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大叔去年生日收获了一个27寸4k的显示器(优派的vx2780-4k-HD3),近一年一直作为我的笔记本的外接显示器使用。有一说一,显示器本身还是不错的,分辨率为3840×2160(4K)、10bit,拥有116%sRGB广色域、178°广视角,响应时间4ms,三面微边框,支持旋转升降,DC滤蓝光不闪屏,观感还是不错的,既不会觉得色彩特别艳丽,也不会觉得很寡淡,色温稍稍偏暖,日常看电影观感还是不错的。
优派的vx2780-4k-HD3
那我为什么出了它呢?
主要原因有二:
1. win10对4k的优化适配确实是不太好。4k分辨率下,字体太小了,开了缩放,能解决部分软件的字体显示问题,但是有些软件界面的字体还是很小,60cm宽的桌子,都有种看瞎眼的感觉。心累ing。。。
2. 大叔偶尔会和老男孩基友们,开个黑,撸2把,玩一玩游戏,4k分辨率下玩游戏,对笔记本本身的散热和功耗都是不小负荷,每次玩着玩着,感觉笔记本就原地起飞了,那感觉非一般的酸爽。
So,在六月某一个烈日烤糊大地的日子里,我就出掉了陪伴了我人生中第一台4k显示器。
出掉之后,对着我那笔记本泛白的TN屏,还是感觉忍不了,遂开始了我的显示器选购之路。
中年人买东西的流程,首先,明确自己的需求,然后,明确自己的预算,最后,下单!!!
需求:
大小:27寸这个尺寸用的感觉还是挺合适的,所以还是决定选27寸的
分辨率:不要4k,27寸的1080p又怕显示效果不够细腻,决定选分辨率2k
刷新率:之前一直用的都是60hz的显示器,这一次想试一试高刷显示器
预算:
有娃之后,购买电子产品的预算,嗯。。。有家有口的兄弟们应该都懂得。。。预算比较抠搜,初步预算的组成为:卖掉vx2780的费用 + 几百元(浮动),整体不超过2000元。要是看到某款产品力特别强,偷偷超一点,问题也不太大~哈哈
接下来就选显示器了
某条,某乎,某吧,小破站,度娘,某宝,某东扫荡走起来。
经过了半个月各大网站看评测看销量,了解到这个价位,高刷显示器的参数大家都差不多,2k的分辨率,155hz-170hz的刷新率,8抖10bit的色彩或者原生8bit的色彩,130%左右的sRGB,95% DCI-P3或者98% DCI-P3,1ms的灰阶响应时间(GTG)或者1ms的动态画面响应时间(MPRT)。
大家参数都差不多,是不是哪个便宜买便宜的就可以了?!
通过我半个月的研究,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是显示器面板的区别,参数虽然大同小异,但这个价位的显示器面板还是很丰富的,友达的2.B、6.6、8.2,群创的k7e和k7B,LG的一二代anoips屏。
不同厂家的不同型号的面板特性也有差别。下面每家我选取几款产品,简单聊聊我这段时间所了解到的差异。
友达的面板我通过微星家的电竞系列显示器来给大家讲讲区别,选取的几款分别是pag272QR、pag272QR2、mag274QF-QD,对应分别使用了友达家的2.b、6.6和最新的8.2面板。看他们官网自己的介绍,出了色域的覆盖有差别,再就是mag274QF-QD多了2个usb接口,好像区别不大?但是272QR和274QF-QD某宝商的差价达到了600以上。
所以区别在哪呢?
