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什么是幻觉什么不是幻觉?以及对“究竟立场”的解释?

2021年10月08日20:28:13 情感 1618


如何知道什么是幻觉什么不是幻觉?以及对“究竟立场”的解释? - 天天要闻

当遇到一帮流氓抢你的东西后还用脚踢你。痛是经验体验不是幻觉,但心理上的哀叹:我的财产损失了,我要死了……,这些心理上的故事是幻觉。肉体上感觉到的痛感不等同于心理痛苦,就算感觉上痛的让你难以忍受,也不等于有任何心理痛苦。明白了就没有心理痛苦了,但感官感觉是照常的。

当某人说我坏话,骂我,从经验体验上来说就是听到声音在耳边震荡,声音不是幻觉。如果心理上产生了:我的自尊受伤了,我没面子了,我被某人攻击了,这种心理上的故事就是幻觉。骂声不会造成心理痛苦,但一旦相信了上述思想逻辑,就会痛苦了。

女士从LV店出来捧着心爱的包包,不巧大雨下来把包包淋湿了,表皮破坏了。下雨、包包、淋湿,这些都是经验体验,不是幻觉,但如果思想告诉你,这下包包完蛋了,我有经济损失了,这些思想故事是幻觉,会造成痛苦。

医生宣布了测验结果,告诉你得了不治之症只有半年寿命,医生说话声,眼前的医院办公室的场景,这些都是经验体验,不是幻觉,但这时思想上来解释道:我倒大霉了,我的职业生涯完蛋了,我的家庭要受苦了,我积累一辈子的成就落花流水了,我要死了,所有这些思想逻辑故事都是幻觉,会造成痛苦。

一个中年人,过着极其普通乏味的生活,每天上班下班,家里还有一大群孩子要喂养,家里还有年迈的父母要照顾,压力很大。从经验体验来看,这个中年人的经验体验和一位亿万富翁其实是差不多的,每天上班下班,每天吃饭睡觉,差别是心理上的,中年人整天唉声叹气,哀叹倒霉的人生,哀叹经济压力,哀叹压力山大。经验体验不是幻觉,但心理哀叹是幻觉。

一位亿万富翁,尽管他的经验体验和那位中年人差不多,醒来、吃饭、干活、睡觉、再醒来,虽然亿万富翁没有经济压力,但他却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他的经验体验不是幻觉,但是他对“人生意义”的渴望就是典型的心理逻辑幻觉死循环,这种无法找到“人生意义”的痛苦有可能越演越烈,最后导致他生不如死。我记得三年前纽约华尔街一位亿万富翁就这样一跃而下,报道说是他得了抑郁症。

老人年纪大了卧床不起,奄奄一息的时候思想还很活跃,思想哀叹这一生一事无成,一个接一个的后悔,如果我待小孩好一点就好了,如果我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就好了。身体虚弱生病奄奄一息是经验体验不是幻觉,那么多的哀叹后悔就是思想幻觉了。

身体停止呼吸心跳停止跳动是经验显现效应不是痛苦,但心理上想象出来的预测是幻觉故事,比如我有资格进天堂了,或我没资格进天堂,或我害怕死亡啊,这些都是思想想象,现实完全不是思想预测的那个情况。

【总结】:经验体验不是幻觉,但把经验体验解释成为“我这个人怎样怎样了”,就是幻觉了。我不建议你们刻意地压制这些思想(心理)感受,你是压抑不了的,但是在经验品味中注意观察这些心理活动,在不压抑它们的同时知道它们是纯粹的幻觉,完全不成立。每次看到这些逻辑就等于看到了幻觉是怎么造成痛苦的,会产生潜移默化能量重组。

每一次这种心理哀叹升起来了,就换位提醒自己如下:

无限的THAT要体验被打体验剧痛,有什么错呢?无所谓。是痛但没有痛苦。

无限的THAT要体验被辱骂,没有“自尊”的无限THAT要体验“失去自尊”,算一回事吗?这是自己跟自己娱乐开玩笑,比鸿毛还轻,去他妈的,无所谓。

无限的THAT要体验买包包,体验包包坏掉了,这是游戏娱乐而已,有什么不可以呢?

无限的THAT要体验得了不治之症,不可能痛苦的无限THAT就是要玩感觉“痛苦”的玩笑,对于THAT来说就是玩娱乐一样,难道有错吗?

无限的THAT要扮演成可怜的“中年无名氏整天养家糊口压力山大”,就像帝王要扮演乞丐,演戏逗趣,难道不可以?

无限的无生无灭的THAT要体验身体生病奄奄一息不可以吗?不会死亡的TA要品味死亡的味道有什么不可以?没有出生的无限THAT就是要玩“出生”的游戏,为什么不可以?

永恒圆满的THAT要体验抑郁难道不可以?就像舒适的帝王特别要体验乞丐一样没有问题。

无限的THAT就是要体验“没有意义”,难道它没有体验“无意义”的自由?也许真正的意义就是让自己体验“无意义”,难道不可以吗?

