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大学八、第四学期第65节:又见系主任

迟到的大学八、第四学期第65节:又见系主任

(内容提要:川师院的学习要结束了,重庆市的几位同学凭借自己的聪明,吃掉校中心花园水池里的几条鱼。远赴武汉的周系主任偶然来灌县,因为穷我只能为他帮忙,找到午饭和喝茶的地点。在川师院晚上想超时看电视,没有成功还受到启发式的教育。)

还是说干专班上学的川师院,六月的天气热文科楼302教室朝向北方,夏天太阳不能直照射相对凉爽。中午饭后小睡一会儿,我还是提着书包去教室看书。路过中心花园的时候,看到水池边齐腰高的围墙外站了好多人。

我也走过去看到因为清洗,水池已经放掉大部分水,最底下还剩盈不过尺的浅浅一层。我们班重庆的几个同学,正在水池的浅水里面捉鱼!不一会儿3条1尺多长的鲤鱼,已经被他们抓在手上。几个人身上都沾了泥水,同样涂抹了泥水的鱼,在他们手摇头摆尾不停挣扎。

看到我他们笑着说,鱼是他们前年刚来时,放在水池里面的。现在学校放水清洗池子,正好该他们捉了去。说着这几个人爬上岸边提着鱼,在众目睽睽之下回学生2舍。因为是中午时分干专班的,没有校工或保卫科来干涉他们。如果是普通大学生,因为分配问题,可能没有谁敢?

我去302教室看书,回来时间已经是下午。晚饭的时候重庆寝室的几个人,在煤油炉子煎鱼。他们还打了些白酒,高高兴兴地过了一顿。重庆大城市、水陆码头,那里的人精明强干,这几个同学也很不错。他们放了鱼在学校的水池里,乘放水清洗的时候还捉了去自己吃。这件事过了好多年我才醒悟过来,天晓得鱼是他们放的?即使是他们放的也不应该去捉。他们的说法只是糊弄周围的人而已,但由此可见重庆人的聪明和不一般。

这个星期又该回灌县去,象往常一样星期六下午回去,星期天下午来。不寻常的是星期天我在灌县,见到了政教系前系主任周教授。周是自己问路找到县委机关,鱼池院我寝室的;快两年不见他还是,我去川师院刚看到时的样子。周教授脚下皮鞋,穿一身旧衣服。说话时总是面带微笑,声音干脆嗓门响亮。周说他现在家乡武汉市,电大负责教务工作,儿子也安排在武汉电大

周教授还说他找我,有点不大不小的事?今天他们父子俩还有婆媳妇一家人,陪美国回来的亲戚游都江堰,现在要找处地方吃饭。条件要好一点价格应便宜些,最好还能喝茶小坐一会儿。

我想了想决定带他们,去灌县县委招待所;那里一是价位不高,二是认识的人多熟人好办事。我们两人走到县委前面的院坝,周的家人和客人都等候在这里。我和他们握手寒暄,听周介绍说客人是他爱人的弟弟;已经美国定居,在一所大学教书现为美籍华人。

我带着这一行人,去杨柳河边的县委招待所,路不远只几百米不一会儿就到了。他们先在大门外面候着,我进里面去找人。还好原县委的事务长曾师傅,现在这里的厨房掌灶,招待所还多挂了一个柳河宾馆的牌子。

我和曾师傅说好,12元人民币一桌饭菜;因为曾和我相熟,而我带的又有美国客人。曾答应送一盘鸡腿不算钱,在招待所的茶厅喝茶不要钱。离午饭还有点时间,周和他的客人先喝茶,茶厅这里兼营字画。

我曾在《参考消息》看到过外国人评论说,中国宾馆卖的字画质量差。但是在实际上,当年那些几十元人民币一幅的字画,现在已经价值成千上万元。

有招待员用瓷茶壶将茶泡好后,再用瓷杯给倒上茶水。周教授的美国亲戚们,兴致勃勃地观看那些字画,有经营字画的上前讲解。这位美籍华人用汉语告诉我,这些字画的装帧得太大、太长。美国家庭的房间乘高低,所以对不上路否则他也想买几幅。我觉得他讲到问题的实质,但《参考消息》从来没报道过,说明记者们深入实际还不够。

