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世纪大和解,我们等了20年

2021年02月16日22:28:03 情感 1753

这场世纪大和解,我们等了20年 - 天天要闻

陈佩斯回来了。

很难相信,我们能有机会亲眼目睹这件事。

消失21年后,陈佩斯被央视请回了导师席。

2月6号,央视偷偷上了部综艺《金牌喜剧班》。

评审席上那位须眉皆白的老人,让我恍如隔世。

这场世纪大和解,我们等了20年 - 天天要闻

赵丽蓉走了,赵本山、宋丹丹也相继告别了小品舞台。

春晚似乎越来越不重视语言类节目了。

这是几年来,我最直观的感受。

但看到陈佩斯的那一刻,却又有了那么一丝丝侥幸。

终于,我们真的等到了陈佩斯重回荧屏。

等到了腰板最硬的喜剧之王。

这一天,观众盼了足足二十多年。

文章开始前,我想先问大家两个问题:

每年春晚,你最期待什么?

历年春晚,你能记住什么?

我想,我的答案可能会和大多数人一样。

小品。

但我们要知道的是。

在陈佩斯之前,中国没有小品。

把时间线往回拽。

1983年,陈佩斯摸着脑门说了句大实话:

“春节联欢晚会是真够无聊的。”

“歌手能唱歌,相声演员能说相声,但影视演员却只能诗朗诵,忒没劲。”

就凭这两句话,中国才有了小品。

1984年,《吃面条》登台春晚一炮而红。

那个小品,迄今为止也是无实物表演的顶峰。

三十岁的陈佩斯,捧着一个瓷碗走进了千家万户。

转眼,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小品演员。

这场世纪大和解,我们等了20年 - 天天要闻

后来陈佩斯回忆说:

“演到一半的时候,发现台下的凳子四处散落,很多人盘腿坐在地上,后来才知道,是小品太搞笑,观众笑得直不起腰,只能坐地上。”

观众从没有这么快乐过。

即使在上台前,这小品还是别人口中的垃圾。

是肤浅、没内涵、没深度的糟粕。

但此后,陈佩斯成了春晚的常客。

他诠释了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小人物,承包了除夕夜所有的笑声。

他自以为,事成了。

殊不知,这并非命运之神的眷顾。

走红,也是他消失的开始。

这场世纪大和解,我们等了20年 - 天天要闻

春晚面前,陈佩斯是第一个敢站出来说不的人。

他腰板出奇的硬,站得也出奇的直。

冲突,从1988年开始。

那一年,陈佩斯带着小品《狗娃与黑妞》彩排。

过程中,陈佩斯希望作品能够用单机拍摄,借用电影蒙太奇手法。

这么做的初衷,都只是为了更好的呈现。

但这个想法换到了什么?

导演居高临下的一句:

“一边儿去,这儿有你说话的份吗?”

两年后,矛盾再一次升级。

不长记性的陈佩斯,又一次在彩排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一次,导演非但没同意,还直接剪掉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过场戏。

辛苦一年的作品,瞬间面目全非。

按理说,陈佩斯总该学乖了。

但谁承想,他一身硬骨头,死活学不来奉承和弯腰。

1998年,当他的意见再一次被导演拒绝后。

陈佩斯头也不回地摔门离开了春晚:

“这届春晚,我不上了!”

自此,他就再也没迈进过央视的大门。

这场世纪大和解,我们等了20年 - 天天要闻

陈佩斯到底图什么?

没有人知道。

他好像和所有人都不一样。

他从来不贪图名利,却非要对作品和观众负责。

在唯利是图的娱乐圈里,他就是个愚昧的异类。

离开春晚后,陈佩斯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

他以为,自己摆脱了枷锁,拿回了话语权。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盘盘盗版光盘。

创作未获自由,侵权变本加厉。

1999年,央视擅自出版了陈佩斯历年小品的光盘,并作商业化变现。

这种事,在当年并非个例。

在知识产权尚未普及的那个年代,这样的做法似乎没什么问题。

所以,站出来说国王没穿衣服的陈佩斯,就成了那个令人瞠目的孩子。

他一纸诉状,将央视告上了法庭。

这场世纪大和解,我们等了20年 - 天天要闻

这纸诉状,很快在内娱炸开了锅。

人们都劝陈佩斯,要试着委曲求全,要学会忍气吞声。

那可是央视啊。

得罪了它,于演员而言无异于自掘坟墓。

然而,陈佩斯一句也听不进。

他只是说:

“我只知道这个世界应该是有规矩的世界。”

“如果我接受强权,那我的后代一定会为我感到丢脸!”

