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来临前,这名被骂上热搜的衡中学霸,到底说了啥?

2021年06月11日21:09:09 教育 1166

这届网友真是太难“伺候”了。


前几天,一名衡水中学学霸为了给同学们加油打气,做了一场激情澎湃的演讲。


不料,却被骂上了热搜。


有人单单拎出其中的一句话来说事:


“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


高考来临前,这名被骂上热搜的衡中学霸,到底说了啥? - 天天要闻


某些人怒了,说他什么仇什么怨,用得着咬牙切齿吗?


评论里,满是告诫味。


“年纪轻轻,怎么这么极端?”


“这已经很变态了,看好自己家白菜,谨防野猪。”


“什么时候录制的不打紧,问题在于这位学生所表达出的理念令人不寒而栗。”


高考来临前,这名被骂上热搜的衡中学霸,到底说了啥? - 天天要闻

高考来临前,这名被骂上热搜的衡中学霸,到底说了啥? - 天天要闻

高考来临前,这名被骂上热搜的衡中学霸,到底说了啥? - 天天要闻


我很疑惑,这些网友哪来的“正义感”?


硬生生把一位高三学子的奋斗宣言,搞成了城乡对立。


扣上“极端”、“变态”、“恶臭”的帽子。


如果张锡峰的演讲词,全是“土猪”、“白菜”,他被骂还情有可原。


但很多人都有意无意忽略了这个比喻的前提:


“我和他们开玩笑说......”


高考来临前,这名被骂上热搜的衡中学霸,到底说了啥? - 天天要闻


既然是开玩笑,比喻接地气了点不是很正常吗?


再说了,大城市里的“白菜”指的是什么,难道不是因人而异?


借用杨笠的一个梗,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


高考来临前,这名被骂上热搜的衡中学霸,到底说了啥? - 天天要闻


回到事情本身,这是一种断章取义的行文。


截断别人的原话,放大其中的矛盾,然后再群起而攻击。


看似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其实是心胸狭隘的表现。


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只说自己想理解的,其余的通通不理会。


如果看过完整视频,你会发现这只是一个“普通人”不甘平凡,绝地反击的故事。


在张锡峰的演讲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顿悟”时刻。


某一天,他正在写作业,忽然听到客厅里传来一句问话:

“你曾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他瞬间愣住了,笔掉了下来。


记忆中,他只见过照片上的中国。


他放下专业,走到客厅,被接下来看到的一幕幕震撼到了:

北中国的雪。


高考来临前,这名被骂上热搜的衡中学霸,到底说了啥? - 天天要闻


南中国的风。


高考来临前,这名被骂上热搜的衡中学霸,到底说了啥? - 天天要闻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


高考来临前,这名被骂上热搜的衡中学霸,到底说了啥? - 天天要闻


月满神州的廿四桥。


高考来临前,这名被骂上热搜的衡中学霸,到底说了啥? - 天天要闻


他手舞足蹈地说:

“一段段解说词,应着婉转的陶笛声,让我热泪盈眶。”


见过“世面”的人,对祖国山河司空见惯的人,是不可能如此激动的。


唯有第一次见的人,才会如此“失态”。


受限于环境,张锡峰曾经的教育资源不容乐观。


英文老师是语文老师“客串”而来,对英文发音只懂皮毛。


甚至,还需要向学生请教。


骂张锡峰偏执的人,陷入了另一种偏执。

他们忽视了一件事。


那些每天凌晨在操场上一边奔跑一边呼喊的人,只是“穷人家的孩子,想要成为父母的骄傲”。


张锡峰激动地解释,“他们有什么错,他们......就是你啊。”


太多人忘记了自己也曾是张锡峰。


平凡,却又不甘平庸。


于是看起来有些偏执,走路时自带火焰。


恰恰是这些看起来“令人害怕”的人,改变了自身的命运。


还记得11年前,那个高呼“多拿一分,干掉千人”的衡水中学班长吗?


从他的言论中,也可以看到“偏执”的影子。


但11年后,他褪去了青涩,渐渐变得稳重,并有了一个崭新的身份:外交官


高考来临前,这名被骂上热搜的衡中学霸,到底说了啥? - 天天要闻


履历羡煞无数人。


试问,如果他当时没有狂热般地学习,会有今天的成绩吗?


所以,当你看到那些高喊口号,挑灯夜战的学子,不要嘲笑,更不要轻视。


他们只是看到了人与人的差距,正在努力弥补。


如储殷所说:

“不要去苛求那些处于困境当中拼命向上人们的执拗、偏激,甚至是狭隘。


因为他们没有条件,没有资源去文明和优雅。”


狭隘只是一时,优雅的时刻总会到来。



2


穷苦的大山孩子,生来就面临着极为艰难的一生。


唯有少数勇者,逆天改命。


还记得刘秀祥吗?