吃饭时上桌子时,曾师傅问要酒么?周教授说他自己带有。说着从提包里,取出当年2元多钱一瓶,但是并不好买的“泸州特曲”。现在这酒已经绝版,如果有要人民币2~3万元一瓶!这群人加上我刚好一桌。曾师傅指挥人将菜上齐!然后爽直地说:今天没事了,他和招待员也要外出耍半天。你们自己用餐完了后,筷子碗堆在桌子上不管。曾师傅叫人收下,周递交的12元人民币,然后招待所的人都离开了。

现在川师大的操场图片

可能因为是星期天,装修一新的招待所餐厅,只有我们这一桌喝酒吃饭的人。周老师的工资收入,和我们班主任杨老师差不多。当年的泸州特曲,相当于现在的“泸州1573”,人民币1000多元一瓶。打开瓶盖就能闻到浓浓的酒香味,但是要计划供应很不好买。周说自己不会喝酒,周家的美国客人更不敢喝烈性酒。他们都只喝了一小杯,我胃病也不能饮,照着他们的样子也只喝一小杯。

席间周教授的亲戚之一,那位在美国也当教授的,美籍华人问我:“中国的田地都分给农民,那么多干部现在做什么?”

“现在干部都抓经济。”我是按当时报刊宣传,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回答的。

“现在群众都各干各的,象修桥铺路一类,公益事业谁做?”他又问。

“公益事业照样可以组织起来做。”我说,“你们来的看到成灌公路上修路没有?那些都是组织起来的农民在干。”

“他们有钱吗?”

“有一点,不多。”我也按自己知道的回答,“中国农民每年都要,为社会公益事业尽些义务。”

“中国人真了不起。”这个美籍华人赞扬地说。

我想起上政治经济学课时,老师讲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又告诉他说:“现在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怕的是犯经济上的错误。如果经济上犯错误,即使社会主义损失也将很大。”

周教授插话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连上好的牛奶也要朝河头倒。但客人说那些都是书上说的,他在美国10多年,还从来没有见到过。

我们的席桌离厨房近,闻到蚊香燃放的气味。看得见里面堆放了许多菜肴,其中有腌卤肉、油炸酥肉等各一大盆。我们桌子上的菜由于价位不高,虽然多一盘鸡腿,但每人只有一支。这时段人们收入普遍,30~40元一个月。如果办酒席?一般要15元一桌就好了。当时我很想从厨房里再端些菜出来?这时候还没有监控一类的,但是不行因为我今天陪同的不是一般客人。

过去我们县委打字员、交通员几个在这里吃会议伙食,也没有自己去端过菜。县委招待所厨房为我们加菜,例外只一次但也不是自己端的!

那天是县委调研科几个笔杆子,加班赶工起草领导讲话稿子。我打字另有人油印,领导安排我们这群人,下午去县招待所这里吃饭。调研科的几个嫌上的菜,肉少油晕不够!他们带头每上一个菜就抢着吃光。逼得招待所长亲自前来,叫厨师给炒一大盘;膘厚肉肥的猪坐敦,这样大家才没有继续抢下去。

今天桌子上这样?周教授和他的客人,也象是很满意的样子。那个美籍华人教授还说,12元人民币折合成美元,在美国象这种地方喝一杯水也不够!周教授也说这桌饭菜,量还可以而且还喝了茶。

饭后他们又参观一会儿字画,前面说了都没有购买。然后周和他的家人、客人,要去灌县太平街汽车站,买票乘班车回成都。虽然我也要去川师院,但不宜和他们同行。我们在招待所大门外告别,此后再也没有见到过了。

回到川师院我只和班主任杨老师,谈起在灌县见到周教授的情形。杨老师她很惊奇!特别是周在武汉电大工作的事,杨老师认为周白走了。周懂俄语在川师院工作20多年,研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已经有一定的造诣。学生遍布全川到那里都很方便,武汉虽然是老家但也毕竟人生地不熟。

几十年后我曾听,成都川棉厂的下岗亲戚说过,成都很好挣钱!那些拉野三轮车的也要养活一大家子。我的这位川棉厂亲戚会机械修理,打工收入一年下来,按可比价格比工厂时候高几倍。

现在的川师大新校区图片

当年川师院政教系周主任,为了儿子的工作安排,老大远回到故乡也是迫不得已。那时候成都改革开放,只是还没有到现在的程度!否则周的儿子打工也能挣到钱,周主任也不用离开自己岗位,改行去干武汉电大的教务工作。

