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元的研学团、数万元的英国夏校……“天价花销暑期”收官,钱花了,然后呢?

2023年08月29日23:39:06 教育 1103

近日,“暑假40天孩子开销五六万”的话题登上热搜,一些家长随后也分享了自家两三万元甚至近十万元的暑期账单。在这些账单中,动辄上万的研学项目、指向“远方”的远途出游,每一项都价值不菲。

多位家长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这是告别“网课时代”后的第一个暑假,出国旅行或者参加夏令营都成为了可能。在此背景下,这成了这些年轻家长们经历的第一个“天价花销暑假”。

上万元的研学团、数万元的英国夏校……“天价花销暑期”收官,钱花了,然后呢? - 天天要闻

高尔夫夏校(资料图) 据图虫创意

支付暑期账单达数万元

有家长依然感到迷茫

需求,是暑期账单背后的关键词。

带着强烈的“让孩子增长见识、在社交场合中培养开朗自信”意愿,浙江省杭州市的戴女士花了7万余元,为她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选择了为期14天的牛津夏校项目。

戴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夏校项目的许多具体环节上,她出手并不“大方”,花费是同行人里最少的,但总体上儿子的体验感并没有因此“打折”。在她看来,开学在即,儿子和同学交流暑假见闻的时候,很自然地就能实现她所预期的“开朗自信”,尽管她并不指望一朝一夕就能产生巨大效果或者转变。

北京市朝阳区的三年级学生家长邓女士也抱持同样的观点,“对我来说,没有必须要有结果,并不是暑期花了钱,开学就要变得更优秀。”

邓女士为女儿支付了4万元的暑期账单,项目涵盖云南、贵州的旅游,以及英语课、陶艺课、架子鼓课程等。她认为自己是以培养兴趣、不荒废假期为目的,是“比较松弛的教育心态”,想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和那些为数学和英语得高分的父母有本质区别。”

36000元的新加坡之行、4800元的攀岩训练、9399元的7天独立营、3000余元的英语阅读外教……围绕着小学一年级升二年级女儿的需求,上海徐汇区的吴女士在这个夏天付出了总计近6万元。但她同时强调,其中只有旅游和数学是“平时没有的”,英语阅读、攀岩、游泳等都是一直在进行的“日常项目”,不是因为放假才临时参加这些项目以“填满时间”。

尽管如此,吴女士还是感到迷茫,“针对自己的孩子,怎么有体系性地去规划和指导她的学习和生活?”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就其观察,在低龄学生的培养上,“撒胡椒面”现象比较突出——周围家庭中,一个孩子有5-6个培训班很平常,比如同时会上跳舞、画画、口才、语文、英语、数学班等。

上万元的研学团、数万元的英国夏校……“天价花销暑期”收官,钱花了,然后呢? - 天天要闻

学生家长在某社交媒体平台上晒出暑期账单

专家建议:

别把孩子假期安排得满满当当

而研究家长的“需求”,是从业者们的“课题”之一。

任女士从事低年级学生英国夏校项目咨询工作,在她看来,此类项目是个不错的选择,“结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是基本、在夏校过程中有纯正英音的交流环境,都是自然而然的。带着开阔眼界、培养兴趣的初衷出发,最后还可以在简历里留存下很有含金量的一笔。”

正因为如此,像前述的多位家长一样,一些父母选择在暑期为孩子“充电”。但是否要做到“放血”的程度,需要理性看待。“确实有很多人打趣说暑期的开始就是‘返贫’的开始,称孩子为‘吞金兽’。但其实在我看来,如果负担不起,可以选择别的方式给孩子充实假期。丰俭由人。”邓女士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烽认为,学校里的资源以学科学习为主,在暑期做一些开阔眼界的拓展,此类需求并非不合理,“对家长来讲,暑期消费是市场行为,消费得起就消费,和学习成绩、学科成绩、竞赛名次关系不大。我不认为它是一种‘内卷’。”

