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樱花谈教育 (原创文章,欢迎个人分享转载)
为了给学生减轻学业压力,教育部正式作出了实行“双减政策”的决定。
毫无疑问,这个政策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校外培训机构,近乎在一夜之间,便从“盛夏”走到了“凛冬”。在这种背景之下,学校又重新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主战场”。
不过,即便是“主战场”,也有公立和私立之分。其二者在这场堪称惊天动地的“变革”之后,也同样迎来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双减”后,公立与私立学校再次拉大,私立学校的学生有难了
俗话常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逐利是人类的本能,教师自然也不例外。
正因为如此,社会上的大批优秀教育者才会优先选择相对收入更高、晋升速度更快的校外补习班。
可在此番教育部下发“双减”政策之后,为数众多的校外补习机构纷纷关门大吉,很多原本拥挤在校外补习机构的教师便迎来了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不想转行,又想要生存,就只能‘回流’到正规的学校”。
总的来说,“回流”有两个方向,分别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对于这部分逐利情节比较严重的老师而言,私立学校本来是比公立学校更好的选择。
只不过从前途方向考虑,即便是私立学校给的工资再高,也抵不过已经铁了心准备“扶持”公立学校的国家。
为了限制私校,国家在前一段时间正式发布了通知,规定私校不能提前招生,掐尖招生,必须和公立学校保持一致;并且还直接要求了所有公立学校的资源撤出私校。
毫无疑问,这对于私校来说打击是巨大的,没有国家政策的帮扶,甚至还遭到了打压,甚至可以直接将其定性为“夕阳产业”也不为过。
与之相对的,却是在双减政策和国家各种扶持下快速发展的公立学校,二者相较之下,对于“回流”的教师来说吸引力孰强孰弱毋庸置疑。
不难预见,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优质教师资源持续流失,加之没有新生力量补充,私立学校走“下坡路”的趋势势必将愈发明显,其与本来就占据了市场局大部分份额的公立学校相较之下,差距显然会再次拉大。
所谓“唇亡齿寒”,学校受损,学生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仅仅是优秀教师资源流逝,对于学生的影响就是“立竿见影”的,再者,学校本身的名气也会因此严重下降,进而进一步导致社会认同度降低。
这整个过程都会如同齿轮一般,紧密咬合、接连发生,对于正在私立学校读书的学生来说,不可谓不是一场飞来横祸,惨遭殃及。并且在此之后,随着时间的进一步发酵,私立学校的学生处境必定会越来越艰难。
不过,对于私立学校的打压,并不代表其会被消灭,众多家长在这一点上可以放心,由于教育资源发展上不均衡,私立学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会持续存在的。
只是其处境会愈发艰难也是注定的,后进者如果有想法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还是要仔细考虑好其中的得失。
说在最后
实际上,此番双减政策的余波虽然说对私立学校的影响很大,但整个社会如果要彻底完成转型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起码在一个学年内不会有太大改变。
作为私立学校的学生与家长倒也不必对此太过忧心,督促孩子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即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