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学竞赛,中专女生晋级决赛,科技发展更需要这样的专才!

正在进行的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出现一件轰动网络的意外事件。主要来自于清华北大麻省理工剑桥等世界知名高校的801名选手,在最终晋级决赛的20人名单中,出现了一位17岁的中专女生,以93分的高分名列第12位。


她叫姜萍,正在就读于江苏涟水中等专业学校,而且她学习的专业可不是数学,而是几乎与数学毫不相干的服装设计。这就不由得让人感觉很诧异了,连个高中都没考上的中专生,怎么会在世界顶尖大赛中,拿到这么好的成绩的?


实际上,姜萍同学之所以没考上高中,原因很简单,只不过是由于她过分偏科而已。姜同学从小数学成绩一直就相当的突出,断崖式遥遥领先于其他科目。平时考试最后一道大题,一般人都认为最难,在她眼里根本就不是事。而且平时,她最喜欢的,就是专门做有难度的数学题目。她说,“数学就像自己的朋友,而且不断给我带来探索的欲望”,每当解决出来这些难题的时候,就会感觉特别快乐。



然而,毕竟无论中考还是高考,都是需要比较各科总体成绩的。姜同学没能考上本地重点高中,仅仅够普通高中分数线,于是,干脆连普通高中也不去读了,直接去了一所中专学校。而中专学校主要是培训技术,面向就业,就不可能有数学系之类的,姜同学只好选择了还算喜欢的服装设计专业。


姜同学一面学习跟服装设计相关的课程,同时可没忘了自己最喜欢的数学。天天研究《高等数学》、《数学分析》,还靠手机翻译软件和《英汉小词典》,啃起了英文版的《偏微分方程》。就连服装画图、制作和裁剪的时候,姜同学都把它们看成与数学息息相关,从数学中找寻设计灵感。



数学老师看她这么优秀,就推荐她参加全球数学竞赛,展示一下实力。这一参赛可不得了,姜同学战胜众多世界知名高校选手,晋级决赛。我们祝愿她决赛中再接再厉,取得好成绩。


这种严重偏科的孩子并不少见,由于对某一学科特殊爱好,就荒废了其他课程,导致上不了高中,上不了大学。


其实,对于研究学问、科学探索来说,有时候专才比全才更重要。中国不缺六边形战士,缺的是一骑绝尘的偏科战神,尤其缺的是更加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真正的天才,很多都是偏科的。下面,我们不妨简单捋一捋那些严重偏科,却终成大器的各行各业大师。文学家钱钟书数学一塌糊涂,报考清华仅得15分,新文化运动旗手、写了《五四宣言》的罗家伦更夸张,数学考了个大零蛋,文学家朱自清、历史学家吴晗和诗人臧克家也一样,数学一样是零分,语言学家季羡林比他们几个强点,考了4分。毛主席上学时候就专门喜欢文史类,而数学物理英语这些课程一塌糊涂,据说经常考零分。创建阿里巴巴的马云,高考连续考了三年,才勉强上了杭州师范,尤其数学更是不咋地,第一次考1分,第二次考21分,第三次考31分。开公司做生意以后,假如公司不请会计,靠他自己是很难算得清楚账目了。



喜欢文科,数理化课程学不好的人,大有人在,而喜欢数理化,文科一塌糊涂的也不少。比如清华数学天才韦东奕,他别的课程学的咋样我不知道,但总感觉普通人跟他进行语言交流都挺费劲。与其让他当授课老师,不如调去数学研究所更合适。



我觉得,像钱学森那样的全能型人才,实在太少了。大多数人都是全能全能,全而不能,精力一旦分散,很难学得太好,那还不如多发现和培养点专研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