但王烽同时强调,需要注意的是,其间有几个关键问题不能忽略,“面向青少年提供的这些服务,符不符合他们的发展规律?这些孩子在经历这么高的教育消费后,获得感如何?研学团提供研学课程,如何保证质量,市场怎么去监管或者认证?我觉得这是将来要做的事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从根本上讲,暑假消费中的“天价”花销,其实反映了一部分家长盲目消费和攀比消费。他建议,还是要根据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来安排孩子的暑期活动。

“放假之后,应该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安排假期生活。但现在还是由家长来管理,把孩子的整个假期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看到别的家庭报什么班、去参加什么活动,也让自己孩子报这样的班、参加这样的活动,这样会导致家庭负担比较沉重。”熊丙奇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也认为,孩子假期多少需要花点钱,但假期过得是不是有价值、有意义,是不是与学生成长发展相适合,跟花了多少钱没有直接关系。“只有对自己孩子的成长发展有更多了解、对其成长发展的需求更加明确,花的钱才会更有效。”

红星新闻记者 王辰元

编辑 彭疆 责编 李彬彬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上万元的研学团、数万元的英国夏校……“天价花销暑期”收官,钱花了,然后呢? - 天天要闻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宜章县机关幼儿园保育员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 天天要闻

宜章县机关幼儿园保育员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原标题:宜章县机关幼儿园保育员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华声在线5月14日讯(通讯员 周泽艳 谭雅丹 杨千枝)5月13日,宜章县机关幼儿园“匠心筑保育,巧手护童心”保育员技能大赛圆满落幕。全园保育....
学生及家长送锦旗,郑州市二七区苗圃小学的教育获认可 - 天天要闻

学生及家长送锦旗,郑州市二七区苗圃小学的教育获认可

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 时科华/文图5月13日,郑州市二七区苗圃小学迎来了一幕温馨的场景:六年级4班学生梁冠华及家长向学校赠送了一面印有“苗圃育才展风采 师恩难忘永铭心”的锦旗,以表达对辛勤工作的教职工的诚挚感谢。
承父母之志 育边疆之花 - 天天要闻

承父母之志 育边疆之花

青春是一簇跃动的星火,在祖国西部的广袤天地间,西部计划志愿者们以青春为笔,以奉献为墨,书写着动人的篇章。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张骥跨越山海,从江南水乡奔赴边疆校园,在教育的三尺讲台上,用知识与爱心,点亮边疆孩子们的希望灯塔。
备战第29次高考!“高考钉子户”梁实:多次落榜,或因前半生用完了运气 - 天天要闻

备战第29次高考!“高考钉子户”梁实:多次落榜,或因前半生用完了运气

5月13日,据媒体报道,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高考了,四川“高考钉子户”58岁的梁实将参加他的第29次高考。考上川大,是梁实一直以来的坚持。但去年高考因为没过二本线,梁实直接放弃了志愿填报。这一次,他似乎也没有了非川大不可的执着。他告诉记者,自己1998年就已经赚到了100万元,“也许是前半生的运气用光了,才会在每一...
校园朱槿:师者的生命之花 - 天天要闻

校园朱槿:师者的生命之花

漫步校园,几株朱槿花悄然绽放。那宽大的花瓣,或红似烈焰,或橙如霞落,黄色花蕊点缀其间,在翠绿叶子的衬托下,于教学楼旁、花园小径边尽显生机。微风拂过,花瓣轻颤,似在诉说着一段段关于成长与奉献的故事。 朱槿花,又名扶桑,其栽培历史源远流长。
扬州7所学校,上榜! - 天天要闻

扬州7所学校,上榜!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关于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认定结果的公示其中扬州7所学校入选扬州市邗江区邗上中心幼儿园扬州市邗江区第一中学扬州育才实验学校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扬州市竹西小学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  根据《教
诚信诚实统计职业道德教育 | 用真心焐热调查对象的信任 - 天天要闻

诚信诚实统计职业道德教育 | 用真心焐热调查对象的信任

诚信诚实统计职业道德教育用真心焐热调查对象的信任统计数据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服务于民、惠及于民做好一切统计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广大基层统计工作者用真心焐热调查对象的信任调查员与调查对象一起用诚信和坚守,汇集着统计调查的源头数据让我们通过青年主题演讲大赛参赛者的生动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