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教育受到了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网等多家央媒的关注,一起来看看济南教育又有哪些新鲜事吧。
央视新闻关注济南幼小衔接工作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们跨进了小学校门,成了小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如何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新变化,学习新课程、新知识?去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要求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各省(区、市)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并把一年级上学期设为入学适应期。
那么,幼小衔接,衔接的是什么?衔接课程有什么特别之处?看看那济南的幼小衔接工作开展得如何?
行为习惯需养成 一年级上学期设为入学适应期
济南高新区雅居园小学教育处主任于维佳说:“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学校开启快乐的小学生活,这个是我们的入学礼。这个是一个阅读打卡器,这个是故事书,希望开学之后,每个同学都能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这是山东济南雅居园小学的开学第一天,校门的布置和入学礼的设计都充满了“阅读”元素,学校在无形中提醒孩子们要和书本交朋友,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校园里还专门设置了地贴,帮助孩子们学会认路,迅速找到自己所在的班级。

济南高新区雅居园小学一年级学生孔宇涵说:“我是踩着绿色的小脚丫进到了漂亮的教室。我很喜欢我的学校。”“我的阅读我做主”“我的班级我寻找”,这些都是学校为一年级新生精心准备的幼小衔接课程。为了帮助孩子们迈好“入学第一步”,学校还把开学第一周设为“开学适应周”。

相比起学习知识,在第一周的时间里,孩子们更主要是学习坐姿、举手发言、站队列等日常行为规范,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山东济南高新区雅居园小学校长姚晶说:“我们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的一系列课程,让孩子们能够快速地融入集体,更喜欢老师,更愿意在这个学校里学习和生活,提高入学的适应能力。”
增强家长角色认知 陪伴孩子尤为重要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不光孩子需要适应小学生的新角色,父母也要学会适应“小学生家长”的新角色,因此,给家长上好幼小衔接这一课,也非常必要。

济南高新区雅居园小学在学校的公众号上,专门为学生家长设计了“入学锦囊我来学”的课程,增强孩子父母对于“小学生家长”的角色认知,从而为幼小衔接做好各项充分准备。

济南高新区雅居园小学学生家长齐心说:“比如说帮助孩子按小学生的习惯进行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照小学生的要求准备学习文具和生活用品。同时,和孩子开展了相关的有益处的小游戏,帮助提升敏锐性和专注性,尽快地进入小学生这个状态,同时我们家长也进入小学生家长的状态。”

济南高新区雅居园小学校长姚晶说:“我们推送了很多的课程,让家长来了解为孩子们做了哪些准备,就这样我们从学生、家长、老师三个维度,设计了这种衔接适应课程,构建起了一个生长圈。”
长期以来,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较为普遍,提前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给孩子带来学习压力,甚至让孩子产生焦虑和畏惧,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关注济南“午休神器”
济南部分小学的“午休神器”在网上火了!近日,在一段介绍这些“神器”的短视频里,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午休神器”:自动窗帘、午休椅、伸缩床……
丰富多样的“午休神器”
让无数网友直呼“羡慕”


有的网友表示
这样的“神器”值得推广普及


还有的网友
回忆起了以前上学的时候
在学校午休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