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下午,江苏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扬州前七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共发现阳性病例526例
江苏省卫健委副主任张金宏介绍:在扬州,从7月28日到8月13日的七轮大规模核酸筛查,共发现阳性病例526例。对这七轮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首先是每轮发现病例总数变化,第一轮63例、第二轮147例、第三轮109例、第四轮69例、第五轮70例、第六轮47例、第七轮21例,可以清楚看到上升和下降的过程,总数在达到一个高峰(第二、第三轮)后稳步下降。
扬州本轮疫情潜伏期基本不超过8天
江苏省卫健委副主任张金宏介绍:通过对扬州七轮核酸检测分析:广陵和邗江两个区的病例占比84.1%,开发区和景区占到15%,潜在阳性病例风险集中在主城区。从本轮疫情的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看,病例的潜伏期中位数在5天以内,绝大多数都不超过8天。7月28日至今已近20天,经过多轮核酸检测后,筛查时间跨度超过新冠14天的最长潜伏期,说明目前未发现感染者的区域,存在感染者的可能性较小。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终末消毒已经完成 扬州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效
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思源介绍:
目前南京禄口机场疫情趋稳向好,南京疫情防控处于持续巩固的阶段,南京市已经连续三日零新增。禄口机场和禄口街道检测阳性人员住所、终末消毒已经完成,对场外区域和禄口街道封闭小区实施了环境消毒,累计完成了900多万平方米。
扬州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效,每日新增报告病例持续下降,感染来源发生结构性变化,基本都在隔离范围内。
江苏高校9月15日前不返校,中小学幼儿园分两类安排开学
江苏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洪流介绍: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全省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分两类情况安排开学。第一类是今年以来一直处于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的设区市,9月1日正常开学返校。第二类是今年以来有中高风险地区的设区市,比如扬州市,从全域转为低风险地区满21天后,可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开学返校。不能正常开学返校的中小学可以组织线上学习指导。
高等学校的秋季开学总体安排是:9月15日前不安排学生返校,各高校可按秋季学期校历安排线上教学。高校具体开学情况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高校所在设区市今年以来一直为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的,9月15日后可分期分批组织学生返校。第二种是高校所在设区市有中高风险地区的,自全域转为低风险地区满21天后,可分期分批组织学生返校。
来源:扬州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