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了,很多班级因为各种原因,学校调整了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特别是新初二和新初三年级,总有些班级要变动教学团队成员。
老师们如何欣然接受?如何更快融入班级?如何更快赢得学生好感?
欣然接受接班是宽路
学校对班级的管理团队和教学团队进行调整大多数原因是基于原来班级中管理和学科教学上存在一系列问题,为稳定学校高质量发展大局出发,班级更好发展和家校和谐角度做出调整。当然也有教学团队中的成员支教、离职、退休、产假或身体不适等原因。
学校安排,或者动员你去担任这个班级的任课老师,其实是对你能力的认可。在单位里,你的工作得到学校尊重和认可也是你幸福感的来源之一。
调整任课老师的班级,家长和学生翘首以盼。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年龄小,初中学生从身心特征角度来讲,很多处于青春期,和上任科任老师之间的摩擦,往往都是冲动脑造成的。换了老师,对他们来讲,是一种人生契机,而你就是他心目中的救世主。你接班,就是挽救孩子,就是孩子路上的贵人,接班就是做善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作为老师而言,把智商高,懂事早,会来事的孩子教好,未必有很强的成就感。但你一定会记住,那个原来“顽劣”的,不听教诲的学生,突然在你接班后,成长了,懂事了,甚至考上了他始料不及的学校。你的成就感一定会爆棚,你一定会为有如此际遇而永生难忘。
欣然接受学校安排,是最高的情商,因为你快速解决了学校课务安排的一个难题。学校领导对你的感激之情会记在心里。吃亏是福,他的含义是眼前可能是吃亏吃苦,但换来的,也许是康庄大道。
完美接棒
上好第一堂课是开路
上好第一堂课,首先要展示自己的魅力,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学生对你的课都是处于期盼状态,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记住学生的姓名,并解读地让大家都信服的说法。如我上课的班级里,有一个叫“盛愉怡”。我说盛满了父母双重喜悦的祝福,愉快,愉是喜悦,怡也是喜悦。有一个同学叫金灵,这个姓名就是孩子是上天送给我们的精灵。还有一个叫李文杰,“文杰”是父母的期望,今天的表现,父母的期望指日可待。
接班第一个问题,遇到的往往是学生不愿意回答问题。学生和教师之间都在相互试探。但从学生角度来讲,他们是愿意表达,愿意表现,愿意展示自己的。你的眼力很重要,你的问题设计以及后续的铺垫变式同样重要。
举手回答环节中,能准确发现沉默中的待回答学生,最考验教师教学水平。你的眼力很重要,学生低头不语,往往不自信,准备不充分。但学生会和你对眼,对视,还有他的手微小的移动,跃跃欲试的感觉,说明他准备好了。当然,巡逻查看他们草稿纸的答案也是一个重要途径。
评价很重要。学生回答问题,最怕老师否定,最怕老师语言羞辱。但一味地毫无味道的表扬,只能证明我们的“虚情假意”。点评就要有艺术的点评。
也许他回答不够全面,但你可以这样点评:如说你这个问题切中要领,关键处就是从这个角度切入。
也许他回答不够准确,但你可以这样点评:你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我一样,这个问题确实可以从这个思维模式来解答。
总是找到一个点,那个点就是闪光点,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确实是你从一个维度去评价他,她又能体悟到你的善意和鼓励,最重要是你的暖意和尊重。
因班因材施教是明路
接班后,如果你这样想:以前的学生是如何如何优秀,现在的学生是这般这般糟糕,怎么这么难教的学生,我们怎么提高他们的水平?如果一定要和以前的学生比较,你一定是痛苦的。
基于班级的现状,基于学生的特性,基于学校属地家长的现状。我们就是从他们的零起点思考问题,策划教育教学方案。如果这样想,你就不会痛苦。
喜欢上学生,有很多办法。如果不计较他们的成绩,他们都是很可爱的。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每一个人是不公平的,每个人都可以用适合他的尺子去丈量他的成长。
老师持续不断的鼓励,持续不断的期待,持续不断的浇灌,他终将活成他满意和开心的样子。
世上没有一样的叶子,这个道理适合学生群体。学生先天有差异,但后天的教育,即使是同样的教育团队,呈现的也是不同的学生。如果在你的教育下,他有成长,就是成功。
即使是你提出比下次高一分的期待,他都会努力,结果可能远远超过一分的增量。
接班也许是一种考验,但未尝不是一种挑战;接班也许是一次磨难,但可能是一场拯救之旅;接班也许会吃尽苦头,但终会苦尽甘来。
2023年9月7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