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提议两岸重启谈判,希望大陆增加惠台力度,国台办:非常遗憾

2023年06月28日23:13:14 教育 1935

新华社报道,台湾地区经济不景气态势持续。岛内机构27日发布数据称,台湾地区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是66.66点,较上月有所提升。但同近20年来的平均值75点相比仍处低位,岛内消费信心还未恢复。当下岛内经济呈现明显的内温外冷局面,内部消费有所提升,但对外出口下滑明显。1-5月,岛内制造业同比衰减18.53%,预计6月份岛内制造业将继续衰退。台湾地区经济下行趋势持续背景下,岛内不少人希望两岸重启服贸谈判,以让大陆增加惠台力度。侯友宜柯文哲均谈及这一点,台当局陆委会也称希望两岸继续谈判。

岛内提议两岸重启谈判,希望大陆增加惠台力度,国台办:非常遗憾 - 天天要闻

国台办28日记者会上,有台媒记者对此进行提问。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回应称,海协会海基会受权达成“九二共识”,其权威性需得到确保。“九二共识”作为两岸进行协商谈判的基础所在,不得遭受损害。朱凤莲在28日同样指出,两岸立足“九二共识”,在2010年6月达成ECFA协定。受益于该协定带来的税收减免,岛内至2022年底已因此免税85.2亿美元。岛内超2100家企业受益,ECFA给台企及岛内农渔产业从业者带去实惠。而ECFA初期协定起着框架作用,更多红利在两岸ECFA后续协定中。而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导致ECFA后续协议无法达成。不能为更多岛内同胞提供实惠,这非常遗憾。

岛内提议两岸重启谈判,希望大陆增加惠台力度,国台办:非常遗憾 - 天天要闻

民进党拒绝承认“九二共识”、拒绝基于“九二共识”推进两岸协商谈判,这一众所周知的原因导致两岸后续服贸谈判无法推进。当下岛内经济环境连续恶化,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民进党忽视岛内民生,空喊口号而缺乏实际。经济发展需建立在切实的基础设施、适宜政策、前沿布局基础上,而靠喊口号和外部势力介入主事岛内的民进党,缺乏治理岛内的基本素养。台湾地区水电基建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各类民生基础设施面临老化。其各类政策流于短视,贪腐及各类丑闻频发。这样的民进党为岛内经济发展难以发挥正向因素,而更多发挥负作用。

岛内提议两岸重启谈判,希望大陆增加惠台力度,国台办:非常遗憾 - 天天要闻

二,民进党系列动作持续恶化两岸关系,持续毁坏“九二共识”这一两岸协商根基,导致两岸原有经贸关系无法维系。大陆现已基于公平对等原则对岛内启动贸易壁垒调查,涉及商品2455种。岛内2021年对大陆实现顺差1700亿美元,2022年为1565亿美元。大陆的持续让利使岛内部分人士产生了台湾地区经济竞争力强劲的错觉,2023年大陆撤销单边让利背景下,岛内经济竞争力正回归其应有的位置。倒行逆施的民进党是引发大陆这一反制的祸源。民进党的倚外谋独操弄也引发解放军持续加强台海实控,必捍卫两岸统一进程。

岛内提议两岸重启谈判,希望大陆增加惠台力度,国台办:非常遗憾 - 天天要闻

三,民进党将岛内有限的经济发展成果向美国输送,加之各类名目繁多的金元献金,台湾地区民众缴纳的税金被民进党大量挥霍。无法形成对岛内经济的反哺,引发台湾地区经济环境在持续耗竭中每况愈下。台积电也在民进党大开绿灯下赴美,导致岛内的经济竞争力愈发无从谈起。

近期两岸经济的一个亮点是,岛内台东县番荔枝重新获准销往大陆。台媒透露,台东番荔枝恢复输陆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强调坚持“九二共识”,二是台东县组织产学人员对番荔枝虫害问题进行了实际整改,并通过海峡论坛等机制获得了大陆的检验通过。台东县番荔枝获准输陆一事,也给岛内其他从业者带去启发。坚持“九二共识”、确保产品质量,两岸经贸不通过民进党当局的农委会、陆委会等机构,也能创造新的可能。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豆神教育首推全新教育产品形态,带来效果保障型教育新模式 - 天天要闻

豆神教育首推全新教育产品形态,带来效果保障型教育新模式

7月8日,豆神教育在北京举行“AI-Class新物种登场:定制每个孩子的AI超名师课”新品发布会,首推全新产品形态超能训练场和学伴机器人。豆神教育提出,站在未来看现在,每个孩子都要有一个学伴机器人和一个AI超人名师,AI双师+超能训练场+学伴机器人,共同构成AI教育新范式。此次新品发布不仅是豆神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
昆明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优秀作品成果展示总结会举行 - 天天要闻

昆明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优秀作品成果展示总结会举行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李红鸾 7月8日下午,以“弘扬中华文明 担当文化使命——做好接班人”为主题的昆明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优秀作品成果展示总结会在新华书店滇池路店成功举办。本届活动由昆明市妇联、市文明办、昆明新华书店连锁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活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家庭阵地作用,通过...
农学考研冷门逆袭:这个专业,国家线都在“劝你上岸” - 天天要闻

农学考研冷门逆袭:这个专业,国家线都在“劝你上岸”

每年考研都有一句“江湖传言”:农学是考研最大性价比战场。国家线低,竞争小,调剂多,还有机会逆袭进“211”“双一流”。如果你正在为考研选择专业焦头烂额,不妨把目光移到农学门类,尤其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农学里最容易“捡漏”的方向之一。为
上海考生不“恋家”了!人工智能专业成高分生首选,更多人跟着“高铁”选学校 - 天天要闻

上海考生不“恋家”了!人工智能专业成高分生首选,更多人跟着“高铁”选学校

正值大学招考季,今年的高分考生青睐什么专业?近日,本科批次志愿填报已结束。记者从多所沪上高中获悉,工科类专业报考热度明显升温,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大数据等理工科专业备受考生青睐。此外,公安、海关等就业前景比较明确的专业,报考热度也在上升。从“05后”考生的志愿填报中,老师们也读出了更...
【微动态】解放军总医院召开第十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 天天要闻

【微动态】解放军总医院召开第十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7月3日,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召开第十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医院领导和陈香美院士、付小兵院士、张旭院士、唐佩福院士等18位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增列2025年度24名博士生导师、66名硕士生导师的申请,其中,优秀青年专家占比80%;批准春季学期182名研究生博士学位、325名研究生硕...
深圳中学高中园今年计划招生3300人,在校学生将达7100人 - 天天要闻

深圳中学高中园今年计划招生3300人,在校学生将达7100人

7月8日,深圳市“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媒体集中采访活动来到了深汕特别合作区。其间,记者走访深圳中学高中园,了解到深圳中学高中园2025年秋季将新招生3300人,在校学生将达到7100人。据了解,深圳中学高中园坐落于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是由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深圳中学负责承办的市属公办高中园。深圳中学高中园由深圳中...
学霸啊,你是为老师争名气的,怎么能不填报清北呢? - 天天要闻

学霸啊,你是为老师争名气的,怎么能不填报清北呢?

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一老师因三名学生未填报北大清华,选择其他名校而解散班级微信群,网传聊天记录引发热议。网传图片显示,该老师在群内表示三名学生不听学校、老师、家长劝告“完全以一己之心填报热门专业”“将我们所有的感情都化整为零”。该老师还表示“明天上午将以失望解散此群”,这是“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