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的新《民法典》设定了离婚冷静期,这确实是个好举措。实际上很多夫妻都有类似的经历,本来想心平气和地沟通,结果越谈越生气,最终不欢而散,甚至因此离婚,真是得不偿失。
为什么另一半如此难沟通呢?难道对方是火星人吗?其实这都是沟通差异造成的恶果。直到我阅读了《听懂另一半》才恍然大悟。
《听懂另一半》是美国语言学家黛博拉·泰南的作品,该书一经问世,就常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8个月,被译为13种语言,在世界各地都有受众。这本书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就我看是以下三种原因:
切中已婚人士的痛点,对改善婚姻关系有帮助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是每个步入婚姻殿堂的人最美好的心愿,但往往事与愿违,在婚姻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时候和另一半的意见是相左的,在南辕北辙的争吵中两个人的心越离越远,本来美满的婚姻也变成了一地鸡毛。
我们很多时候都想不通另一半为什么变成了面目可憎的模样,其实谁都未曾改变,只是从来不曾找到正确的方式去理解对方,听懂对方的真实意图罢了。
恰好《听懂另一半》这本书从科普的角度阐述了为什么男女存在沟通差异的原因,让我们意识到要想有效沟通,一定要找到内在的目的性。
这本书共分十个章节:不同的话语,不同的世界;不对等性:两性沟通的目的相左;“放下报纸,跟我说话”:情感式与报告式沟通;八卦:女性友谊的精髓与义务;“听我给你讲”:说教与聆听;社群意识与竞争:沟通方式的冲突;谁打断了谁的发言:支配与控制问题;左右为难:被男性标准评判的女性;“我对你说话的时候,看着我”:性别更甚年龄差异。
通过对这十个章节仔细地研读,再就日常婚姻中出现的问题对号入座,你会发现几乎书中所有提到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这恰恰是这本书的优点之一,对症下药比照本宣科要有效得多。
观点新颖,多方位不同角度提到产生分歧的原因
本书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但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了男女之间产生沟通差异的原因,还谈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思维的角度不同。
就此,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部连续剧《战斗民族养成记》,这个故事就很好地解释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做事风格存在的巨大差异。其中有一个桥段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男主人公阿列克斯被美国一家报社外派到俄罗斯工作,在这里他邂逅了真爱阿尼娅,为了向阿尼娅表白,他向阿尼娅出示了他的体检报告,以证明自己作风正派没有性病,同时他希望阿尼娅也给他体检报告,他的这一做法激怒了阿尼娅,把他赶出了家门。
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因文化差异造成沟通不畅的事例,同时又反映出本书第二章节的内容两性沟通的目的相左这一特性。在阿列克斯看来他是打算和阿尼娅发展一段稳定的男女关系,甚至有可能谈婚论嫁,所以他在出示健康报告书时一方面是为了让对方看到自己的诚意,另一个方面也是想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品质,同时这也是美国人惯有的做法,并不会有人感觉遭到冒犯,而阿尼娅看了就勃然大怒,很显然她认为阿列克思在质疑自己的人品。
就此看两性沟通中确实存在着目的相左的问题,就如书中提到的案例:玛莎买电脑遇到男女雇员得到了截然不同的体验。 男雇员让玛莎感觉自己像个白痴,而女雇员则从根本上解决上玛莎遇到的困难,因为在男性角度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女性更希望得到直观地帮助。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另一半的做法为什么达不到我们的预期就很容易理解了。
延展性内容对现实生活的启迪
如果《听懂另一半》仅仅只是停留在婚姻这个上强调沟通的重要性,那么他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恰恰是因为他对两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做了延展就更加打动读者。其中第六章八卦:女性友说谊的精髓与义务,非常贴近女性真实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共鸣。在现实生活中女性友谊的维系,的确大部分是通过交换彼此的秘密来产生共情的,而男性则很少互相谈论和抱怨工作中遇到的不平,这确实是男女处事风格不同造成的。
在本书的第六章还提到了一个现象:很多女性误认为迁就对方能促进家庭和谐,但实际上男性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那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正是因为这种认知的差异,当女性对自己付出良多却得不到平等对待感到气愤时,男性的反应才格外令女性心寒,同时女性因此生气,而男性觉得莫名其妙。
有人说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两性之间真的差异如此巨大难以沟通吗?真不见得,当你读懂了这本书,找到适合你的方法,一定也能搞定沟通的障碍,找到通向幸福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