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预警,让大学“混文凭”此路不通

2025年03月26日18:50:21 教育 3140
“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既体现学校管理的价值,又蕴含育人的温度。

撰稿 / 杨丽萍(北京教育督导评估院高等教育督导评估所)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李立军


学业预警,让大学“混文凭”此路不通 - 天天要闻

▲华南理工大学资料图。图/微信公众号“华南理工大学”


据央视网综合报道,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公布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业预警名单,经审查,决定给予全校737名学生学业预警,给予134名学生学业预警并第一次降级试读,给予81名学生学业预警并再次降级试读。类似预警也出现在深圳技术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多所高校。


对此,有人质疑该举措是否过于严厉,也有人认为是对教育质量的必要坚守。事实上,学业预警制度并非简单的惩戒,其核心在于“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既体现学校管理的价值,又蕴含育人的温度。


从现实看,学业预警是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因自律不足、目标模糊或沉迷网络等原因导致学业逐渐落后的新闻并不少见。对这样的现象,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高校,都有必要探索出一条适宜的帮扶路径。


华南理工大学采取分级预警措施,正是为了在相关问题恶化前及时进行干预,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大学教育。


具体看,相关课程在固定时段内不及格学分累计超15分即触发预警,超25分则降级试读,试读期间学生主要精力用于重修课程,限制新修课程等要求,既有明确的可操作性,又给予了学生调整空间。可以避免“混文凭”现象的出现,从而维护高等教育严肃性。


都知道,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树立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高校推出学业预警的做法,聚焦的其实是学生个体的发展,以更好助力大学生关键期成长期。


尤其是面对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存在自我管理能力薄弱、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学业预警机制通过学院发函、联系家长等针对性举措及时干预,纠正学生不良心态,唤醒自主学习意识,形成“学校-学生-家庭”联动的矫正机制,帮助学生回归学业正轨。


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劝退”处理相比,学业预警制度更注重挽救而非淘汰。比如,除了华南理工大学设立“多层级”的预警规定外,深圳技术大学则对预警学生建立了动态帮扶方案,学生在辅导员帮助下设定学习计划和目标,提交学习进展报告。


通过警示、沟通和帮扶的渐进式管理方式,既明确标示了学生应遵守的底线,又给予了学生改进的机会。而这种避免“一刀切”的学业评价体系,也更好地体现了教育的“温度”。


鉴于学业预警正在展现出的育人效能,不妨持续深化这方面的探索。比如,高校或可持续优化降级学生的课程体系与重修机制。一方面,要压缩新修课程量;另一方面,可以开设专项重修班,采用开设小而精的个性化试读帮扶课程,帮助学生集中突破薄弱环节。


其次,不妨将预警纳入过程性评价,建立溯源整改机制。学业问题往往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高校或可依托大数据分析,追踪预警学生的共性症结,将预警结果用于优化教学管理,而非仅作为处罚依据。


例如,分析被降级的学生是因为专业兴趣不匹配、基础学科薄弱还是心理适应障碍等导致。在分析出具体原因后,学校可以此为参考,完善学生教育教学体系,建立“预警-分析-反馈-改进”的闭环。


同时,还要构建学生心理辅导与关怀支持体系。现实中,被降级学生可能面临自我否定、心理负担、社交情感功能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不妨通过开展心理辅导、为个体提供定期咨询、为降级试读学生配备“学业伙伴”等方式,为学生给予辅导和关怀,帮助学生平稳度过试读期。


综合看,学业预警制度既是对学习底线的坚守,也是对学生成长规律的尊重。其本质是通过制度化的关怀,与其他育人措施形成合力,更好助力学生在挫折中认清方向,重拾求真之志,将降级试读转化为自我改变与自我实现的动力。这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也彰显了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坚守。


而高校学业预警制度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从“严进宽出”向“严进严出”的趋势转变。因此,未来,高校需进一步平衡制度刚性与人本关怀,让学业预警机制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警示灯”与“加油站”。

值班编辑 李加减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