他用十几年,历经磨砺与血泪,改变自己的命运。


从初中开始,刘秀祥就开始带着妈妈求学的艰难之路。


住过茅房、租过猪圈,四面漏风时,就用编织袋围起空洞的窗口。


高考来临前,这名被骂上热搜的衡中学霸,到底说了啥? - 天天要闻


他没有钱交学费,就疯狂地打工赚钱。


在一家水电站,他每天基本不睡觉,连续十几个小时上班,就为了凑学费。


因为太累,直接从百米高空坠落,幸好有安全措施才保住一命。


高三那年,学业最重,也最难。


下了晚自习,他就去捡废品,天微微亮才回,继续回去上课。


生活对于一个贫苦的孩子,露出最严苛的一面。


第一年高考,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加上生病,刘秀祥落榜了。


直到后来,他跪求一位校长,才重新拥有了读书的机会,才有了后来他考上大学,造福家乡的故事。


有人生来就是地狱模式。


有人说,他该感谢苦难塑造了他。


都是屁话!


他该感谢的,是从未放弃过的自己。


在过去十几年中,有任何一刻,他如果犹豫一点,退缩一点,一切都会不一样。


命运的泥沼张开巨大的口,等着丧失斗志的人沉没,只有最勇敢的人,才能爬出来。


他唯一该感谢的,是从未放弃过的自己,是即使双脚鲜血淋漓,也没有停下脚步的自己。


一个穷人的孩子想要改命,到底有多难?


看看刘秀祥他们就知道。


家庭无法成为他们坚实的后盾,甚至还会成为他们的拖累。


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要被迫着过一种极为贫苦的生活。


大多数孩子没能坚持读书,因为,在贫苦的家庭,活下去,是比学习更为紧迫的事。


只有少数坚持下来,用苦读、用比别人多百倍千倍的努力,才站上了普通孩子的起点。


张桂梅创立的华坪女高,那里的学生都是来自山区的孩子。


每天5点,张桂梅准时叫醒孩子们,那时,整座大山都还在沉睡。


每晚12点,晚自习下课,还有孩子请教老师问题。


高考来临前,这名被骂上热搜的衡中学霸,到底说了啥? - 天天要闻


就是这样的苦读,让华坪女高成为一个传奇。


多年后,那些曾经差一点辍学,被迫接受嫁人生子命运的孩子,有的进了厦大,有的考了武大


至此,命运才收起它的凶恶,向他们展开温柔的一面。


我记得林万东,2019年,他以713分考取清华大学


父亲丧失劳动能力,姐姐上大学,弟弟念高一,沉重的负担全在瘦小的妈妈身上。


高考来临前,这名被骂上热搜的衡中学霸,到底说了啥? - 天天要闻


林万东极为节俭。


舍不得在学校买饭吃,他就带着白米饭,就着咸菜解决一顿。


没有钱补习,就只有打题海战。可他连买试卷,都只能向收废品的大爷买二手的。


他度过了怎样艰苦又孤独的三年,旁人难以想象。


只是,在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到来时,他还在工地搬砖凑学费。


高考来临前,这名被骂上热搜的衡中学霸,到底说了啥? - 天天要闻


正如林万东说的:唯有自强不息,我们的未来才有无限可能。


像他们这样的贫寒的学子,还有很多。


对穷苦的孩子来说,想要改变命运,想摆脱贫困向上走,唯一能靠的,真的只有自己。


有句话说得对:路要自己一步一步走,苦要自己一口一口吃,抽筋扒皮才能脱胎换骨,除此之外没有捷径。



3


作家陈岚说:对寒门学子来说,我们必须做得更好,才能实现阶层的流动。


高考来临前,这名被骂上热搜的衡中学霸,到底说了啥? - 天天要闻



高考结束后,很多孩子的命运走向,已经清晰。


在收卷铃声响起那一刻,我祝福你们:


愿你们合上笔盖那一刻,有武士将刀收回剑鞘般的骄傲。


从此天高地阔,任君翱翔!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项目工地建设忙 - 天天要闻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项目工地建设忙

5月1日上午,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项目的建设者们正在紧张施工。河北日报记者刘 英摄进入“五一”假期,当大部分人开始享受美好假期时,固安县西北部的固安航天城内,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项目的建设者们依旧忙碌,全
翁城日记 888 - 天天要闻

翁城日记 888

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
从“黑洞”到“2+X+Y”,解密复旦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天天要闻

从“黑洞”到“2+X+Y”,解密复旦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在复旦大学《物理前沿导论》的课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绍黑洞吸积理论。这门由32位物理学科骨干教师轮流介绍各自研究方向的学科导论课程始于2024年,覆盖了物理学系所有研究领域,帮助学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概览学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
60多名学生组团退裙!涉事学校致歉 - 天天要闻

60多名学生组团退裙!涉事学校致歉

近日,一名店主称,4月底,沈阳一职业技术学校60多名学生集体网购衣服,参加完运动会后又集体以“质量问题”为名退货退款。店主表示,自己的这个服装链接被封了三个月,三个月都卖不了,损失8000元左右。店主称她在学校官网看到学生们穿着自家店铺的衣服,吊牌都没有摘,而且退回来的衣服看到上面还有草。5月3日,话题“校...
劳动者之歌|边巴卓噶:为3.6万学员托起就业创业梦 - 天天要闻

劳动者之歌|边巴卓噶:为3.6万学员托起就业创业梦

边巴卓噶在自己创办的学校前(4月23日摄)。全国劳动模范、39岁的边巴卓噶是西藏现代服务业技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创办学校那年,边巴卓噶才20岁,她希望通过技能培训,改变部分农村孩子没技术、薪酬低、走不出大山、养不起家庭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