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得说多少遍,“差生”也有中考的权利 | 新京报快评

2024年04月10日17:23:26 教育 1310

还得说多少遍,“差生”也有中考的权利 | 新京报快评 - 天天要闻

▲资料图。中考考生走出考场。图/新华社

又见“差生”被要求放弃中考。

据时间视频报道,3月24日,河南南阳一家长爆料孩子初三学习不好,学校发来自愿放弃中考的申请,网友质疑学校此举为提高升学率。

对此,3月25日,南召县丹霞实验学校回应称,成绩差的学生如果放弃中考可报名职业教育等,多几个选择。南召县教育局则表示,学校综合考量,不是为了升学率故意踢掉差生。

参加中考是每个考生的权利,是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完整度的标志,任何人都没有理由为此设置门槛。无论基于怎样的“综合考量”,学校向成绩不好考生发放弃考申请都欠妥。这有违学校作为教育机构的角色定位,也违反了相关政策规定。

早在2010年,教育部就发出通知,强调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劝说学生放弃中考和中途退学,或要求学生转校,或强迫学生报考某类学校。

若学生基于自身考虑,主动放弃中考,倒也不是什么问题。由学校向特定学生发放类似申请,尽管名为“自愿”,其引导和暗示的意味也很明显。这番操作,明显把学生以成绩好坏区别对待,难怪网友由此质疑学校此举为提高升学率。

检索新闻即可发现,“差生”被要求放弃中考,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2023年6月,“江西某中学学生疑似被老师要求弃考”一事就曾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当地教育部门随后通报表示,将督促妥善处理此事,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就在南召县当地,2023年2月,也有家长投诉“南召县云阳镇初级中学强迫学生不让参加中招考试”,虽然南召县在回复中予以否认,但也承认“在职高与普高分流的宣传引导过程中,存在部分教师言语不当现象”。

学生在面临中考升学之际,也是走到了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在这一关键节点,学校、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建议和帮助,本是发挥“育人”作用的重要内容。但这类引导只能作为学生的参考,且不能剥夺学生任何正当权利。

现实中,有老师以不参加中考就给毕业证为幌子,直接要求学生不参加中考;有学校以“报名职业教育现在就可以离校去上学”为由,建议学生不参加中考。

类似说辞,看似“为学生着想”,实际上,就是变着花样减少“差生”参考人数。这其中,有多少是为提高学校升学率考虑,背后是否与一些职业学校的“合作”关系有关,也往往引人质疑。

要明确的是,中考与“报名职校”本不冲突,中考之后学生照样有选择的自由。南召县教育局工作人员“分数不到高中最低录取线建议报名职业教育”的说法,也是中考之后的选择,而不应成为中考之前“劝退”考生的理由。

初中阶段,正是人生充满无限可能的时期,学生参加中考,既是行使自身权利的体现,也是为自己的未来开拓更多选择。对此,学校、老师理应为此提供更多便利,教育部门也应加强监督检查,切实保障学生参加中考的权利。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迟道华

编辑 / 何睿

校对 / 王心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唐尚珺结束第16次高考:我走了弯路,不希望有人学我 - 天天要闻

唐尚珺结束第16次高考:我走了弯路,不希望有人学我

2024年6月9日,最后一场生物考试结束,35岁的唐尚珺走出考场,他的第16次高考宣告结束。 唐尚珺出生在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公安村,从2009年至今参加过16次高考。过去,他曾被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但都放弃了,选择继续复读。 2023年,唐尚珺参加了第15次高考。他考了594分...
@所有考生:拼过了,你们都很了不起!看厦门家长及亲友花式迎接考生 - 天天要闻

@所有考生:拼过了,你们都很了不起!看厦门家长及亲友花式迎接考生

在厦门一中思明校区外,一考生家长开心拥抱走出考点的孩子。(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昨日高考结束,记者前往厦门一中思明校区、厦门双十中学枋湖校区、海沧实验中学等考点,采访考生以及在外等候的家长。昨日下午6点半,记者在厦门一中思明校区门口看到,许多考生走出考点后,与前来迎接的父母或兄弟姐妹,来一个大大的拥...
唐尚珺第16次高考结束:发挥得不是特别满意,分数应该和2023年差不多,倾向于报考师范专业 - 天天要闻

唐尚珺第16次高考结束:发挥得不是特别满意,分数应该和2023年差不多,倾向于报考师范专业

6月7日到9日,唐尚珺在广西防城港市迎来了人生中的第16次高考。在此之前,他以坚持复读考清华而出名,曾被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录取,因故未上。2023年7月,当他决定去华中师范大学念师范类专业时,又因未选择服从调剂,高考志愿滑档。9日晚,九派新闻在防城港见到了刚答完人生中第16...
娃哈哈给高考学子送水,考生一个接一个开心拿水 - 天天要闻

娃哈哈给高考学子送水,考生一个接一个开心拿水

高考三天已经结束了,现在是6月10日,考生们也松一口气了。想必在这三天里面,考生们的心情每个都很不一样。高考已经结束,考生自己心里也有底了,考得怎么样,成绩会怎样,自己应该相当清楚了。是名落孙山,还是金榜题名;是选择继续复读,还是选择进入社
2024年高考落幕 莆田考生共同奔赴新的未来 - 天天要闻

2024年高考落幕 莆田考生共同奔赴新的未来

考生走出考场东南网莆田6月9日讯(本网记者 吴炳端 卢建伟 文/图)6月9日下午,随着高考最后一科生物学考试结束,为期3天的高考正式落下帷幕。卷合笔落,如刀剑回鞘,同学们正式告别高中时代,奔赴新的未来。家长在考场外翘首以盼记者在莆田一中、仙游一中考点看到,考场外围满了前来迎接考生的家长们,他们手捧鲜花,或紧...
高考最后一天!考生:题型相对创新,跨学科融合明显 - 天天要闻

高考最后一天!考生:题型相对创新,跨学科融合明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宁 崔文灿 孙唯 陈亮 秦小杰 朱嘉乐 实习生 龙名扬 张佳慧 邱晨希 罗钰涵 刘雅萱 陈艺铭 王樱淋高考最后一天,上午的考试科目是化学和地理,下午是思想政治和生物。记者兵分几路采访,发现大部分考生心情都不错,整体而言,最后一天的考试科目难度适中,偶有未见过的题目,但考生们都全力以赴,尽...
考生回忆高考化学题:“送分题”不见了 - 天天要闻

考生回忆高考化学题:“送分题”不见了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邹浩 张屏 张裕 李碗容 狄鑫实习生 刘嘉慧 张伊婷6月9日上午,考完化学的高考考生纷纷表示,今年的化学试题不再有“送分题”,考查内容和常规试题有所不同。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考点的考生王同学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化学有机的大题打破了常规思路,会让考生猜一个物质的结构,这是之前没有碰到过的。华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