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业到就业,纪检监察学还有哪些关节要打通?

2022年11月03日18:55:23 教育 1995

近年来,多地高校开办了与纪检监察有关的学院,推进相关学科建设。如今,从学科建设到专业再到就业,还有哪些关节要打通?未来相关毕业生如何更好地实现就业?为此,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采访了相关的学界专家以及实务界的纪检监察干部,试作出探讨。


廉政瞭望·官察室: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纪检监察理论话语体系和理论支撑?在纪检监察领域的相关理论创新方面,目前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任建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建设学科体系,一方面需要研究中国特色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廉政建设或反腐败体制;研究纪检监察基本理论、制度和规律,包括纪检监察原理、党的纪律学、国家监察法学等。另一方面,还要研究纪检监察制度的各项具体业务,如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派驻、信访、审理、案管、宣教等;研究中外政党纪律制度史、中外监察制度史等。

从专业到就业,纪检监察学还有哪些关节要打通? - 天天要闻

任建明

当前,纪检监察学科理论的研究视角很广,但还存在研究的聚焦程度、深度和体系性不足等问题,需要更多专门的具备多学科背景的研究人才对学科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褚宸舸(西北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教授、监察法学学科带头人):要打造一个相对成熟的纪检监察学科理论体系,必须确定专门而稳定的研究对象,对纪检监察学理论而言,研究对象即是纪检监察现象,主要包括纪检监察工作、纪检监察制度和纪检监察文化。作为交叉学科的产物,纪检监察学科还需要形成具有一定排他性的概念范畴体系,形成具有标志性的理论成果和学术共同体。

纪检监察作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话语下的制度规范体系和运行机制,需要从中华法系监察实践和中国共产党治党经验中寻找理论根基与制度借鉴,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

从专业到就业,纪检监察学还有哪些关节要打通? - 天天要闻

褚宸舸

目前,学界的很多研究成果还难以解释、回应并指导实践。主要原因在于学界与实务界的交流沟通还存在一定障碍,存在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现象。理论界对纪检监察工作没有给予足够关注,专业性的学术刊物非常少。

杨靖文(西南政法大学监察法学院监察法教研室副主任):大多数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产生,是源于解决若干重大理论或实践问题。纪检监察学也不例外,无论是进行基础研究还是人才培养,目的都是研究党的纪律审查和国家监察制度的实施与发展,回答监察体制改革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难题,解决监察制度运行中的重大实践问题。

从专业到就业,纪检监察学还有哪些关节要打通? - 天天要闻

杨靖文

目前来看,纪检监察实践存在理论供给不足等问题。这体现在实践中,纪委干部习惯于按照纪律审查的模式开展工作,检察院转隶干部倾向于按照惩处职务犯罪的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执纪与执法的理念没有有效融会贯通。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纪检监察学的学科体系以及纪检监察学与法学等学科交叉产生的监察法学等学科体系未对实践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


廉政瞭望·官察室:多个高校针对纪检监察专业的不同学历层次培养与纪检人才需求是否一致?

任建明:纪检监察本科专业的开设会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基于传统观念,似乎建学科就要开设本科专业。但纪检监察本科专业会存在着学生出口难等现实问题。如果将本科的就业市场局限于党政机关的纪检监察机关,那么仅公务员考试和党员身份的门槛,就能过滤掉很大一部分人,学生出路很难得到保障。

十多年前,有一所高校和地方上的省级纪委合办过类似本科专业,当时就出现过学生出口难的问题。但如果未来能将就业市场扩展到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学生的出口问题或许能得以缓解,但仍不得不面对纪检监察本科就业市场严峻的形势。纪检监察和廉政建设工作需要具有多种专业背景的人才,从这个基本特点来看,举办一个本科专业也是不合理的。

目前,纪检监察学科只有学术型学位,这是不够的。纪检监察和廉政建设专业应用性强,应该通过宽口径的人才引入机制,大力培养专业硕士,让具有多学科背景的本科生,通过专业硕士培养补充腐败和反腐败以及权力监督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可以考虑在纪检监察一级学科下设置两个专业硕士学位,廉洁管理专业硕士和纪检监察专业硕士。

褚宸舸:现在国内在该专业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所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主要体现了三方面特点:第一,在育人理念上强调德法兼修;第二,在培养目标上普遍坚持应用导向,强调交叉复合;第三,依据本、硕、博不同培养层次设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各自为政的局面虽然有利于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学科以及办学特点培养人才,但在人才培养的未来出口问题上,监察官职业特殊的政治性、执纪执法规范性、监察职业伦理都对后备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提出了较高要求。

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可以持续解决实务和理论研究、专业学科发展中这一根本性问题,纪检监察专业本科更有利于推进纪检监察队伍的整体专业化职业化目标。但是,近年来,鉴于纪检监察学对学生的政治性要求较高,以及专业学科建设、教材不完备、专门从事相关研究的师资短缺,建议硕士研究生层次培养先小规模试水,等待国家在培养规格、就业方面出台相应政策指导后,再深入推进。