这天星期日下午,到川师院学校,煮碗面吃之后。我还是去文科楼302教室看书,现在不看俄语主要是看教材、笔记本等。晚上9时照常出来绕文科楼到卫生科楼,在迂回道路走一圈休息15分钟。再回去看书到10点30分,教室熄灯的时候回到寝室。

因为天气热整个学生宿舍片区,各系、年级、班的电视都搬出来,在各处露天通道摆放着播放电视节目。今天的各架电视都收看同一节目,那是部描写张学良将军的话剧。

我回来的时候我们班大彩电摆放外面,也正在我们寝室的窗外播放。我看手上的表离11点还差20分,回寝室放下书包的时候。顺带把手电筒揣在身上衣兜,也出来站在后面看电视。这部剧的主要情节反映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张的父亲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用爆炸铁路的方式杀害后的一段历史。

父亲被害之后,张学良子承父业,继任东北保安司令。花大力气稳定东北局势,同年12月29日,张在统治区宣布易帜。将北洋军阀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当时的中央政府——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张的举动促成祖国统一!张的对头是杨宇霆常荫槐。这两人是他父亲原来的心腹干将,在东北掌握相当的权力。杨、常二人勾结日本关东军,随时准备取张学良而代之,成尾大不掉之势。

1929年1月10日,张下决心将杨、常二人杀掉,现在话剧到了最后一幕“痛斩奸雄”。剧情描写张学良将军,如何利用宴会的时机;派自己的卫士长,当场击毙杨常二人!可惜的是电视中,当张的卫士长,双手持驳壳枪刚出场?正在此时电突然停了,整个学生宿舍区顿时一片黑暗。全部几千男大学生,包括学生3舍几百女大学生,都发出“啊呀!……”叹息声。

其他电视机前的学生们,都在“啊呀”声中散去,电视也都各自搬回存放的屋子。政教系干专班的人不愿意散开!中文系干专班几乎都没有人,在川师院学校住宿。现在政教系干专的男生们,他们都原地坐着不动,一致要求把刚才节目看完。有人说反正明天是星期天,不会影响什么,但那里去找电呢?人们把目光投向,学生2舍上面的教工10舍;那里还有灯光学校对教工,没有限制用电的规定。

大家的目光都投向我?蒋书记和魏班长都喊着说:生活委员想点办法!站在大家面前我笑着说,现在到哪里去找电?到上面嘛!许小亚等人也站在这里看电视,他说认识上面10舍的人。但他一个人去不方便,如果我去他可以同道一路。我们班有人拿出牵洗衣机用的电线,足够长完全可以拉拢10舍。

我和许小亚晃着手电筒向石阶梯走去,路上我从电视剧联想到,当年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倾巨资办起东北大学。1931年“9.18”事变日寇侵占东三省,他又花费大量心血把学校内迁。几经转展迁移到四川,然后才有我们现在的川师院。

张发动的“西安事变”,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电影、电视中这时的东北大学尚在西安,有打着“东北大学”横幅的老师学生,去西安华清池向蒋介石请愿?张学良怕他们遭受蒋介石的屠杀,乘坐小汽车赶来阻止。在中共党毛泽东主导下,周恩来的促成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张学良违背常理,乘飞机送蒋介石回南京,从此失去自由至今还押在台湾。

《参考消息》报道1975年蒋介石去世,蒋经国执政后有人看见张由人陪同;在台湾街头商店买东西,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时间到台湾李登辉时代,张恢复自由到美国生活。101岁去世,他从来没有回过大陆!有回忆录说张喜欢看旧戏“黄天霸”、“窦尔敦”、“连环套”之类的。受“忠孝节义”旧思想的影响太深,不能正确估量形势实事求是去行动。

史载:张失去自由后他的20万东北军部队,也被蒋介石排斥异己悉数送进战火之中。看来一个人要紧跟形势,与时俱进还真不容易呢!

现在的川师大新校区图片

笔者和许小亚两个人,来到教工10舍一家,还亮着灯的寝室窗外。我们都看到一个教师模样的人站在窗前,正在吹好象是自己制作的小电风扇解热。

我们讲明情况后,他并不同意我们搭电线。这位老师说了句,至今令我很深印象的话:无论是谁?到那里都要遵守规矩!是啊,如果上万人的川师院,只有干专班超时看电视?这位送电的老师,明天能脱干系么?

(文庙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