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张国勇:交响乐团最核心是要培养职业化观念|谈艺录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4月3日晚,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第二期指挥公益计划的支持下,四川爱乐乐团携手指挥家张国勇、大提琴家聂佳鹏以及十名来自贵阳交响乐团的音乐家们一起,在成都ICON云端·天府音乐厅为乐迷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他乡与故乡》。

2020年,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发起“指挥公益计划”,11位一线指挥家计划于一年内踏足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甘肃省陕西省江西省四川省等多个省份的交响乐团,为地方乐团带去了精湛的指挥艺术,不同程度提升了地方乐团的演奏水平,受到乐团演奏家们的欢迎。4月3日,张国勇指挥四川爱乐乐团演出的音乐会是第二期指挥公益计划实施的重要部分。

借由本次音乐会的机会,记者也与张国勇进行了一场关于交响与艺术人生的深度对话。

音乐会现场

01

MUSIC

谈曲目选择:

既要提高乐团水平又要吸引观众

本场音乐会的曲目选择,上半场来自圣桑的《骷髅之舞》和《a小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下半场则是德沃夏克一生中最重要的名作《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张国勇提到,这场音乐会的意义与众不同,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发起的公益计划,旨在派出全国有经验的指挥到各地进行交流。“因此在曲目选择上,既要考虑能提高乐团技术水平,也要考虑到能吸引观众。”张国勇解释,圣桑和德沃夏克的作品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欣慰的是票也都卖完了。”

“死亡在西方世界里,是人从出生开始必然走向的结果,因而他们并不对此感到恐惧,而是用盛大的庆典去迎接。”张国勇在排练过程中如此描述圣桑的《骷髅之舞》。

圣桑的《a小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情绪饱满,张弛有度,第一乐章就像前进路上已吹响的号角。第二乐章,优雅明媚的小步舞曲,用大提琴独奏配合交响乐团演奏,轻巧高贵。

常演不衰的“自新大陆”,于德沃夏克而言,他乡在美利坚,故乡在捷克,于观众而言,是一份浓浓的乡愁。作为四川爱乐多次演出的曲目,当晚的乡愁在张国勇的打磨下,更加细腻动人。

张国勇加入交响乐团联盟的这项公益计划已经三年,去过很多地方与音乐家们交流,对于中国交响音乐整体的发展给出了非常多有效的建议。三年公益演奏下来,张国勇感觉国内交响乐团的凝聚力提高了不少,“我们这个行当毕竟还是小众一些,更应该抱团取暖。”

指挥家张国勇

02

MUSIC

谈艺术人生:

指挥家不仅是匠人,还应该是有深度的文化人

张国勇是我国著名的指挥家、音乐教育家。1983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1997年被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授予音乐博士学位。先后师从中国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黄晓同教授和享誉世界的指挥大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青岛交响乐团音乐总监、贵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同时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张国勇尤其擅长指挥俄罗斯作品,是目前国内公认的肖斯塔科维奇交响乐的最佳诠释者。他的指挥风格简明自然富有灵性,如火的激情与深刻的理性浑然天成,极具艺术张力和现场感染力。

张国勇提到,自己并非出生于音乐世家,能接触到音乐是非常偶然的机缘。在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之前,他一直学习乐器,并持续是乐团中的首席。但是张国勇一直对指挥情有独钟,每次对台上的指挥总是崇拜得不行,甚至有点“走火入魔”,“那个时候得知指挥老师如果生病了,我们乐团的成员就有机会上去做指挥,我就老盼着指挥生病。”张国勇笑着说道。

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后,张国勇师从黄晓同教授学习指挥。他认为自己不是上音最优秀的学生,但一定是最用功的学生。一是因为终于找到了喜欢的专业,二则,他也是唯一一个从乐器跨到指挥的学生。

黄晓同给张国勇留下的财富不仅是指挥技能上的专业性,更多是做人做事上的专注与潜心。“读书就要认真读,要潜心研读,我后面也做过领导层,但是后来依然选择了专业的路,这就是我一辈子想要奉献的事业。”

而在专业技能上,张国勇学到的最珍贵也是他现在最坚持的东西,就是不管指挥也好、写作也好,最高的境界是结构的完整,“例如速度的选择、前后速度的关系,这些内行一看就看出来。”

直到现在,张国勇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他依然在延续黄晓同老师在为人处世上的道理,强调潜心学习,以及告诉他的学生,篇章结构的重要性。

俄罗斯的深造经历,给张国勇最大的启发是:指挥家不光是匠人,更是有深度的文化人。他管老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为“老罗”,两人十分亲近,“有一次我到老罗家去吃饭,发现他们家放着的竟然有俄文版的《鲁迅全集》。”俄罗斯是一个音乐无处不在的国度,那几年给张国勇的感受,与其说是在课堂里学习,不如是在整个氛围中学习,对他整体的提升相当大。

音乐会现场

03

MUSIC

谈乐团管理:

需要把职业化的观念培养起来

作为两个知名乐团的音乐总监,张国勇对当下国内交响乐团的管理和发展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理解,犀利且直击要害。

“中国的交响乐团,不是引进几个人才,请一些世界知名的指挥来,或者搞几个演出季就能完全提高的,这些肯定都需要,但并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把人管理好,把职业化的观念培养起来。这才是最重要的。”张国勇的管理非常简单粗暴,没有所谓“人性化管理”,日常也不主张开会。作为音乐总监,他只需要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成员们能服从,培养起职业化的观念即可。

由此,张国勇也对成都的交响乐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当下成都拥有4个乐团,稍显冗杂,如果能做到精简,并同时做好资源整合,或许专业化的水准会更高。张国勇同时也真切地点赞成都的音乐氛围,“成都的确非常悠闲,但是我希望大家追求的美好生活,不仅是满街飘香的好味,也希望更多的人走进剧场和博物馆,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交响是非常抽象的,需要一定的门槛,观众要有思想内涵、想象力和一定的哲学理念才能完整感受其魅力,所幸的是,成都这几年观众水平一直在飞跃进步。”

(本文图据四川爱乐乐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