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而育之(教而不育谓之术,教而育之谓之道!聊身边教育,分享育人之道)
世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规律可循,已经从事20余年的教育工作,亲眼经历并见证了国家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未来20年,教育行业又将何去何从?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预测教育行业将要发生“四大改变”!
一、城镇化的代价:农村学校逐渐消失
2023年秋季新生一年级入学,多地学校学位紧张问题屡现网络。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新生一年级学生入学难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城市学生入学难的同时,很多农村小学因为没有生源,大量学校不得不被迫关停,城乡学校新生一年级入学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2023年秋季入学,2016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孩子和2017年9月1日以前出生的孩子都该上小学一年级了,短暂的生育高峰是造成今年新生一年级入学难的原因。
从2018年开始,新生人口逐年减少,2022年,更是出现人口负增长,有人预测2023年新生人口会降至800万以下,不足2016年的一半,用“腰斩”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2023年将是未来很多年小学一年级入学人数最多的一年,今年的新生一年级“学位紧张”问题,是高潮,也是结束!
大家去现在的农村看看,除了老人、妇女和儿童,年轻人很少。农村没有学生了,还要学校干什么?
“初中生集中到县城,小学生集中到乡镇”这一趋势不可阻挡。这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农村学校彻底关停。
各地农村学校因为没有生源而被迫关停,这是城镇化的必然结果,谁也改变不了。
二、中考难度降低,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上涨,但是近些年“中考分流”将仍旧存在
国家严打校外辅导机构,实施“双减”,目的是为了减轻中小学生校内、校外的课业负担,虽然“减负”不能减教育质量,但是习惯了通过刷题来提高学习成绩的老师和学生,能一下子改变观念吗?
教育部门已经明确,中考试题要“以学定考”,中考试卷中不能出现“怪题”“难题”“超纲题”。北京市已经宣布将要对中考实施改革,减少了考试科目,这其实就是指挥棒,可以预见,未来类似的中考改革方案将会陆续出现。
中考试卷的难度降低,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自然就会“水涨船高”。
由于民办高中的加入,普通高中的录取率会超过60%,甚至更高。
按15岁参加中考,2024年参加中考的学生出生于2009年,而2009年至2018年之间出生的孩子,每一年都维持在1600万左右,出于制度的惯性和国家建设的需要,预计至少在2030年以前,“中考分流”仍将存在。
之后会出现几年的过渡期,让中职学校实现转型!
三、2035年以后,中职学校停办或转型,普及高中将成为现实
2020年出生的1200万孩子,将在2035年参加中考,到那时候,基本上现有的高中学校就可以满足所有孩子读高中的需求。
2035年,极大可能实现12年义务教育。
数据显示,中职学校数量自2009年起连年下滑,2013-2022年,中职学校数量连续十年累计减少3039所,招生累计减少249.1万人,高职院校则累计增加192所。中职学校规模的逐步减少、撤并优化也是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大趋势。
对于现存的中职学校,或许转型为高职院校,或者直接停办,这是趋势。
四、高考仍是普通人实现阶层提升的通道,现有的很多高校转型成功,大力发展实用型职业教育
即便到20年后,高考仍将是普通人实现阶层提升的通道,考入重点大学的竞争压力不会比今天小。
成绩优秀的高中生读重点大学,成绩学术型、研究型人才,成绩不是太好的学生,也能读大学,随着学生人数减少,部分大学因为办学质量问题也将被淘汰。
随着国家产业化升级完成,中职生难以胜任蓝领工作,简单的流水线岗位一定会被淘汰,而带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要求高职学历。国家将大力发展以培养技术型蓝领工人为目标的优秀高职院校,人人都可以读大学也将成为现实。
未来20年,教育行业可能会出现以上“四大变化”,时代的车轮走向哪里,或许一切都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