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人间万物熙,回首庚子实不易”——这首诗怎么样?

2021年02月16日21:32:04 情感 1082

“春满人间万物熙,回首庚子实不易”——这首诗怎么样? - 天天要闻

春满人间万物熙,回首庚子实不易。

大风大浪皆是诗,地久天长好情意。

有朋友发了这首作品过来,问是什么意思。

这不是大白话么,有什么难懂的呢?

其中要解释的仅有“庚子”一词,就是指“庚子”年,即2020年鼠年。按照中国的古历纪年法,是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互相组合,用以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而“庚子”年就是天干“庚”遇到地支“子”的年份。

最近的庚子年就是去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整个社会停滞了大半年,人民生活、财产损失巨大,甚至危及生命。这是不容易的一年。在这个庚子鼠年过去了之后,伴随着辛丑牛年的到来,人们对未来充满期许,对过去一年大家与疫情斗争发出感叹,所以才有“大风大浪皆是诗”的句子。

疫情爆发的时候,甚至网络上有传每逢庚子年,便天下大乱。庚子鼠年也因此背上了不好的名声,甚至有人说“年逢庚子,天下大乱”——其实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只不过一些历史大事都碰巧发生在了庚子年,如1840鸦片战争;60年后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被称为“庚子国难”;1960年中国出现了前所未见的大饥荒,接下来三年时间内中国都笼罩在自然灾害和饥荒中;然后就是2020年的疫情大爆发。

“春满人间万物熙,回首庚子实不易”——这首诗怎么样? - 天天要闻

其实悠悠历史长河,按照中国这种六十年一轮回的纪年法,每一个对应的年份都可以找出相对应的历史大事件来,这些东西大都是老百姓自己的臆测,讲起来头头是道,实际上毫无道理。也表现了在大灾面前人类的无能为力,逐渐认命的心态。

所以呢,这首作品呢,其实是一首典型的“老干体”,甚至连“老干体”都不如,因为前面三句还算是在一条叙事抒情的线路上,最后一句就纯粹是在凑数。

春满人间万物熙,回首庚子实不易。

大风大浪皆是诗,地久天长好情意。

首先这是仄声押韵,所以不必考虑格式,行文也是大白话,没有古诗文法。

第一句写春天来到,第二句写去年过得艰难,第三句是表达对苦难的面对,用“诗”这种理想化状态来淡化苦难,为大家加油——前面三句都没有问题。第四句是个什么意思呢?明明说疫情,说战斗,说苦难、说未来,谁跟你扯好情意?

这就是写到第三句没话说了,随便找了个成语和押韵的词来收尾。可能写完了之后还沾沾自喜,为自己的“文采”开心。

立意没有问题,但是写成了连“老干体”都不如的文字,不过是顺口溜罢了。

我估计提问者也是对第四句感到莫名其妙,因此才有此一问。其实你想多了,写这东西的创作者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收尾,才会有这样的离题千里的句子出现。

他都不知道说的什么,我们又何必去理解?

“春满人间万物熙,回首庚子实不易”——这首诗怎么样? - 天天要闻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田朴珺曾问蔡澜:你介意太太有蓝颜知己吗?蔡澜答:我不吃醋的 - 天天要闻

田朴珺曾问蔡澜:你介意太太有蓝颜知己吗?蔡澜答:我不吃醋的

田朴珺跟蔡澜一起吃饭,问他:“你会介意太太有蓝颜知己吗?”蔡澜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巧妙地答非所问:“我很多东西都很喜欢吃,但我不吃醋,不吃酸的东西!”看样子蔡澜跟太太的婚姻是开放型的,太太方琼文职业是电影监制,也是个独立大女主的样子,所以两
结婚35年丈夫出轨50岁闺蜜转账18.6万,她仅追回4.3万,律师:法院不告不理 - 天天要闻

结婚35年丈夫出轨50岁闺蜜转账18.6万,她仅追回4.3万,律师:法院不告不理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海浦东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胥女士和沈先生1989年登记结婚,共同生活三十多年后,不料丈夫竟然和自己的闺蜜陈女士有了婚外情,并多次大额转账给陈女士。该事件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和讨论,登上微博热搜榜。△相关事件登上热搜2024年7月,62岁的胥女士和67岁的沈先生离婚,结束了35年婚姻。离婚后,胥...
回顾:公公扒灰,儿媳嫁给公公,结果,一人被杀,一人喝药而死 - 天天要闻

回顾:公公扒灰,儿媳嫁给公公,结果,一人被杀,一人喝药而死

有些事儿搁在老黄历里早该翻篇了,可有些事却好像在生活的旮旯里长了根,不会翻篇。就说江苏盐城一个小村子里的旧事,搁到现在听着都觉得刺得慌——公公跟儿媳妇搅和到一起,最后闹出人命,这事放到八十年末的农村,跟拿钝刀子割肉似的,疼得人直抽气。女子吴
以自由之姿,共赴爱的山间茅屋,潺潺小溪 - 天天要闻

以自由之姿,共赴爱的山间茅屋,潺潺小溪

村上春树曾言:“你不是我权衡利弊后的选择,而是我怦然心动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定。爱情中最好的心态,大概就是深情而不纠缠。我做好了跟你一辈子的打算,也做好了随时要走的准备。我是爱你的,但,你是自由的。”这番话语,恰似一缕清风,拂过爱情的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