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孩子对挫折的抵抗力,家长从小这样教育会更好

孩子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他们很会享受生活带给他们的便利条件,但却失去了面对挫折和问题的勇气。

很多家长说现在的孩子都喜欢听夸奖的话,但却听不得一点批评,在面对挑战的时候还没有尝试就放弃了,所谓逆商就是在逆境之下呈现的心理状态,与之后的行为有直接的关系。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持续不断地坚持,更需要的是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不放弃的坚毅品质。逆商就是在挫折中培养出来的,也就是抗挫能力。

逆商教育需要家长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的培养,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就不需要家长多教育,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好的条件反射,也就能够变得越来越有应对能力。

人的成长始终伴随挫折,不同年龄段需要面临不同的成长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学习的机会。

生活中不乏为孩子排除万难,凡事都亲力亲为的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的结果就是当下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都是完美的,但对他们的成长来说却是一种阻碍,迟早会在将来出现问题。

一时的代替没有办法伴随终生,孩子始终要独自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到了那个时候,幼年阶段逆商的培养优势就会逐渐显现出来了。

想要让孩子在未来生活中受挫也能从容应对,就需要父母从小有意识的锻炼他们独自应对问题的能力,作为家长首先自己要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不要害怕孩子会遇到挫折,那是他们最好的成长教材。

逆境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看到彩虹,家长在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首先自己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孩子机会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即使失败了也要给他们以鼓励,称赞孩子过程中做得好的一部分。

不要让孩子觉得失败是因为环境,成功是因为天分,一切都要靠自己,失败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成功也是因为自己努力过了才会有的结果。

只有对自己能力足够自信,才能够不惧困难的挑战,勇敢面对各种未知的问题,从很多小问题上家长就要留心,只有这样他们今后在面对大挫折的时候才能更加从容不迫。

父母从小什么都替孩子做好了,很少经历挫折的孩子,内心是很脆弱的,长大之后不仅不敢面对挫折,而且也更容易造成心态上的不平衡,动不动就崩溃或者歇斯底里。

输不起的孩子往往都是缺少逆商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似乎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越来越少,他们开始变得谨慎,软弱,瞻前顾后,遇到一点批评就不高兴。

这并不仅仅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家长想要出手帮助还来得及,逆商指的是孩子在面对逆境时候的反应方式,在面对困难,克服,超越的能力。

培养孩子逆商教育的环境

也就是看到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先不要着急出手帮忙,而是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不用刻意营造困难,只需要在麻烦出现的时候迟一步帮助就可以了。

家长要给孩子试错的环境,让他们明白任何事情都不是轻易能够成功的,重要的是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想出解决的方法,这样他们在今后的日子中,惯性思维就是遇到问题不慌张,努力克服最终成功。

以身作则

对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当日常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考验的不仅是父母自身,更是对孩子教育的模板。

最简单的例子,妈妈在做饭的时候尝试了一道新菜,但结果不尽如人意,如果这个时候家长沮丧的说“再也不做了”看起来无足轻重的一句抱怨,却有可能让孩子形成逃避和退缩的思考模式。

如果这个时候家长总结经验,并且努力找出做得好的地方,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下次还愿意尝试,那么孩子看到的就是妈妈面对困难的时候坚持不放弃的样子。

不知不觉中孩子就会效仿父母,面对困难不放弃。再多的大道理都不及父母自己以身作则来得更加令人印象深刻,所以家长不要觉得小事需要忽略,更不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抱怨,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孩子进行逆商教育。

给孩子稳定的爱

稳定的爱能够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从而给他们探索世界的勇气,总是严厉的打击未必会给孩子良好的教育能量,在父母的挑剔下,孩子很难有高自尊和高自信。

爱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底气,比起严格的教育,给孩子足够的爱才更加能够让他们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所以父母的爱也是挫折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他们体验到挫败感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批评或者指责,要让孩子明白不管成功与否,父母对他们的爱是不会变的,然后再鼓励孩子勇敢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