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学子白天上课晚上“搬牛”?校方回应:已成传统

2025年01月17日23:00:42 教育 2111
大学生“搬牛”,你见过吗?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因“随机刷新两头‘牛’”,引发热议。

据悉,四川农业大学的大学生们经常将学校的几头雕塑牛搬来搬去,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都能够看见它的身影。

农大学子白天上课晚上“搬牛”?校方回应:已成传统 - 天天要闻

1月11日,四川农业大学宣传处工作人员告诉四川观察记者,同学经常把牛摆出各种造型,没事就去“搬牛”,已经成为学校传统。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处工作人员还表示,即使是校外的人,如果进入学校,也可以参与“搬牛”。

农大学子白天上课晚上“搬牛”?校方回应:已成传统 - 天天要闻

农大学子白天上课晚上“搬牛”?校方回应:已成传统 - 天天要闻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川农就曾因“大学生搬牛”上过微博热搜。

这组雕塑牛,是2006年四川农业大学百年校庆时,著名雕塑家陈萧汀设计的校园景观“拓荒牛”(5头),并将其摆放在雅安校区。

由于这些雕塑没有固定,可以移动。过了没多久,就有同学悄悄将牛搬动,创意摆放出不同造型。

农大学子白天上课晚上“搬牛”?校方回应:已成传统 - 天天要闻

对各路川农校友来说,搬牛是一件伴随自己大学四年的美好回忆。

比如:深更半夜去搬牛。

农大学子白天上课晚上“搬牛”?校方回应:已成传统 - 天天要闻


对不少川农学子来说,似乎搬过牛,大学生活才算完满。

四川农业大学驻校纪检监察组副组长、校纪委副书记陈从楷曾就川农学子搬牛的行为表示:“大学校园是一个开放、自由、包容的空间,学生们的创意举动学校是支持的。”

而为了鼓励学生们增加创新精神,“川农牛”还曾被复制了5头放到成都校区。

农大学子白天上课晚上“搬牛”?校方回应:已成传统 - 天天要闻


近20年来,“搬牛”已经成为了四川农业大学的特色校园文化,给学生们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

对此,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表示:“学生不语,只是一味搬牛,主打一个川牛不息”“不如相约,一起搬牛”“学校也很可爱,很人性化的管理”。


 

编辑 | 徐菁
责编 | 赵宁宁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宋锦峰
来源 | 九派新闻综合四川观察、四川农业大学、中国青年报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最低录取控制线为615分,2025年太原中考录取分数线公布→ - 天天要闻

最低录取控制线为615分,2025年太原中考录取分数线公布→

7月10日,太原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发布公告,太原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成绩于7月11日揭晓;普通高中录取不分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为615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01成绩查询1.7月11日起,考生可登录“山西招生考试网
00后组团“打怪”!深港澳学生“揭榜”挑战企业技术难题 - 天天要闻

00后组团“打怪”!深港澳学生“揭榜”挑战企业技术难题

企业遇到技术难题,找谁解决?这次,深港澳三地的00后学生组团来“揭榜领题”了!7月10日,首届深港澳产教融合技术技能创新与应用大赛在深圳鹏城技师学院拉开帷幕,这场特别的比赛,让在校学生直接挑战企业抛出的真实技术“考题”。本次大赛由深圳市人社局、教育局、总工会联手打造,深圳市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承办,香...
枣庄职业学院:跨国联动,共启职教新篇章 - 天天要闻

枣庄职业学院:跨国联动,共启职教新篇章

6月27日,由枣庄职业学院与老挝巴巴萨技术学院联合主办的“老挝国家职业标准应用推广项目启动仪式暨导游员职业标准培训”通过线上方式成功举行。活动以“标准引领·实践协同”为主题,旨在推广中国职业教育标准,助力老挝旅游人才培养,深化中老职业教育合
杨素秋,履新职 - 天天要闻

杨素秋,履新职

日前,记者从可靠信源获悉,著有《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一书作者、原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教授杨素秋,现已履新西安戏剧学院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
泉州聚龙外国语学校通报“学生李某某遭班主任教师不当教育”:对班主任予以解聘 - 天天要闻

泉州聚龙外国语学校通报“学生李某某遭班主任教师不当教育”:对班主任予以解聘

来源:泉州聚龙外国语学校情况通报近日,网传关于我校学生李某某遭班主任教师不当教育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对此,学校已经成立工作小组,主动配合教育、公安等职能部门开展情况核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关于李某某遭“班主任教师让同学殴打”的情况核实2025年6月20日(周五)上午9时35分(大课间结束),404班学生李...
跟着汉字游玄武,外籍学生刻“宁”字品汉字博大精深 - 天天要闻

跟着汉字游玄武,外籍学生刻“宁”字品汉字博大精深

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新月 文/摄)“你好玄武!”“我爱南京!”“汉字真美!”7月10日下午,“跟着汉字游玄武”活动在明孝陵博物馆举行。南京理工大学2025“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的20名外籍青年学生体验了南京非遗项目金陵陶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