这句话,说得是字正腔圆。

每个字,都砸得掷地有声。

最终审判的结果不问可知。

央视败诉,陈佩斯获法院判决的16万元赔偿金。

但这次胜诉的代价,太大了。

转眼,广电系统下的所有平台都没了他的身影。

其中没有禁令,反倒是上行下效的悲哀。

再之后,他的影视公司收益也愈发惨淡,继而宣告破产。

陈佩斯,彻底消失了。

被封杀后,陈佩斯日子过得艰难。

一次,女儿要交学费。

他翻遍口袋,却也凑不齐280元。

昔日的小品之王,生活如坠冰窟。

但他宁愿上山种树,也不愿向央视低头。

1999年,陈佩斯扛着锄头进了山。

他每天捡树枝枯叶生火,吃大锅饭。

媒体报道说,从不服输的陈佩斯,那时会站空无一人的山头上泪流满面。

就这样,他整日顶着风吹日晒,苦苦干了两年,终于攒下了30万。

这笔血汗钱,他一分不剩地砸进了话剧舞台。

那两年,话剧挤不出半点油水。

话剧演员,也削尖了脑袋往影视队伍挤。

话剧体制内的朋友都劝他:“如果你不怕赔钱的话,那就做吧。”

陈佩斯,又一次做了世俗眼中的傻子。

他拿着仅剩的两本存折,赌上了全家的幸福。

不成想,孤注一掷的陈佩斯竟然又做成了。

他的首部话剧《托儿》全国巡演百余场,创下了千万的票房神话。

紧随其后的《亲戚朋友好算账》、《阳台》等作品也广受好评。

无论是小品还是话剧,陈佩斯都是教科书一般的存在。

但他头上却没有一顶桂冠,身上也不加半点殊荣。

他只是说:

“没有获奖,我是一个非常干净的人”。

这场世纪大和解,我们等了20年 - 天天要闻

陈佩斯又火了,媒体评价道:

“蛰伏3年,没在春晚看见陈佩斯的观众,很快把他们的期待转化成了票房。”

但很遗憾,这个年过半百的老头还是学不会懂事。

他并没有吸取教训。

反倒始终如一,不谄媚,不低头。

当地电视台录像,他就当场罢演。

想看戏,就得买票。

再大的领导,到他这儿也没有半点面子。

他字句铿锵:

“这个社会已经这么烂了,还要再把余生这么烂下去吗?”

陈佩斯总说:

“我这人有个毛病,就爱跟仗势欺人的过不去。”

倏尔二十年。

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依旧立得笔挺。

就像朱时茂说得:

“他太倔,太认死理。”

这份倔,是对表演的毕恭毕敬。

这死理,是对艺术的敬畏之心。

对一个演员的最高评价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经常在想。

直到后来,我看到这样一则争论:

到底是央视春晚成就了陈佩斯,还是陈佩斯成就了央视春晚?

这个争论,其实无所谓答案。

因为它只此一个,也只在陈佩斯身上出现过。

甚至赵丽蓉、赵本山、宋丹丹都不再有。

问题存在本身,就已经是对一个演员的最高评价了。

我知道,看到这个争论一定会有人问:

陈佩斯凭什么?

他凭的是对喜剧的热忱;对舞台的尊重;对艺术的向慕。

是那一身铮铮铁骨。

毫不夸张的讲,整个90年代,都属于陈佩斯。

对于他的作品,豆瓣上有这样的评价:

他能够操一口标准普通话,几乎不使用任何俚语进行表演,而当代喜剧离开方言和网络潮词,离开了所谓的段子,几乎无法续命。

他的小品,从没有方言。

他的表演,从没有挖苦和歧视。

他不靠卖拐博君一笑,不靠性别寻求笑点,更不靠着东拼西凑的段子过活。

他塑造的,都是些毫不起眼的小人物。

但他就能硬凭这些小人物,辛辣的讽刺社会的不公。

相比起后来的小品演员,陈佩斯高级了不知多少。

这随便一点,都是绝大多数演员一生都不能企及的高度。

这场世纪大和解,我们等了20年 - 天天要闻

再一次看到陈佩斯登台央视,我先是惊讶,后是欣喜。

让我惊讶的,并不是央视的邀请。

而是陈佩斯的答应。

看似妥协背后,是彼此的成全。

观众想念陈佩斯,更怀念那个属于小品的黄金时代。

今天,荧幕上充斥着跳梁小丑。

你听,是谁说观众不需要优质的语言类节目?

