也尽量少在这几个时间去别人家 - 天天要闻

关系再好,也尽量少在这几个时间去别人家

人活在世上,身边少不了一些亲朋好友,也会遇到一些同道合的人。大家在一起相互陪伴、相互支持,度过人生许多美好的时光。有时候还会约着一起去旅行,一起聚餐,一起畅聊心事,甚至还会相互串串门......更进一步增进彼此的感情。然而上门做客,也是有讲
女人对男人失望了,想放弃了,不是大吵大闹,而是两个字 - 天天要闻

女人对男人失望了,想放弃了,不是大吵大闹,而是两个字

树叶不是一天变黄的,人心也不是一天变凉的。雪花把树枝压垮前,往往经历了很长时间积雪的堆积,每一片雪都不无辜。我们总以为一段感情结束,是突然间的事,回过头来去看,才发现原来,一切早有预兆。女人若是还愿意对你吵,和你闹,说明她心里是有你的。
女人的心,有没有给其他男人,看这一处地方就知道 - 天天要闻

女人的心,有没有给其他男人,看这一处地方就知道

爱情里面,背叛是最让人心痛的,比不爱还痛苦。不爱了,直截了当说清楚,选择分开就可以。而背叛,就像是一锅香喷喷的热汤,落进了虫子一般恶心,让人作呕。一旦,一个人的心发生了偏移,那么这段关系就已经从里面腐烂了,没必要再继续了。那么,如何判断一个
女人还在等你复合的信号 - 天天要闻

女人还在等你复合的信号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你如果事情找她,她还是会秒回。哪怕你真的遇到了什么麻烦,她都会帮。光是女人做到这一点,就说明她的心里面还是有你。而且你们分开以后,她一直没有开始新的恋情。就连你送给她的东西,你们的聊天记录,她都会保留。不愿意开始新的生
离婚后,女人还需要寻找新的伴侣吗?过来人告诉你真实情况! - 天天要闻

离婚后,女人还需要寻找新的伴侣吗?过来人告诉你真实情况!

离婚后,女人还需要寻找新的伴侣吗?过来人告诉你真实情况!离婚是一件令人痛苦和困惑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女人来说。离婚后,很多女人都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否需要再次寻找新的伴侣?有些人可能会选择独自生活,而另一些人则希望能够重新建立一段美好的感情
中年以后,能达到这6条,才算是人生赢家 - 天天要闻

中年以后,能达到这6条,才算是人生赢家

在生命的旅途中,中年是一道分水岭,是积累与沉淀的见证,也是收获与感悟的开始。当我们步入中年,回望来时的路,也许会感慨万千,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规划。那么,在众多的期望与追求中,什么样的状态可以称得上是人生的赢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