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生组团退60件演出服”登上多个平台热搜,店主称沈阳辽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们集体网购衣服,参加完运动会后以“质量问题”为名退货退款,导致店铺被封,损失大概有8000元。
店主昨天(5月3日)表示,已接到学校相关负责人电话,校方就此事道歉,并承诺回收服装、承担相关费用,双方目前达成和解。
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电商平台大多推出“七天无理由退货”:指消费者有权在收到购买的商品之日起7天内退货。但是,“无理由”并不等于可以“无条件”或“无限制”随便退货。
“七天无理由退货”就是随便退吗?
七天从哪天开始起算?
《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规定,七日期间自消费者签收商品之次日开始起算。其中的“日”应为指自然日,并非工作日,但是,最后一天为法定节日的,法定节日结束的次日为最后一天。
“无理由退货”
需具备哪些条件?
条件一:网购商品的目的需为生活消费。
条件二: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
条件三:商品也有“绝对不适用”和“相对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的。
“绝对不适用”
消费者定作的;(例如,商家按照你的要求,为你的男/女朋友专属定制的情人节礼物,此类商品很难再出售给他人)
鲜活易腐的;(例如,端午佳节网购的新鲜粽子,就属于“鲜活易腐”的商品,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制度)
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交付的报纸、期刊。
对于上述四类商品,商家应当采取技术手段或者其他措施进行明确标注。
“相对不适用”
拆封后易影响人身安全或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拆封后易导致商品品质发生改变的商品;
一经激活或者试用后价值贬损较大的商品;
销售时已明示的临近保质期的商品、有瑕疵的商品。
对于上述三类产品,商家应当在商品销售必经流程中设置显著确认程序,供消费者对单次购买行为进行确认。如无确认,商家不得拒绝七日无理由退货。
“无理由退货”新规5月1日已实施
2025年5月1日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售后服务 无理由退货服务规范》正式实施,旨在整治近年来因退货规则漏洞引发的乱象,尤其是电商平台频发的“羊毛党”恶意退款问题。过去,“7天无理由退货”几乎是“申请即退款”,甚至存在“仅退款不退货”的极端案例。
新规的关键调整在于:退货门槛提高,审核流程趋严。
退货范围缩窄
明确不适用退货的商品类别:如定制品、鲜活易腐品、拆封的数字化商品(如软件、音像制品)、临期商品等。
部分商品(如一次性密封包装的食品、拆封后影响二次销售的电子电器、服装鞋帽等)若包装或标签被破坏,将无法退货。
退货条件更严苛
商品必须保持“完好”状态,包括外观、功能、配件完整,且不得有使用痕迹(如电子产品激活、服装污损)。
拆封≠不能退:消费者因检查商品必要性的拆封仍可退货,但商家若在页面注明“拆封不退”,则可能被认定为违规。
审核流程规范化
退货申请需经平台或商家审核,符合条件才可退款;不符合则需明确告知原因。
严打“薅羊毛”行为,如p图伪造质量问题、使用后恶意退款等。
消费者如何应对新规退货严?
对普通用户而言,理性消费、留存证据、依法维权,是在新规策略下保证自身权益的“购物姿势”。
下单前“三查”
查是否标注“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如定制品、临期品)。
查退货条件(如包装完整性要求),避免因疏忽丧失退货权。
查商家信誉,优先选择标明“无忧退换”的正规店铺。
谨慎拆封
非必要不破坏密封包装(如食品、化妆品)。
试用电子商品时避免激活或留下使用痕迹。
留存证据
退货前拍照/视频记录商品状态,防止商家以“不完好”为由拒退。
若遇不合理拒退,可向消保委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