崔巍(四川师范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从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情况来看,应本硕博同时发展,既要考虑到普遍接受的岗位,同时也要推动学科建设的理论化、体系化和完整性。

从专业到就业,纪检监察学还有哪些关节要打通? - 天天要闻

崔巍

目前,在纪检监察系统中,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人员来源、学历构成以及年龄结构具有多样性,缺乏成体系的知识结构。在该基础上,就读纪检监察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能有效缓解一线纪检监察干部短缺问题。而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问题,则是更深层次基于如何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业务部门的探索,这种理论性的探索对于学科的长远发展更具有实际意义。

具体而言,本科生的就业途径主要是服务于党和国家的相关部门。在宏观层面上看,协助党委全面从严治党管党。从微观层面来看,本科生可以从事党务工作,也可以从事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工作,就业范围不仅限于党委系统,也包括国家行政系统以及企事业单位。


廉政瞭望·官察室:高校在培养纪检监察专业的学生方面应注重些什么?

褚宸舸:纪检监察刚刚纳入学科体系,目前缺乏系统性的专业体系统领,在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方面需要研究学科核心概念和理论体系,形成独特的纪检监察专业话语体系。理论和实务的对接可以通过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环节等互补解决。

纪检监察人才的培养需按照“新法学”人才培养方式,围绕纪检监察工作和国家腐败治理的实际需要,将法学门类中的政治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等学科理论作为学科基础课程,以培养专业学科素养。

同时要将纪检监察实务性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学生毕业后除了可以胜任纪检监察的工作需要,也可以在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党务、行政管理、法律类的工作。

崔巍:目前最大的瓶颈是学界和实务界人员流动学习的问题。因为办案人员身份的特殊性,纪检监察干部如何进入教学部门担任兼职教师?因为纪检工作的特殊性,学校的老师如何进入业务部门从事有关的办案工作,通过案件办理推动学科的理论升华?学生进入纪检部门跟班锻炼的学习方法怎么进一步务实、具体化?

这两者间存在着一层纱,双方本属于“你需要我,我也很需要你”的状态,但受制于制度的限制,这层纱始终捅不破。当然,接下来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就业的隔阂问题,还有待于几年以后的检验。现属于公务员序列的纪检监察系统,是否可以借鉴公安系统的就业渠道,还有待于国家宏观层面的进一步落地。


廉政瞭望·官察室:从实务界来看,毕业生要从事纪检监察工作,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素养?您对这些“对口”专业的毕业生有哪些期待?

从专业到就业,纪检监察学还有哪些关节要打通? - 天天要闻

杨祥禄

杨祥禄(四川旅游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未来纪检监察方向的专业人才应该是专业型复合型人才。既要懂理论,又善于实操。首先在理论知识储备上要广,强调复合型,既要有法学理论基础,还要具备纪检监察理论知识,以及审计、财务、心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其次在实务操作上要专,强调应用型,能胜任纪检监察岗位职责。这就要求高校须和纪检监察机关携手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

从专业到就业,纪检监察学还有哪些关节要打通? - 天天要闻

邓世虎

邓世虎(四川眉山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目前纪委监委的机关干部主要由法学、经济学、管理学、财务会计等专业人才等组成。由于人员来源、学历构成以及年龄结构都具有多样性,缺乏体系化的知识结构,部分干部存在一定的本领恐慌,比如对党纪党规、法律法规不熟悉,需要深入学习的纪法条文很多,需要较强的学习能力。

有“对口”专业的毕业生能有效缓解部分上述问题。在实践中,业务部门也需要一些高层次的纪检监察人才,开展重大课题以及政策理论方面的研究,以促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但是专业人才也需要更多的实践经验。比如,鉴于纪检监察机关的政治属性,如何在案件办理中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三种效果的统一等问题,这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经验,并非单靠书本上的知识能解决的。

从专业到就业,纪检监察学还有哪些关节要打通? - 天天要闻

王友良

王友良(江苏苏州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市委巡察办主任):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应紧密对接纪检监察发展需要和工作需求,将纪检监察工作中产生的原创性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总结升华为纪检监察学科体系、特色课程,探索“校地”合作等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岗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从毕业生的能力看,一要有“广而博”的知识基础,具备法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心理学、党史党建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储备;二要有“特而实”的专业素养,从具体纪检监察工作,到整体国家监督体系设计,到监督与治理的理论实践,都具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和相应的实操能力;三要有“专而深”的研究能力,具备大数据、信息技术等拓展技能,能够关注纪检监察工作前沿,善于创新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此,既能较准确地“对口”纪检监察工作,又能适应各领域治理等工作要求,拓展自身就业渠道。

