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出轨了,妈妈谁都没告诉,自己扛了下来

2021年09月11日19:07:29 情感 1042


爸爸出轨了,妈妈谁都没告诉,自己扛了下来 - 天天要闻

爱情结晶还在,但爱呢?

我爸叫陈向东,1960年生人,我妈叫胡丽,1962年生人,我叫陈舒,1989年出生,是他们爱情的结晶。如果我努努力活到111岁,他们的爱情就能以结晶形式,横跨三个世纪。


可惜在我的纪年里,他们的爱情终结在我高三那年。


2007年夏天,高考前三天,我一个人在家备考,天热到34摄氏度,我心焦气躁,躺在爸妈朝北的卧室里,像蛇蜕皮一样扭来拧去。


突然“哐当”一声,好像把什么踹倒了,我起来查看,闹钟、父母的结婚照、《哈佛女孩刘亦婷》,都立在床头柜上,床头和墙之间的夹缝里,露出一团碎发,我拿拖布杆往出钩,跟着碎发和灰尘一起出来的,是一个硬壳笔记本。


我拍拍灰,翻开笔记本,里面都是我妈记的账:换新房贷款5万,装修花了8000;旧的自行车丢了,新车花了467……翻到最后几页,是我妈的日记。


第一篇写于1996年:三年前,向东出轨了,我谁都没告诉,自己扛了下来。


第二篇写于2000年:小舒这孩子,自制力强,知道用功,我的希望都在她身上了。


第三篇写于2003年:第五次模拟考,小舒考了年级第一,上次是第三。


我像烫手一样,把日记本塞回夹缝里,窜回我朝南的小屋,背起历史来——我妈的希望都在我身上,我不能让她失望。


直到高考完,我还惊魂未定。我想起刚上幼儿园时,我爸妈的确总吵架,可长大后,我把那些发生在三四岁时的争吵忘了。因为我13岁时,从床底下翻出400多封信,是1983年到1988年间,我两地分隔的爸妈写给彼此的。


从最开始称呼“同志”,彼此问候“您好”,到我爸叫我妈“小丽”,我妈在我爸名字前加上“亲爱的”,再到我爸一封信不写正事,通篇都是“想你”“想见你”。13岁、刚看完《情深深雨濛濛》的我,觉得我爸妈就是当代的何书桓陆依萍


一封写于1987年3月的信,看得我脸红心跳,信很短,当时他们结婚一年整,我妈告诉我爸:“我的月经于22日来了,比过去晚了半个月,对不起,我没有怀孕。”


我爸的回信异常温柔:“小丽,等你调到南京后,我们再要孩子,到时你在我身边,我可以更好地照顾你。”


按照两个人的计划,1987年底,我妈就会调到我爸所在的南京军区,随军,或是干她的老本行,去南京的储蓄所继续当出纳员。然而,1987年冬天,我姥爷意外出车祸去世,我妈作为家里的老大,看着家里最小的孩子、只有9岁的我小姨,觉得我姥姥一个农村妇女,无论如何没法拉扯大6个未成年的弟妹。于是,我妈给我爸写信说:“我不想去南京了。”


收到信的第二年,我爸从部队转业,从南京回到我妈的工作地,一个位于东北的小县城,放弃了二线城市、11年军龄、二十几项科研成果、生物制药的老本行,来到我妈身边。


这个故事如此荡气回肠,而我作为男女主人公的女儿,毫无疑问,是爱情的结晶。


13岁的我非常得意,我爸妈和别人的爸妈不一样。同学的爸妈都是相亲认识,谈半年恋爱就结婚,结婚半年就怀孕,生孩子完全是世俗规范的惯性。而我的父母,是自由恋爱的,两个人克服了种种阻碍才在一起,有几千、几万种可能,我都不该出生,我何止是爱情的结晶,简直是爱情的奇迹。


所以,当18岁的我,发现早在1993年我爸就出过轨时,整个人都是蒙的——怎么可能呢?我爸妈好不容易结束了6年的异地,结果团聚了才5年,我爸就去睡别的女人了?


1988年,我爸转业回到县里时,全县只有两栋高楼,没有公交车,没有制药厂,更没有军区,我爸作为县里唯一一个大学生,留在县政府组织部,给领导写写讲话稿。


随后5年里,我大舅、二姨和二舅次第参加高考,三舅留在镇里上高中,小舅来县里上初中,住在我家,看着我出生。小姨小学毕业后,也到县里上初中,姥姥就卖了乡下的老房子,把田地租给同乡,搬到县里,住进我家。


平常日子,我家常住人口6个,分别是我爸妈、我、姥姥、小舅和小姨,到了寒暑假,念大学、中专和技校的大舅、二姨、二舅、三舅都回来后,就是10口人,挤在我爸分的53平方米的房子里。


10岁以前,我没有和父母单独待在一起的经历,家里永远一堆人,永远闹哄哄——我爸总不会是嫌家里太吵,才去别的女人那躲清静吧?


