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学禁止学生在校内说粤语?校长称家长都同意和支持!议员:而带来文化割裂的风险!

澳门江湖:澳门月刊杂志社官方公众号;澳新社:澳门新闻通讯社官方公众号

目前已有300000+人关注加入我们...

监督政府依法施政,报料有奖!

最近,香港德萃学校因为语言教学政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该校总校长朱子颖在一次网络访谈中提到“学生在校内禁用粤语”的说法,经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后,迅速激起了公众对粤语母语教育地位的关注和讨论。学校随后发表声明,澄清政策细节,强调这一做法是为了优化课堂双语教学环境,并非否定粤语在家庭和社区中的使用价值。并称创校至今一直延用这样的语言政策,并且获得了家长们的共识和支持。

在抖音上流传的访谈片段中,朱子颖介绍了学校“引以为豪”的政策(原话为好得意慨政策)除了中文科和常识科外,其他学科都采用英语授课,学生日常交流也需要使用英语或普通话,不能使用广东话。这个说法被媒体转载后,引发了一些网民的批评,认为这一政策“否定了香港粤语的母语地位”。

对此,德萃学校在5月20日发布声明回应,称自2015年建校以来,学校就一直在实施“课堂双语优先”的政策,这一决策经过了家长委员会的充分讨论,并得到了共识。学校解释说,这一政策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的英语和普通话学术能力,而不是限制粤语的使用。根据教学安排,除了中文科和常识科使用普通话教学外,数学、科学等其他学科都采用全英文授课模式,教材和评估体系也主要以英语为主。同时,学校还提供法语、西班牙语等选修课程,课外活动中,老师和学生可以用粤语、英语或普通话自由交流。

面对争议,德萃学校进一步解释了政策的背景和实施情况。学校表示,这一政策自2015年建校以来一直在持续实施,并且得到了家长的广泛支持。学校强调,政策的设计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从学术需求的角度来看,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和国际课程都以英语作为重要的考核语言,学校需要通过沉浸式的语言环境来提升学生的双语能力;其次,从资源聚焦的角度来看,学校将中文科(普通话授课)和常识科作为母语保护科目,其他学科则采用全英文授课,以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最后,从家长共识的角度来看,建校以来,学校通过多次家校沟通会,90%以上的家长都支持这一政策,认为它有助于子女适应香港的国际化教育环境。2023年的家长满意度调查显示,87%的家长认为双语优先政策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很重要。

面对舆论的争议,德萃学校还详细说明了政策的实施细节。除了中文科(普通话授课)和常识科(普通话+繁体字教材)外,数学、科学等学科都采用全英文教材和评估体系。同时,学校还提供法语、西班牙语等选修课程,构建了一个多语言的学习环境。在课外活动和师生交流中,老师会根据学生的习惯使用粤语、普通话或英语进行沟通,不会强制要求学生使用某种语言。对于在课堂上说粤语的学生,老师只会善意地提醒,而不会采取扣分等处罚措施。学校特别强调,粤语作为大多数学生的母语,在家庭和社区环境中已经有充分的使用场景,因此学校将课堂语言重点放在英语和普通话教学上,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双语学术能力,但从未要求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必须使用英语交流,也从未否定粤语的母语地位。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朱国强认为,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强调英语和普通话的使用有其合理性,但对于学生的日常交流语言,学校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他指出,香港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学校在推行政策时应该体现出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尊重,避免引发误解。朱国强建议,语言政策的制定需要平衡教育目标和社会现实,既要推动双语教学,也要保护粤语文化的传承空间。他强调,政策应该兼顾学术需求和文化认同,避免因为“一刀切”而带来文化割裂的风险。

政策曝光后,社交媒体上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支持者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强化英语和普通话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而反对者则担心,这一政策可能会削弱粤语的文化认同。有网民留言说:“课堂可以优先双语,但不应该完全禁止粤语交流。”教育学者李明辉也指出,香港的中小学普遍推行“两文三语”(中文、英文,粤语、普通话、英语)的教育,德萃学校的政策实质上是强化了课堂的双语环境,但也需要警惕文化割裂的风险。他建议学校在课外活动、社团交流等场景中保留粤语的使用空间,实现语言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平衡。

德萃学校在声明中还进一步说明了政策的细节:除了中文科和常识科使用普通话教学外,其他科目都采用全英文授课,教材和评估体系也主要以英语为主,同时提供法语、西班牙语等选修课程。在课外活动中,导师和学生可以用粤语、普通话或英语进行互动,体现了语言使用的灵活性。对于在课堂上说粤语的学生,老师只会进行口头提醒,而不会实施处罚,更注重引导而非强制。

这场争议实际上反映了香港教育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的难题。学校强调政策是为了优化课堂双语环境,而公众则更关注母语文化的传承。教育界人士指出,语言政策需要兼顾学术需求和文化保护,避免出现“重英语和普通话,轻粤语”的失衡现象。香港的教育界需要探索课堂双语与母语文化共存的路径,为多语言教学提供现实的参考。

猜你喜欢

更多文章请访问官网:http://www.macaumonthly.net 澳门月刊

免责申明:部分文章与素材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之,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