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学校!或被撤销,或被合并……有的原校址建筑物保存完好,有的已成办公场所

2024年11月06日16:03:04 教育 1726

开篇语

  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开始飘落,来春枝头又发嫩芽。

  近年来,随着海口城市建设和教育发展,一些普通中学已不复存在,它们或被改名、合并,或被撤销,渐渐“消失”,难觅影踪。这其中,或许就有你的母校。

  这些中学,承载着特殊的文化记忆,承载着一代代学生的青春岁月,更承载着过往时代的教育使命。如今,这些中学已完成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们在推动海口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历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会消失,它们的名字应被铭记。

  变革与发展总是相辅相成。这些“消失”的中学,大部分其实并未真正消失,而是通过教育资源整合,以另一种形式被传承了下来。如今,教育的火炬仍然在传递。

  围绕“变革·发展”这一主题,本报即日起推出“‘消失’的学校”系列报道,带你寻访那些消失的中学,重温老校记忆,感受老教师的教育情怀,同时领略那些在变革中诞生的新校园的活力与风采。(本版稿件由 记者 王小武 文/图)


  1962年成立,1970年更名为海口市第八中学,已停办

“我的母校,再也回不去了”

  入秋的海口,微凉。行走于街巷的林枫(化名)陡然驻足,不由得一错愕,继而怅然若失。

  眼前是一处临街工地,半人高的围挡将林枫的视线遮挡,直到抬头看见路边的道路指示牌,她才确信自己没有走错——是盐灶路,她的母校海口市第八中学原先就在这里。后来,林枫辗转拿到一位老同学的电话,这才得知:母校海口八中已不复存在。

“消失”的学校!或被撤销,或被合并……有的原校址建筑物保存完好,有的已成办公场所 - 天天要闻

原海口八中校门。(图片来源学校网站)

“消失”的学校!或被撤销,或被合并……有的原校址建筑物保存完好,有的已成办公场所 - 天天要闻

如今此处,已无学校半点痕迹。

  回不去的母校

  13年前,林枫从海口八中毕业,第二年即因父母工作变动,转学去了福建。离开海口后,林枫几乎断绝了与母校及初中同学的联系,直到近期随公司领导到海口参加活动,她才得以故地重游。

  “真的很遗憾,心里像丢失了什么东西。”林枫说,“好在,互联网还有海口八中的记忆。”

  在网上,林枫找到了一段“海口市第八中学2022年元旦文艺汇演”的视频。视频中,该校初三(1)班的同学们合唱《同一首歌》。稚嫩的脸庞,略带青涩的嗓音,还有那段纯真的时光,仿佛就在昨天。“然而,老同学告诉我,母校从2022年就停止招生了。”林枫说。

  记者根据林枫的提示,通过网络搜索发现,“海口市第八中学”的网站仍在运行,但多个栏目已停止更新。据网站的“学校简介”显示:该创建于1962年7月,原是民办学校。1970年成为海口市教育局管辖的公办学校,更名为“海口市第八中学”。

  记者注意到,该网站“学校快讯”栏目中有一篇题为《逐梦竞发,扬帆起航》的校园消息,记录了海口八中2021年中考送考仪式的整个流程和宝贵画面。

  海口市12345热线平台的一条工单信息显示,2022年10月23日,有市民来电咨询“海口市第八中学是否会重新办学”,平台答复称:“海口市第八中学已不招生,但会在八中旁新建盐灶学校。”

  记者近日来到盐灶路,向一家小吃店的老板询问“老海口八中怎么走”,老板伸手指了指前方不远处的围挡说:“就在那。”记者随后顺着一个入口走进围挡内看到,该处系某建筑公司的临时办公地点,两排板房围成一个院落,里面挂着“博义盐灶棚改工程项目经理部”的牌子;院落后面的板房是工人住所,有工人正在休息。记者转了一圈,除了看到几处残存的教室地板,再无学校的半点痕迹。

  那师那生那故事

  百度贴吧里的“海口八中吧”目前已无新帖。记者注意到,一网名为“爱yangaaa”的网友曾于2016年10月7日发帖“求海口八中姚老师的联系方式”。在该帖下面,有一段这样的温馨对话:

  “简简单单的楠楠”:姚老师,我初中班主任,其实我很感激她,因为是她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校园生活,祝姚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简简单单的楠楠”:姚老师上课的要求只有七个字:“上课不要乱讲话”,不知道变了没有。

  “橙渲”: 不可能变的,老师一直遵循课堂上的原则。

  “大肥忆”:2021了,还没变。

  海口市志

  《海口市志》(下册)记载,海口市第八中学位于盐灶路4号,占地面积约0.21公顷,有1幢教学楼和2幢综合楼,总建筑面积4898平方米。电脑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音乐室、阅览室、图书室、理化生实验室等配备齐全。2010年,学校共3个年级,12个教学班……学校先后获得“海南省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实验先进单位”“海口市双合格示范家长学校”等称号。

