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教育部分别在重庆市、湖南省株洲市和辽宁省沈阳市,举办了三期全国“职业教育大讲堂”活动。
嘉宾阵容多元 共探职业教育价值与定位
活动邀请了清华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谢维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总工程师李宏伟,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机电维修首席技能大师刘源,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高凤林,西南交通大学校长闫学东,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东林,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姜大源,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师洪家光等十位嘉宾进行分享。这十位嘉宾中既有大学校长、院士,也有产业专家、职教学者、大国工匠,多元化的嘉宾阵容为职教发展注入新血液、新空气、新思维,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更广阔的视角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三场大讲堂十位专家聚焦职业教育的价值、高技能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工匠精神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谢维和从职业教育对国家、社会和个体的三重价值出发,在宏观理论层面作专题报告,强调职业教育在生计保障、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个性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打破了传统的以经济单一角度论述职业教育价值的倾向,更多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功能。姜大源则聚焦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与功能,剖析教育的解放性与功能性的关系,探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异同,论证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独特价值。
聚焦高技能 共谋职业教育发展新路
沈昌祥在报告中阐述了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学科的形成过程、培养目标、基础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并呼吁职业教育全方位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为国家输送大量实用型网络安全人才。李宏伟则聚焦新型工业化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提出优化职业教育能力结构、加强技能人才复合能力培养、强化“再技能化”能力以及加强数字化培训手段应用等建议,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选择。
闫学东梳理了产教融合的历史脉络,介绍了西南交通大学打造的“四链”深度融合新模式,强调了依托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化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的重要性。徐守坤则剖析了产教融合的时代意蕴与现实困境,从十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常州大学的推进策略。李东林从行业变革和企业实践出发,提出了完善产教融合政策、打造“共享资源池”和探索“五金”建设模式等建议。这些分享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实践参考。
共话技能报国 为职业院校学生树立榜样
刘源以“匠心逐梦,淬炼成峰”为题,分享了自己从学徒到技能大师的成长之路,总结出“脚踏实地、永不言弃”的成功秘诀,勉励学生在技能报国之路上发光发热。高凤林围绕“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从五方面分享了自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对弘扬工匠精神重要性的认识。洪家光以“技能报国,逐梦蓝天”为题,讲述从职校学子到大国工匠的奋斗历程,鼓励青年通过奋斗实现梦想。三位专家的分享,生动诠释了技能人才的成长路径和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为职业院校学生树立了榜样,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指引。
大讲堂活动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教育管理者到职业院校师生,从政府部门到企业界,各方人士通过这一平台共同探讨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凝聚了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共识。
职业教育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大局 助力发展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超指出,本次“职业教育大讲堂”邀请了大学校长、全国劳模、产业政策专家、大国工匠等嘉宾从多角度、广维度,跳出职教看职教,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打开新思路。
重庆市教委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吴岚表示,首期全国“职业教育大讲堂”上四位专家的真知灼见,为重庆职业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把握发展方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引。

5月11日,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首期全国“职业教育大讲堂”在重庆市举办。
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 培育高素质人才
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成为本次大讲堂热议的另一重点。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谢光辉表示,学校将聚焦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持续优化专业设置、强化产教融合、推进“五金”建设,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石绍军指出,新征程上,职业教育必须紧扣省域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深化产教融合。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宏印表示,学校将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加强党建引领,不断深化产教训融合、校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沈阳市的三个发展与转型以及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源源不断输送高技能人才。
重庆光大百龄帮康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家斌表示,将更加坚定产教融合的发展思路。他认为,与高水平职业院校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才是专业化人才储备的最佳通路。

5月13日,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第二期全国“职业教育大讲堂”在湖南株洲举办。
职业教育与学生发展:激励成长 点亮未来
“职业教育大讲堂”中,大国工匠们的奋斗精神深深激励了广大职业院校学生。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生胡胜莲表示,大讲堂让她对职业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刘源大师的成长经历深深激励着她,让她深刻理解了用匠心技艺诠释新时代技能人才的价值,更加坚定了技能成才的信念。
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电商2303班彭梓盈表示,专家结合实践分享的专业知识与行业经验,让她深刻认识到技能学习需专注钻研,锤炼本领,激励她在职业技能道路上踏实奋进,提升专业能力,努力成长为高素质技能人才。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学生李伟赫表示,姜大源研究员对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及功能的讲授让他对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充满信心。

5月15日,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第三期全国“职业教育大讲堂”在辽宁沈阳举办。
职业教育与社会认可:打破偏见 形成共识
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在本次大讲堂中得到广泛讨论。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温何燕同学家长说,专家们的报告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并深切感受到国家推动职教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3级学生邵晨熙家长说:“通过这次大讲堂,我对孩子的教育和未来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像洪家光这些大国工匠一样,专注技能提升,凭借精湛技能实现人生价值,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
辽宁中华职业教育社专职副主任陆鹏表示,参加“职业教育大讲堂”后,我更加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谢维和认为,职业教育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值得花大精力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这样的全国性活动,需要社会持续关注和谋划,这也是我以“论职业教育的三重价值”为题作报告的初衷。希望通过分享我自己的一些思考,能为这份厚重事业的发展带来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