你看,陈佩斯回归后那一片倒的欢呼与喝彩。

我们,总算等到了陈佩斯。

这一天,观众等得太久了,我们等得太久了。

我们在等的,不只是喜剧之王的复出。

而是一个铁骨铮铮的艺术家。

和那个小品的黄金时代。

陈佩斯和春晚互相成就的黄金时代。

总而言之。

陈佩斯,欢迎回来。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家中老人生病住院,尽量不要告诉外人,“3个原因”很现实 - 天天要闻

家中老人生病住院,尽量不要告诉外人,“3个原因”很现实

现在,在生活当中,若家里老人生病住院,许多家庭都会面临一些状况,这件事情处理得好坏,对老人的恢复以及家庭氛围,都有影响。人生在世,有些事情知晓应当如何做,便能减少不少麻烦,家中老人生病住院,尽量不要告诉外人,此事需要慎重考虑。
有人找你帮忙,哪怕交情再深,不能直接说“不行”,要这样回应 - 天天要闻

有人找你帮忙,哪怕交情再深,不能直接说“不行”,要这样回应

生活中,经常能碰到有人找我们帮忙的情况,许多人面对这种情况,处理得都不太合适,我们需要知道,处理好这种情况,挺重要的。帮忙这件事里,藏着大学问,回应得好,能维持交情,回应不好,就可能伤了感情,有人找你帮忙,哪怕交情再深,不能直接说“不行”,
一个孤独的女人,在微信上,往往会有“这3种表现” - 天天要闻

一个孤独的女人,在微信上,往往会有“这3种表现”

在如今微信普及的时代里,人们的交流沟通都离不开它,女人们更是常在上面分享生活,从这里能看出不少情况,这是可以确定的。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的行为背后都藏着些缘由,就像微信上的一些表现也能反映出女人内心的状态,一个孤独的女人在微信上,往往就有特
一个男人的责任心强不强,看“这3个细节”,多半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一个男人的责任心强不强,看“这3个细节”,多半就知道了

在生活中,不少女人想知道身边男人的责任心如何,其实,判断一个男人责任心强不强是有迹可循的。人生在世,责任心是重要品质,看男人责任心强不强,就看这几个细节。01:看对工作的态度,是否努力进取工作态度,能看出男人的责任心,要是男人对工作敷衍,遇
男人的深情,不在嘴上,藏在这些细节里 - 天天要闻

男人的深情,不在嘴上,藏在这些细节里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男人总是对女人说一些甜言蜜语,给女人一些许诺,结果只说不做假把式,令女人失望,断雨残云,两个人最后常会断羽绝鳞,不再来往。女人不傻,深知男人的深情,不在嘴上,藏在这些细节里!1.你的事情,了如指掌。
男人“宠老婆”的这5种表现,就算只占1条,你也已经很幸福! - 天天要闻

男人“宠老婆”的这5种表现,就算只占1条,你也已经很幸福!

电影《红磨坊》里说道:“普天之下最美妙的事,莫过于爱人以及被爱,彼此相对地付出。”无论爱情中,还是婚姻里,其实,女人想要的很简单,就是一个真心爱自己,用心宠自己的男人,只要男人能真心实意的对自己好,女人就会死心塌地跟他一辈子。“男怕入错行,
不同好感度的女同学面对无家可归的你 - 天天要闻

不同好感度的女同学面对无家可归的你

上次和大家聊过了《对不同好感度的雌小鬼同学说“我讨厌你!”》的漫画,作者(已经授权转发!)看到大家喜欢后,立马想起了新点子,当然,也感谢各位读者们的付出,才有了“这个系列”。 嘛,不管结果....
千万别和你老公吵架,与夫争吵,百财不入。 - 天天要闻

千万别和你老公吵架,与夫争吵,百财不入。

现在我很少和老公闹别扭了,也不再轻易惹他生气,因为我终于明白了一句话:“与夫争吵,百材不入。”意思是说,如果夫妻之间总是争执不断,那么家里就很难兴旺发达,做什么事情都难以顺利。以前我们经常吵架,几乎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
“有困难找警察,没错的!” - 天天要闻

“有困难找警察,没错的!”

7月1日上午9时45分,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高速交警支队五大队综合勤务室在公共视频巡查时,发现了揪心一幕:在G25杭新景高速往回杭州方向大源桥路段,一辆爆胎的皮卡车停在超车道上,车流密集却未见任何警示标志。更令人担忧的是,驾驶员竟蹲在车旁试图自行更换轮胎,周围车辆呼啸而过,后方车辆不断紧急避让,险象环生!勤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