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秋小长假是“双减”政策出台后首个国定假日。和以往假期奔赴培训班、在家赶作业的假期模式相比,今年的中秋假期,学生们的长假时光会有何不同呢?在上海科技馆,记者就发现不少亲子出游的队伍,他们利用场馆资源,开展探索式学习,既收获了知识,同时也让亲子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
“大家知道神舟十二号已经顺利返回地球了吗?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载人飞船是怎么深入太空的。”

在科技馆的宇航天地展区,浦东福山正达学校的家长正在给学生们进行展品科普。火箭的运行原理是什么?我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历经哪些阶段?人造卫星有哪些功能?结合模型和图文展示,加上家长的讲述,一幅中华飞天的知识图相继展开。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FY2是我国自行研制第一代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参观过程中,学生们时不时地掏出手机,现场查询展品知识点,并展开分享。这种主动探索的学习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也让他们的假期生活变得更为丰富。“以前假期的时候,我通常都是在家补课、写作业,有时间的话,才会跟朋友们出来玩,”参观中,该校五年级学生钱泽益告诉记者:“现在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外面探索,补充我们自己课内课外的知识。”

为了能让学生们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这所学校也减少了书面作业的布置量,同时转而将科普场馆的探索行程纳入其中。采访中,家长向记者展示了一份知识图谱,上面图文并茂地标识出科技馆人与健康展区的重点展示内容,来引导孩子们在参观中收获相关的知识。该校学生林熙宸说:“以前出来玩,会不尽兴,因为回家还有很多作业要做。现在压力变轻了,我觉得很开心。”

不少家长也表示,“双减”政策的落地如同减速器,将原本横亘在家长以及学生之间的成长焦虑缓解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亲子关系的重新认识,这也让他们有了更多思考。“学校也给家长上课,让我们不要这么焦虑,跟着国家政策与时俱进,教育我们不要超跑、不要抢跑,应该把时间花在亲子关系上,”一位家长这样说。
栏目主编 许素菲
责任编辑 刘婉鑫
摄影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