  海口八中变迁史

  ●1962年7月,海口市滨海中学成立,系民办性质学校,校址设在海口盐灶村。

  ●1964年,正式由海口市教育局接管,学校规模逐渐扩大,基本上形成初级中学。

  ●1966年,教学工作一度中断,期间学校更名为海口市红专中学。

  ●1970年,按海口市教育局指示,学校正式更名为海口市第八中学,并开办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

  ●1980年,按海口市教育局统一部署,海口市第八中学进行大改组,停办高中部,集中力量办好初中教育,恢复为初级中学。

  ●2022年,海口市第八中学停止招生。


同于1970年创办,海口市第十一、第十二中学已被分别合并

斑驳校门今仍在 犹闻琅琅读书声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1970年,海口有五所中学同年创办,分别为海口市第九中学、海口市第十中学、海口市第十一中学、海口市第十二中学以及海口市第十三中学。如今,九中、十中以及十四中仍在,但十一、十二、十三中学这三所学校却已分别被合并。

  记者近日寻访了解到,十一中被并入海口市西湖实验学校后,原校址已成为海口中山街道办事处的办公场所。而十二中虽停办几年,其校址建筑仍保存完好。

  十一中原校址成办公场所

  10月的最后一天午后,持续几天的暴雨过后,太阳短暂露脸。新华南街头车水马龙,不少老人正在散步,惬意地享受着秋天的暖阳。

  从新华南步行拐入居仁坊,抬头可看到前方有一棵大树和一栋高楼,门前挂着“海口市龙华区中山街道办事处”的牌子。附近老人告诉记者,那里就是原海口市第十一中学的校址。

  步入院内,记者看到,这是一个由几栋楼围起来的闭合空间,原先的教学楼、办公楼外墙均被粉刷一新。

“消失”的学校!或被撤销,或被合并……有的原校址建筑物保存完好,有的已成办公场所 - 天天要闻

原先的教学楼外墙被粉刷一新。

  家住附近的几位阿婆告诉记者,她们的孙子都曾在十一中上学。“学校被合并后,再也听不到孩子们的读书声和做早操的广播声,心里空落落的,很长一段时间才适应过来。”一位阿婆说。

“消失”的学校!或被撤销,或被合并……有的原校址建筑物保存完好,有的已成办公场所 - 天天要闻

原海口十一中校址如今成办公场所。

  十二中校址建筑保存完好

  在海口老居民的指引下,记者从水巷口步行拐入振东街,一路打听来到了三亚上街,再穿过一条宽约一米的狭长小巷,眼前豁然开朗。在一片被居民楼围起来的空地上,一座老校门依然屹立。大门简朴,仅由两根朱红色的立柱及琉璃瓦顶构成,顶部下面“海口市第十二中学”一行镂空大字,油漆消褪殆尽,在阳光照射下更显斑驳。出乎意料的是,校门并未锁着,外人可自由进出。

“消失”的学校!或被撤销,或被合并……有的原校址建筑物保存完好,有的已成办公场所 - 天天要闻

“海口市第十二中学”(方框处)这几个字的油漆已消褪殆尽。

  走进大门,这所建于54年前的老校真面目一览无遗。这是一个呈“回”字型的逼仄空间,除校门外,其余三面均被教学楼(一栋3层、两栋2层)围着,中间的狭长地带即为学生活动空间。

  记者注意到,狭长空地上有人晒着被子,教学楼的多间教室均开着门,内有床铺、桌椅等家具。“我爸爸以前是十二中的教师,这里住着的大都是教师亲属。”一名女子告诉记者,十二中虽然已经停办几年,但校址建筑基本还保持原样,没听说会被作为他用。

  走出大门前,记者回头瞥见,一面墙上仍清晰可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内容,刹那间,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书声琅琅的校园。

“消失”的学校!或被撤销,或被合并……有的原校址建筑物保存完好,有的已成办公场所 - 天天要闻

校园内墙上的“中学生守则”仍在。

  海口市志

  《海口市志》(下册)记载:1970年,海口市增设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等5所中学。1973年,又增设了第十四中学及海联、荣山、海秀中学。1975-1976年,海口港职工子弟中学、业余体校、海南农垦中学和海南职工子弟学校相继创办。1974年,全市普通中学达21所,在校初中生16656人,高中生5705人。中学教职工1196人。

  海口十一中变迁史

  ●1970年9月,海口市第十一中学创建,其前身为海口市第十九小学的“戴帽初中”,时为完全中学。

  ●1979年9月,学校改为初级中学。

  ●2015年6月,海口市第十一中学与海口市第十小学和海口市第三小学合并组建海口市西湖实验学校,新学校系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分为新华北校区和广场校区。

  海口十二中变迁史

  ●1970年9月,海口市第十二中学创建。

  ●2000年,与海口市第十三中学合并组建海口市沿江中学。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