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古诗文默写#
【原文再现】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核心思想】
这首诗追述了诗人早年渴望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抒发老迈年高、壮志未酬的悲愤,表现了对南宋当局投降政策的不满,充满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典故释疑——“塞上长城”】
本诗中,“塞上长城”这个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宋文帝要杀大将檀道济,檀道济在临死前愤怒地说:“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诗人虽然没有像檀道济一样被冤杀,但却因主战而屡次被贬斥,“塞上长城”只能“空自许”。这种“愤”多么强烈,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长叹。
【理解性默写精选】
1.【2016年北京卷】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2.【2022年广州市番禺区高二上学期期末】陆游《书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南朝名将檀道济的典故,抒发了自己年老力衰、自我期许落空的悲凉愤懑之情。
3.【2022年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船”和“马”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此追忆了早年的征战生活。
4.【2021年山东菏泽高二上学期期末】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典故,既为书愤又为明志。
5.【2021年山东淄博一模】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与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都写到了作者鬓发变白,年华老去。
6.【2022年河南郑州中原区名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蜀相》《书愤》同是歌咏诸葛亮,《蜀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陆游借诸葛亮忠君爱国的精神品质来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他在《书愤》中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7.【2021年重庆涪陵区高二下学期校级期中】《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参考答案】
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5.艰难苦恨繁霜鬓;镜中衰鬓已先斑
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7.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