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如何开展生命与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大咖共研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图/主办方供图

日前,由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办、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协办的师·道——暨“关怀生命,守护心灵”中小学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在中山举行。主办方负责人及50名来自中山市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师参与了研讨活动。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校长曾用强表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作为广东省教育厅挂靠学校建设的省级教师发展机构,按照“一项标准、四大平台、八个教育委员会”的建设规划全面推进建设工作。本次活动是省、市教师发展中心强化合作、共建共享的一次有益探索。“今后,中心将继续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厅建设省、市、县三级教师发展中心联动工作机制的要求,推动省市县教师发展中心协同发展,创新教师发展新路径。”曾用强说。

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副调研员邓新山表示,在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和疫情反复多变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低龄化、复杂化和严重化的特点,儿童青少年正值身心发展、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中小学积极推进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生命意识,领悟生命价值,追寻生命意义具有迫切的现实希望。

据了解,本次研讨以“关怀生命,守护心灵”为主题,旨在发挥省市教师发展中心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强新时期中小学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关注生命教育、守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氛围,提高学校整体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推动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活动由专家引领、教师面对面、互动交流三个环节组成。

在专家引领环节,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AI心世界项目总负责人康运锋以AI赋能心理健康为题,介绍了目前AI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特点及优势,让我们对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广东省应用心理学研究协会常务理事徐嘉莉博士以家庭教育的六个常见误区为切入点,分析了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的六个痛点以及家长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中山市教体局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梁剑玲以生命韧性与心理健康为题,以中山市为例,展示了协同视域下“N+1”立体分层式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陈俊进行了“看见则美好,点滴即圆满”的主题分享:在构建任何一种良性关系中,不论是眼神、触觉或者言语都能成为一种力量,可能成就一种美好。

接下来的教师面对面环节中,来自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中山市第一中学以及中山市东区中学的教师代表们分别从小学、初中、高中的一线教师视角分享了教育教学经验:展示了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活动构建科学有效的育人体系、分享了详细且有借鉴意义的实操做法,为提升学生的生命韧性、唤醒学生内在的生命意识与潜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探索路径。最后,参会教师们就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困惑与专家进行了交流。(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沫依

校对 | 谢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