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那只“归雁”!出生于2001年,华东师大毕业生回家乡从教

2022年07月02日19:15:08 教育 1602
我就是那只“归雁”!出生于2001年,华东师大毕业生回家乡从教 - 天天要闻

在大二那年,我从华东师范大学非师范专业转入孟宪承书院,成了一名公费师范生。

大四求职时,本可以争取去到更好的省会城市从教,但我还是选择自己家乡的县级高中。因为家乡更需要我。

我叫王兵兵,生于2001年。我相信,需要我的地方,就有更大的舞台。

我就是那只“归雁”!出生于2001年,华东师大毕业生回家乡从教 - 天天要闻

从转师范专业到回乡从教

我的家乡是位于甘肃省中部的平凉市静宁县,县城虽然近几年来有所发展,但较其他省会城市和一二线城市而言还是比较缓慢。回母校或回家乡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少之又少,但我选择回家乡工作可以说是义无反顾的。

2018年高考后,我报考的都是师范院校,但批次误填报为本科一批被物理学非师范录取,而公费师范属本科提前批。

因此,2018-2020学年我在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菁英班就读,菁英班偏重科研培养,当时我一方面对菁英班的课程规划以及科研类课程比较感兴趣,另一方面对师范的了解不足,迟迟未转师范。

到了大二学年末,我思考来思考去,再加之父母一直期望我做教师,最终在大二下学期转为师范生。

我觉得,我的选择很正确,非常有意义。

我就是那只“归雁”!出生于2001年,华东师大毕业生回家乡从教 - 天天要闻

大三下学期实习期间,我在兰州外国语高级中学实习。有一个国庆假期,我们8名实习生都回了一趟各自的家乡。在假期的第二天,我出去散步,走到了母校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的周围。

望着熟悉校园,回忆涌现在脑海。

那会儿,兰州迟迟未能开启招聘。我就想,母校虽处于小小的县城中,但学校的历史悠久,环境也很优美,最重要的是,它贮存着我高中三年的时光。

我若回到在母校工作,那应该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

于是,我决定去找校长面谈,母校老师们的急切挽留和欢迎也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

试讲后,校长还点评了我的课,有些话我至今难忘:“我们非常欢迎优秀的一中学子回来,物理老师很紧缺,你回来后一中就又添了一员大将!”

之后,我再也没有想过去兰州应聘了。

我就是那只“归雁”

可能我从高三开始就已经萌发了返乡从教的念头,当时我高中母校的一名高分考入清华的学长回母校宣讲,他大学选择的专业是能源与环境工程,原因是他非常关心家乡的生态环境和能源短缺问题。

那次宣讲对鼓舞我远大的理想是多么重要。

学长多次利用假期回到母校支教讲课。于是,我决定高考后填报师范高校,并有幸成为了华东师大人。

我就是那只“归雁”!出生于2001年,华东师大毕业生回家乡从教 - 天天要闻

四年里,我谨记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我保持高中的习惯,一直待在图书馆到10点闭馆。其间,我还多次参加科研竞赛。因为只有学高才能为师,只有“求实创造”才能“为人师表”。大学里,我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等各种荣誉。

在去年,我看到家乡启动了“归雁工程”,旨在鼓励和呼吁在外游子能回乡发光发热、回乡创业,为故乡作出贡献,展现自己的智慧。既然要为故乡增光,讲好家乡的故事,就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大学生行动起来。

我愿意将青春挥洒在家乡的基础教育事业。9月前的这个暑假,我将在完成入职手续的基础上,对新学期高一物理的教学设计做仔细整理,期待尽早融入教学工作,遇见我的第一批学生。

来源|青年报

记者|刘昕璐

编辑 | 吴潇岚

620位学者屏中论道!华东师大主办国际中国哲学大会,首日直播观看数逾20万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今天4时51分,正式进入! - 天天要闻

今天4时51分,正式进入!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今天4时51分我们迎来夏天的第四个节气夏至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迎来一年当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生活在北回归线上及其以南附近区域的人们正午时分在太阳下立根竿子可以看到短暂出现的“立竿无影”现象夏至是盛夏的起点万物此时繁盛至极骄阳似火,水草丰美绿荫浓...
县城的公务员好还是省城的教师编好? - 天天要闻

县城的公务员好还是省城的教师编好?

有人喜欢高山的壮丽,就有人喜欢大海的宽阔,有人喜欢冬天的银装素裹,也有人喜欢秋日的硕果累累。无论是县城的公务员还是省城的教师编,无疑都是一个稳定的职业。1.单从发展前景,不考虑其他,个人觉得县城的的公务员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好一些,晋升空间也更
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自律? - 天天要闻

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自律?

自律是成功学最大的骗局。包括努力就能成功通通都是骗局。为什么说是骗局,因为自律根本就不符合人性。自律是反人性的。你如果对“人性”有了足够的认识再来思考很多问题,就会彻底通透。所有的成功人士做事都不是靠自律,而是三种①喜欢②回报巨大③他律。
心系学子!中考前,武汉蔡甸这位教师定制特别礼物 - 天天要闻

心系学子!中考前,武汉蔡甸这位教师定制特别礼物

随着2024年中考的钟声敲响 蔡甸区4613名初三学子 怀揣梦想 踏上了他们青春的战场 在这个重要时刻 柏林中学的何正兵老师 用一份特别的礼物 为孩子们的中考之旅 增添了一份温情与力量 何正兵老师准备的书信礼包 何正兵是柏林中学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中考前夕,他为该校71名中考考生精心准备了书信礼包,内含“嵌名联...
你我向上、家国向前,江大举行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 - 天天要闻

你我向上、家国向前,江大举行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

6月20日上午,江汉大学举行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毕业典礼以“挺膺担当新征程,逐梦扬帆再起航”为主题,寄望江大青年勇担时代使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奋楫扬帆,做出不负青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光辉业绩。 在学校精心为毕业生们准备的祝福视频里,校党委书记覃道明寄语大家,“你我...
11年,11个字!中南大校长一年一字送别毕业生 - 天天要闻

11年,11个字!中南大校长一年一字送别毕业生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0日讯(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卓张鹏)6月20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2024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校长杨灿明为毕业生们送上临别寄语。之前的十年里,每年毕业季,他都会为毕业生送上一个字,作为最后的嘱托。“情理法”“真善美”“仁义礼智信”,今年便是最后的“信”字。 杨灿明。 杨灿明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