真正的意义就是体验一连串的“无意义”。换一句话说,思想上想象的“意义”不是真意义。思想上认为的没有意义不是真没有意义。思想上认为“人生五子登科荣华富贵”才算是获得了所谓的“人生意义”,但对于THAT来说这种所谓的“意义”完全是幻觉。

真正的意义是无限的经验显现本身,一切显现都具有同样的意义,无论是辛苦的平民还是高官厚禄,无论是失败的人生还是成功的人生,没有一点点价值差别,TA就是TA不变。

读者:明亮先生,你上面的文章里有一句:如果有人用脚踢你,痛的经验体验不是幻觉,但心理上的哀叹是幻觉。但我理解的是:痛的经验和体验也是梦境里发生的呀,梦境里发生的一切都是幻觉。请你解释一下“痛的经验体验不是幻觉”这句我感觉说得不太究竟的地方。能否请你一步到位地把这个问题阐述清楚?

明亮:你的理解是对的,一切受想行识都是幻觉。但是可以暂时认为感觉不是幻觉,把思想理智上认定的“我的感觉”,“我的利益”归纳为幻觉。这是一种暂时的方便,一根暂时的稻草可以抓住,慢慢地就超越这样的方便。发现一切意识中的内容都是幻觉。意识到底是什么?无法用语言说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也说过:意识不是意识,是什么无法说。

对,你很有可能发现我的文章前后矛盾的。这是正常的。因为对于不同人问的问题,我不可能只说一个字THAT。对于敏感度还不高的大部分人,只说THAT或TA没有用,等于没说。但对于要听究竟的,那么,一切都是THAT或TA,这就够了。

对于成熟度不高的那位,我就方便地说,痛感不是幻觉,但是,心理痛苦纠结是幻觉。这句话不是真理,只不过适合那位的成熟度。对于成熟度很高的那位,我就说连“痛感”都是幻觉,连“意识”和“觉知”都是幻觉,你自己无限超越意识或觉知。那么一切感受都是幻觉了,连“看”、“听”、 “触”都是幻觉了。

这样的说法算不算一步到位,当然还不算,因为真正的“位”是没有的,只要有一个“位”可以“到”,就是幻觉的位置了。这是无限的无法确定,没有可能建立任何确定得了的立场的。

没有“一步到位”这回事。如果有一步到位,那这个“到位”是在建立立场,把无法确定的“位”建立起来。如果你要我说所谓最究竟的,我一个字都不说了,无法说的。连说一声“THAT”都不是究竟的了。无限就是无限,没有限制,怎么能用语言描述呢?

所以,只要有交流,肯定无法做到绝对究竟。比如说,经验不是幻觉,但是把经验解释成“痛”、“痛苦”、“人受苦”、“利益损失”,这样理智上的解释结论是幻觉。这是方便的说法。这样说肯定不是究竟的,但为了让听者可以对理智上的解释结论不当真,我只能这样方便的说。否则就不交流了。

你说要追求绝对究竟,那么就不需要问问题了,只要有问题,就说明有幻觉,否则为什么要问问题呢?究竟的就无法说了,而是发现你提出来的问题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幻觉逻辑。

你准备好了吗,来说说“比较究竟”的:交流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这里没有两样东西在。既然没有两样东西在,怎能交流呢?“交流”这个概念是“人类”(或梦境)中才看似成立的概念,“交流”就是建立在有两样不同的东西存在,互相可以交流。但这里一样东西都不是,根本没有交流的可能。所以,我们在这里一问一答,也是看似的空性游戏而已,别当真了。

这算不算究竟了?当然不是,但比其他的方便说法要究竟很多了。但我可以对每个人这样说吗?这样就不方便了。但是,虽然无法真正交流,但可以貌似有两个人可以交流。注意,这是貌似的交流,空性的交流,完全可以的。我写了几百篇文章,其实等于一个字都没有写。但不妨碍我继续写下去。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70后的独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绝境才会重生,余生灿烂安好 - 天天要闻

70后的独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绝境才会重生,余生灿烂安好

你好,我是一名单亲妈妈,79年的羊,今年46岁了,独立抚养一个大一的娃。我在饭店工作,为了碎银几两努力的奔波着,日常空闲见缝插针的写小作文贴补家用。生活从来都是惧怕强者的,“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句话也适合我们的生活。我从三十多岁就自
邻里街坊那些事儿(5):洁癖和待客是两码事儿,不能混为一谈 - 天天要闻

邻里街坊那些事儿(5):洁癖和待客是两码事儿,不能混为一谈

原创作品,感谢您的关注点赞、评论与转发!我们3楼的高阿姨在社区里工作,人长得不漂亮,但能说会道,关键是全身上下打扮的很利索干净。听对门葛大妈说,高姨可是有福之人,人家结婚几十年,她老公从来不让她洗衣做饭收拾家务,就连两个孩子小时候也没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