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暑假寒假,数学弯道超车,彻底搞懂公式的来龙去脉很关键

文/孙灵君

等着家长喂的孩子长不大,等着老师教的学生学不好。不等不靠,主动预习的学生在考场上将会立于不败之地。

数学公式,需要证明的定理,老师讲之前,利用寒暑假,提前预习,像上一讲自主学习内化概念一样,结合公式,定理,熟读课文,吃透介绍公式,或者定理的文字内容的文义,搞懂公式或者定理的来龙去脉,夯实基础,对于后续的数学学习,十分关键。

数学公式,一般来说,包含两类,一类没有推导过程。对于没有推导过程的公式,强化记忆重要,搞懂公式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深度理解,灵活应用更重要。

另一类公式或者定理,有具体的推导过程,甚至有多种证明方法。比如勾股定理定义:在平面上的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边长的平方加起来等于斜边长的平方。如果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是a和b,斜边长度是c,那么可以用数学语言表达:a²+b²=c²。它的证明方法有500多种。

对于有推导过程的定理或公式,在熟读课文,深度理解文字介绍基础上,要敢于尝试,提前自主推导。不管能够推导出来还是不能,推导结束后,打开课文对照异同,思考修订,对于理解定理或者公式,都会有很大的益处。反复进行,比较分析,反复修订,更利于彻底搞懂定理或者公式的来龙去脉。

当然,满足于此还不行,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自我反复讲述,或者教会几个同学,更好。为学而教最高效!

概念(定义,定理),公式,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基石,真正吃透,方能扎扎实实学好数学。

今后,凡是见到公式或者需要推导的定理,都要如上述所讲的那样学习,彻底搞懂公式或者定理的来龙去脉。久而久之,做到极致,你就养成了举一反三,甚至举一反千,举一反万受益一生的学习好习惯。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绝不能一知半解开始往下学习,否则,其结果,越学越困难,直至走不下去,甚至彻底放弃。要知道,走到这一步,你放弃的不仅仅是学习,很可能还有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