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觉得近年来考取证书都愈发困难?

最近几年,总感觉事情变得越来越困难。

以考证为例,建造师考试的难度逐年增加,题目越来越刁钻,越来越偏,越来越细,涉及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随便一个知识点都能让你头疼不已。尽管培训机构的课程越来越全面,但出题专家的水平更高,想要通过考试,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熬夜苦读,悬梁刺股。

\/信馊索小程序题库 速学宝典,章节练习题、十几年真题、模考、考前预测都有,练习提分好帮手,必备题库


现在已经不是靠刷历年真题就能轻松通过的时代了。

岩土工程师考试更是难上加难,从2018年开始,难度骤增,风格大变,让考生们感到绝望。特别是2020年和2024年的考试,更是难出天际。2020年案例下午卷和2024年上午卷,每张试卷25道题,只有10道左右能下手,其他题目如同天书,令人绝望。

我有幸参加了2020年的岩土工程师考试,那种崩溃和绝望至今难忘。下午考试三个小时,我在第一个小时就崩溃了,后面的两个小时在绝望和冷汗中度过。

其他考试的难度也在逐年增加,如咨询工程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证书越来越难获得,闭着眼睛捡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考大学、考研、考公的竞争更加激烈,报考人数越来越多,优质大学的招生名额越来越少,录取分数线却越来越高。考公务员更是难上加难,每个职位都有数百甚至上千人竞争,考试难度逐年增加,即使通过笔试,还要面对面试的挑战。

我经常去图书馆自习室学习,身边大部分都是考研或考公的学生,他们每天早上七点排队,从八点开始学习到晚上十点。然而,每年能考上的并不多,很多熟悉的面孔每年都出现在自习室,令人感到心酸。

找工作同样困难。十多年前,我进入单位时,单位里的研究生不多,研究生一进来就能有正式编制。但现在,即使是博士、博士后,进来也没有编制,最多是合同工。工作一两年后,如果表现不佳,会被劝退;如果表现优秀,可以参加单位的公招考试,通过笔试才有机会获得编制。如果单位没有编制,那就只能一直是合同工。学历贬值严重,研究生、博士、博士后太多,单位可以优中选优,自己不优秀,想找好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竞争者太多且优秀。

进入高校当老师更难。2010年,我毕业时,研究生就能轻松进入本科院校当老师。但现在,即使是博士生也很难,必须非常优秀,主持过国家级课题,发表过几篇至十几篇SCI一区以上的高质量论文,要求高得离谱,淘汰率高达99%。即使进去了,也要面临“非升即走”的巨大压力,随时可能被淘汰。说不定好不容易进了高校,过几年又被赶出来。

环境越来越恶劣,大家且行且珍惜,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努力争取自己需要的,不断进步,持续优秀。

如今的社会,要么自己卷死别人,要么被别人卷死,被淘汰。在追求卓越的路上,请对自己狠一点。

2025年,我在考注册水工结构的路上,要比2024年更努力,对自己更严格,争取今年顺利通过。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