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初一)上学期知识点掌握第二节:正数与负数
第一节知识点提到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一节的知识点就是围绕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知识点梳理(此节只有一个如何分辨正负数的讲解,其余内容辅助理解):
4、116%、32.8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那么负数就是带有“-”和具有负数意义字眼的数,比如-1、-8.6%、-45、-2.7这样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负数,或者是带有“亏了”、“赔了”、“支出”等具有负数表述意思的词语,比如亏了5块钱,那么我们还是以“-5”来表现。
在正数与负数的概念里,有一个特殊的数字,就是“0”,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0的意义不仅是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其他意义,如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m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
例如+1. 8,+1 200,+30,+2. 5,+¼的数,都是在已学过的数(0除外)的前面添上“+”得到的,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十”可以省略不写,如+30可以写成30。
负数比如-9、-72.91、-9510,--等这样形式的数,都是在已学过的数(0除外)的前面添上“-”得到的,这样的数叫做负数,负数中的“-”不能省略。
学习正数、负数容易进的误区:不能认为非正即负。例如:0℃不是表示没有温度,而是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开始结冰的温度。还有就还是不要误认为带负号的一定是负数判断一个数是正数或负数时,一要注意0的特殊性;二要切记不可以认为带“-”的数一定是负数。
“七年级数学(初一)上学期知识点掌握第二节:正数与负数”相关视频
-
47:26
-
1:02:21
-
36:34
-
40:06
-
5:05
-
40:09
-
53:00
-
37:42
-
39:27
-
4:20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教育分类视频推荐
-
0:42
-
0:52
-
0:44
-
0:20
-
0:47
-
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