当然,还有一种更可怕的可能——我爸后悔了。他出轨,是为了报复我妈,为了这个女人,他放弃了自己的科学家生涯。


我爸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1977年高考,他的第一志愿是吉林大学化学系(当时全国排名第一的院系),结果阴差阳错,提前被解放军某军医大学录取了,体检完连家都没让回,直接上军车拉走,换火车,到学校已经是三天后了。报平安的信邮到奶奶手里时,我爸已经在实验室养了一个月的猴子,他就读的生物制药专业,和化学隔了十万八千里。


这是第一次,命运和我爸开了个玩笑。


他大概没想到,第二个玩笑,放弃科研、变成一个耍笔杆子的人,是他和命运开的。


18岁的我想不出来,我4岁那年,我爸的出轨对象是谁。因为3岁以后,我上幼儿园,我爸管接管送。幼儿园下午3点就放学了,我爸每天把我带到单位里,下了班再带回家。我很难想象,他是用什么时间出轨的。


我也不清楚,我爸的婚外情,持续了多长时间。不知道我10岁时,我妈坚持让我转学,坚持我们一家三口,搬到她单位分的房子里住,跟这段婚外情有没有关系。


我一直以为,搬入两室一厅的新家,是我们家庭生活的小高峰,我有了自己的卧室,我和爸妈三个人,终于有了专属于我们的私密空间。


在我的印象里,爸妈感情一直很好,吵架从来都是因为钱:二姨上大学花了多少钱,三舅找工作花了多少钱,二舅该不该娶那个在家待业3年的女孩,帮这个未来的弟媳找到工作又要花多少钱。等我的舅舅和阿姨们陆续成家,吵架的内容渐渐变成了,姥姥该去谁家养老。吵架最常见的开头,都是我爸说:“过节分的鸡和鱼,你为啥要拿到你弟弟家?”


我上初中那年,我妈给姥姥买了房子,分了什么东西,干脆不让我爸看见,直接送到姥姥家。那一年,我妈升了县支行的行长,而我爸,还只是县政府一个边缘科室的副科长,小小的股级干部。


此后近10年,我妈都是家里的经济支柱。而我爸愈发阴郁,从花钱小抠,发展到万事看不顺眼。如果我一次考试没考好,第二天晚上开灯学习,都要被他骂费电。


于是,他们俩的争吵,除了钱之外,又多了一项,我的教育。吵架的结尾,往往是我妈冲他喊:“多远舟你记住了,我女儿不用你管!”


再后来,我爸跟我妈说话,都用“你女儿”来指代我。


我爸大概是想不通,他这个恢复高考后光荣的首批大学生,怎么反而到头来混得不如我妈,这个高考考了三次,才考上一个破中专的人。


在18岁以前,我从他们的爱情里,得到的唯一启示是:永远不要让男人为你付出。


在意外发现我爸出过轨后,这一启示进一步升华为:不论做过怎样的自我牺牲,都要管住自己的臭嘴、坏脾气和该死的欲望。


我唯一的遗憾是,我再也没法知道,如果我爸当年没有牺牲自己,如果他留在南京搞科研,他会不会成为一个爽朗的男人,一个令人尊敬的学者,一个乐天宽仁的师长。


高考完两个月,我就到南方上大学了,不是南京。毕业后,我爸也从来没有要求过我,去南京找工作。


我研究生毕业后,爸妈又搬了一次家,那张老床不要了,那本日记,也不知道是留在原地,还是被我妈藏到了新的地方。我没有跟我妈求证过,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看她那样子,早就忘了,也许中间有过赌气,但她真的从来没想过离婚。不知道是为了我,还是为了她的弟妹,抑或,只是为了我爸当年那个决定。


当年我妈留下来,是为了照顾6个弟妹,而我爸,也帮她完成了这个使命,弟妹们一个个长大成人,念了书、成了家。


等我也结了婚,我妈偷偷埋怨我:“你也不想着去南京买个房子。”见我没说话,她又说:“要是现在我跟你爸离婚,你爸多可怜啊,没有同学、没有亲人、没有故乡,南京他也回不去了。”


听起来,她是不怕跟我爸离婚了,而且好像对付着跟他过日子,就是为了可怜我爸。


而我眼睛看见的,是两个人双双退了休,每天早上,即使买两根黄瓜,我爸也会跟着我妈上菜场。每天晚上,两个人一横一竖,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剧,头抵着头,时而还拉下手。


也许,当我妈完成了当大姐的使命,当我爸从社会评价体系里退场,两个人,终于可以回到少年时代,像从来没爱过那样,重新爱一次了。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