唐焱(四川宜宾市翠屏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高校在培养纪检监察学科的专业人才上,要注重“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方面的教学与实训。因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监督执纪工作全过程,纪检监察学科人才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最终目的是要熟练运用这些知识做“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且“对象”多数是党员领导干部。因此,通过教学实训提高纪检监察学科人才的党风廉政建设理论水平、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把握运用党规党纪、法律法规政策的能力十分必要。

从专业到就业,纪检监察学还有哪些关节要打通? - 天天要闻

唐焱

此外,这一学科的毕业生还要精通纪检监察业务工作规程和要求,准确把握纪检监察在党的自我革命中的职责任务,具备政治意识、法纪意识、责任意识。在日常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具体纪检监察业务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纪法规定开展纪检监察工作。

从专业到就业,纪检监察学还有哪些关节要打通? - 天天要闻

刘书涛

刘书涛(安徽铜陵市纪委监委组织部副部长):作为面向纪检监察战线的“对口”专业人才,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对政治素养、安全保密意识、纪法知识、信息化能力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尤其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需要综合多种学科知识,法律方面应以刑法刑事诉讼法为主,计算机类应以大数据运用为主,管理类应以财会、审计方向为主,同时需要了解案件侦查、犯罪心理等知识。

“对口”专业的毕业生在从校园到岗位的过渡期间,可以设置实习期,开展跟班锻炼,不能简单“输送”,而要共建培养,知行合一,避免知识与实践的脱节。此外,除了实务型人才队伍的培养,高校还需要发挥“智囊”优势,就反腐败理论创新、反腐败历史梳理、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方向进行深入研究,打造“理论创新高地”。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潍坊青州市:公益课堂点亮孩子缤纷假期 - 天天要闻

潍坊青州市:公益课堂点亮孩子缤纷假期

来源:【青州融媒】暑假来临,潍坊青州市开设丰富多彩的暑期公益课堂,让孩子们收获知识与快乐。在青州市益都街道旗城社区,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孩子们通过共读绘本、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等方式,了解隐私保护与安全知识,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湖北省第九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开赛 - 天天要闻

湖北省第九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开赛

7月9日,湖北省第九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动员大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行。本次决赛汇聚了来自全省54所高校的145名优秀青年教师代表,他们将在7月10日至11日的两天时间里,分成文科、理科、工科、医科、思想政治课等5个专项组,展开教
这样的“端姐”,谁能不喜欢? - 天天要闻

这样的“端姐”,谁能不喜欢?

在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金雅校区,学生见到徐端,都会亲热地喊她“端姐”“老徐”。她懂孩子的心,乐于跟学生“打成一片”,是学生的良师,也是益友。徐端(右二)和学生在一起。记者刘嘉 摄跟着“端姐”学数学有很多乐趣,她能把数学课讲得像脱口秀一样好玩。
米东区开展学生军训教官培训 - 天天要闻

米东区开展学生军训教官培训

(米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安锐报道)近日,米东区人武部集中组织学生军训教官培训。米东区退役军人、基干民兵积极报名参加此次培训及资格认证,为即将到来的学生军训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英语学习新赛道:奇速英语,开启你的词汇逆袭之旅 - 天天要闻

英语学习新赛道:奇速英语,开启你的词汇逆袭之旅

英语学习新赛道:奇速英语,开启你的词汇逆袭之旅在英语学习的漫漫长路上,词汇量就像基石,决定着英语能力这座高楼能盖多高。很多同学都在为记单词发愁,不是背了就忘,就是面对枯燥的单词书提不起兴趣。
最低录取控制线为615分,2025年太原中考录取分数线公布→ - 天天要闻

最低录取控制线为615分,2025年太原中考录取分数线公布→

7月10日,太原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发布公告,太原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成绩于7月11日揭晓;普通高中录取不分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为615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01成绩查询1.7月11日起,考生可登录“山西招生考试网
00后组团“打怪”!深港澳学生“揭榜”挑战企业技术难题 - 天天要闻

00后组团“打怪”!深港澳学生“揭榜”挑战企业技术难题

企业遇到技术难题,找谁解决?这次,深港澳三地的00后学生组团来“揭榜领题”了!7月10日,首届深港澳产教融合技术技能创新与应用大赛在深圳鹏城技师学院拉开帷幕,这场特别的比赛,让在校学生直接挑战企业抛出的真实技术“考题”。本次大赛由深圳市人社局、教育局、总工会联手打造,深圳市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承办,香...
枣庄职业学院:跨国联动,共启职教新篇章 - 天天要闻

枣庄职业学院:跨国联动,共启职教新篇章

6月27日,由枣庄职业学院与老挝巴巴萨技术学院联合主办的“老挝国家职业标准应用推广项目启动仪式暨导游员职业标准培训”通过线上方式成功举行。活动以“标准引领·实践协同”为主题,旨在推广中国职业教育标准,助力老挝旅游人才培养,深化中老职业教育合
杨素秋,履新职 - 天天要闻

杨素秋,履新职

日前,记者从可靠信源获悉,著有《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一书作者、原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教授杨素秋,现已履新西安戏剧学院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