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子走进郫都校园 与师生共话科学家精神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1日电 20日,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现身郫都一中,与郫都区教育工作者一起,为校园里的钱学森塑像揭幕,并以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讲座,让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

塑像揭幕现场。郫都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在校园内的钱学森广场,钱永刚与郫都教育工作者一起为钱学森塑像揭幕。随着一阵阵热烈的掌声,钱学森先生高昂挺立、手拿书本的塑像展现眼前,成为该校继何公墓、扬雄塑像之后新增的又一校园文化标识。

郫都一中校长蒋春鹏表示,钱学森塑像的落成,是学校对“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的继承和发扬。郫都一中人也将继续践行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理念,持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培养优秀人才。

在“大思政建设传承红色基因、科学家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主题讲座上,钱永刚以《弘扬钱学森精神,为民族复兴选人生》为主题,讲述了钱学森先生光辉一生中留美游学、航天科研、金色晚年“三阶段之成就”与“五次转折点的选择”,回顾了钱学森先生终其一生科技报国的圆梦历程,阐释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精神,以老一辈科学家心系国家的赤子精神与振兴中华的鸿鹄之志,启迪青年学子心系民族命运和国家发展,崇尚科学,不懈创新,为实现中国梦努力成长,勇担使命。

讲座现场。郫都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讲座中,学子受钱学森事迹的感染,现场掌声雷动,数次起身向伟大的科学工作者致敬。钱永刚勉励学子,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无私奉献精神。

据悉,近年来,郫都教育积极推进“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以“思政大课堂”为主阵地,以大中小学贯通式思政课教育的探索实践不断丰富内涵、创新模式,将具有新时代烙印的中国精神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将生动鲜活的时代精神与思政课程融为一体。

郫都区通过拓深、拓宽“思政大课堂”,构建起党政部门、驻地高校、辖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思想政治育人共同体,打造校地合作双向赋能的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郫都样板”,率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科学家精神教育的“郫都经验”。

据悉,郫都区不断强化与高校和区域发展协同联动,大力推进校地共建高校附属学校,拟通过建设钱学森学校,打造钱学森班等扎实举措,与成都四、七、九、成都实验小学等名校合作领办为契机,深挖优质教育资源,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教育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