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革命给大学生讲故事:80年党龄的他说“永远跟党走”

2021年05月10日23:41:05 教育 1047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5月10日报道:华东理工大学素有“中国化学工程师的摇篮”之美誉。1952年,华东化工学院(即华东理工大学前身)在上海成立时,丁西三同志就是建校之初的8位党委委员之一。生于1921年的丁西三今年已经100岁,而党龄也长达80年,他从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亲历和见证了华东化工学院的创建和发展。今天,这位“00后”老人向广大青年学子讲述了自己“永远跟党走”的人生经历。

百岁老革命给大学生讲故事:80年党龄的他说“永远跟党走” - 天天要闻

丁西三先生与青年学生交流

抗战救国 践行初心

丁西三的革命思想是从学堂开始的。“当时,老师在课堂上教我们一些革命歌曲,我至今仍然铭记于心。我小时候很爱读书,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很多知识。那个时候条件艰苦,放学后我就去卖煤油灯,赚钱买书学习。”丁西三回忆说。

19岁那年,丁西三开始担任村长,此后一直从事革命工作,对党的忠诚与热爱也是在革命工作中培养起来的。1941年,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943年春天,丁西三进入抗日部队,主要是发动群众抗战打游击,开展地雷战、“麻雀战”。

百岁老革命给大学生讲故事:80年党龄的他说“永远跟党走” - 天天要闻

丁西三获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那时就知道抗战,我父亲不让我走,我还是说,不行,现在不抗战不行。”他回忆说,“有一次战斗,敌人离我们十多里路,我们每天四五点钟吃完晚饭集中出发,一宿走四五十里路,走到宿营地,战士累得一倒下就睡着了。第二天,敌人的部队两三个钟点就赶上来了……我这个人很幸运,才能存活下来。”

尽管时时冒着生命的危险,但丁西三不仅自己一直战斗在抗日第一线,还动员妹妹、弟弟一同参加革命工作,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

百岁老革命给大学生讲故事:80年党龄的他说“永远跟党走” - 天天要闻

丁西三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

结缘华化 干事创业

解放上海后,华东局抽调了200多个县团级干部,到当时位于上海宝山路上的暨南大学第二院学习政策,其中就包括丁西三。这也为他后来进入教育领域打下了基础。

1952年,华东化工学院成立,丁西三全程参与了建校过程。“那个时候,学校师生很少,院校管理的经验几乎一片空白。但是,我们始终坚守‘党对学校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基本方针。”

说到学校第一任校长张江树,丁西三说:“他对业务非常认真,对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很多心血。他非常重视老教授、老教师,同时也注意对新教师的培养。他尊重党,尊重每一位党员同志。”

百岁老革命给大学生讲故事:80年党龄的他说“永远跟党走” - 天天要闻

西南分院建设时期丁西三等参加建校劳动

为了落实党委对高校的领导,当时的学校采取了如下办法:一是抓政治学习,组织教职工开展政治学习活动;二是抓思想改造;三是重视党员的培养。当时,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联系非常密切,重视与教授、教师们交朋友,并且关心解决群众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那时候,学校还建立了马列主义教研室。作为教研室的建设者,丁西三自觉承担起授课的任务。白天工作繁忙,他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备课,通宵是常有的事情。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他还到中国人民大学进修学习,成为哲学系的学生。“我做学生的愿望非常强烈,因为我觉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没有教育知识,没有哲学基础,是无法做好工作的。”

奋战黄坡岭 建设西南分院

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为贯彻国家战略决策,作为教育部重点高校的华东化工学院内迁部分专业,选址四川自贡,创建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

在国家的号召和组织的安排下,丁西三参与了西南分院的建设,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和物资调配工作。他天天乘公交车往返于粮食局等地方机构,尽自己所能,为工程建设人员提供后勤保障和物资支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当时为了节约建设房屋的经费,我们主动要求和群众住在一起,两家人住一间房。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我觉得乐趣也有很多。那个时候,同志间不分你我,相处非常融洽。”丁西三回忆说。

百岁老革命给大学生讲故事:80年党龄的他说“永远跟党走” - 天天要闻

西南分院建设时期丁西三与学生在一起

在西南分院建设时期,参与建设工作的所有干部、教职工,付出的不仅是辛勤与汗水、智慧与才华,更是满腔的热情和无悔的年华。大家克服各种困难,远离家乡,与当地人民一道,默默无闻地奋战在黄坡岭,为祖国的国防建设、教育事业洒热血、作奉献。在那里,学校招收和培训了2千余名学生。这些学生多来自云贵川地区,他们学习劲头很强,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全国各地,为国家的化学化工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数十年过去,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已发展成为拥有3万多人的四川轻化工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在建设西南分院过程中铸就的“勤奋求实、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黄坡岭精神,现已成为华东理工大学和四川轻化工大学根脉相连、共展宏图的力量和源泉。

与党同呼吸 永远跟党走

回望与学校共成长的路,丁西三深感:“要紧跟党,紧跟党的政策路线,要注意发展、创新,没有发展创新不行。”“要大胆地闯,没有闯劲不行,所以在干事业方面要敢闯。”

百岁老革命给大学生讲故事:80年党龄的他说“永远跟党走” - 天天要闻

丁西三在百岁生日时挥毫书写“永远跟党走”

如今已百岁高龄的丁西三仍然心系教育、心系党。不久前,在面对前去看望他的华理学子时,他还深情寄语:“希望年轻人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好。”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