采用2.b的pag272QR亮度是这三款里最高的,有hdr400的认证,色域覆盖在130%sRGB,但是这款的响应时间是动态响应时间(MPRT)1ms,对应的GTG时间大概是4ms,而其他两款都是灰阶响应时间(GTG)1ms,所以,他的实际灰阶响应时间是三款里面最慢的,
但是它的亮度是这三款里面最高的。
pag272QR
而6.6相比2.b最大的提升应该就算灰阶响应时间的提升,灰阶响应时间提升到GTG1ms。
pag272QR2
那接下来, 再说说采用8.2面板的mag274QF-QD,147%sRGB的色域覆盖,看网上各个评测的使用,都有提到一个点,响应速度很快,拖影问题控制的挺好,但是色彩过饱和比较严重。
mag274QF-QD
k7B和k7E的变化就比较直观了,主要看了华硕和AOC两个品牌的产品(包括AOC Q27g2s、AOC Q27g2s/d、华硕VG27aq、VG27aql1a),区别主要体现2个地方:
(1)K7B的色域覆盖更高,可以达到131%sRGB和98% DCI-P3,K7E的的色域覆盖差一些,是126%sRGB和95% DCI-P3
(2)K7E的面板响应时间提升到了GTG1ms。
AOC Q27g2s和g2s/d对比
华硕VG27AQ、VG27AQ1A和VG27AQL1A对比
两代nanoips面板的区别主要在亮度和对比度。在网上冲浪的这半个月,我了解到初代nano ips的特点是色域特别高,面板通透性强因而观感极好,而且响应速度很快(这里主要看了飞利浦家的和LG家的)。缺点是对比度只有800上下,亮度也只有350nit。二代nano ips主要加强了亮度和对比度。满血版的二代nanoips屏幕,都能达到400尼特的亮度,都是满血DP1.4,可以全开2K 165-180hz 10bit (选定的目标机型有飞利浦的275m1rz pro、戴尔的s2721dgf和AOC AG273QXP/D),但是看了这半个月下来发现还有好多不上满血版的,有阉割亮度的,有阉割接口的。。。。
275m1rz pro
S2721DGF
AOC AG273QXP/D
了解一轮面板差异,五花八门的,那对于我自己这个消费者来说,这些参数和面板的差异对我使用上的感知有什么差异呢?
没错,我又开始了第二步的了解,参数对感官的影响。
首先是色深
什么是色深呢?
色深(Color Depth)亦可称为色位深度,是用 bit 数来表示数码影像色彩数目的单位。bit 是计算机计算的二进制单位(或位),即计算机中可以处理的最基本数据或讯息。
这个价位区间段,基本都是8抖10bit或者原生8bit,这一块大家都差不多,10bit的色彩过度看起来更自然平滑,但是8bit的还是差了许多的,我给大家找了网上常见的2张图对比看一下!
左边10bit,右边8bit(图片来自网络)
接下里是色域
什么是色域呢?
显示器的色域通常指的就算显示的色彩范围,在某个色彩空间中所占的百分比。
什么是sRGB呢?
百度百科的定义是这样:
sRGB(standard Red Green Blue)是由Microsoft影像巨擘共同开发的一种彩色语言协议,微软联合爱普生、HP惠普等提供一种标准方法来定义色彩,让显示、打印和扫描等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与应用软件对于色彩有一个共通的语言。
看完了知道,这是一种色彩协议,还是不太具体,所以,他到底指什么呢?
sRGB是目前互联网最广泛的色域应用标准,大部分软件、网页、浏览器、投影、显示屏等的默认配置都是sRGB。翻译一下就是,我们现在在互联网上看到的色彩标准都是基于sRGB协议的。
个人理解是这样的
我们日常使用能在互联网看到的色彩,都是基于sRGB标准的,100%sRGB色域覆盖意味着我们的能看到资源本身的想表达的色彩,如果覆盖不够,那么看到的色彩会有部分缺失,如果色域超过100%sRGB,但所在平台又没有很好的色彩管理机制,那么我们看互联网上图片和视频还是网页页面色彩,就会出现色彩过饱和,超过的越多,过饱和越严重,看起来就会比较难受。
那么DCI-P3呢?
通过我了解到资料,DCI-P3是美国电影行业推出的一种广色域标,主要是电影的色彩标准,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色彩标准也应用于游戏行业。我们如果在这种色彩模式下看电影,就能看到和sRGB模式下不一样的感觉。如果用这种色彩模式看其他互联网资源,而使用平台又没有经过特殊的色彩调整,那么观感就不会太好。因为我们前面也说了,所有的互联网资源基本都是sRGB标准的,不同的色彩标准覆盖的色彩范围也是有差别的。下图黄线覆盖的范围是sRGB的色域范围,黑线是DCI-P3的色域覆盖范围,DCI-P3协议比sRGB有更广的色域!
DCI-P3和sRGB色域覆盖范围(图片示意来自网络)
第三点就是响应时间
网上看了很多评测,大部分评测都是说更快的响应时间,画面会更顺滑,拖影情况会更好,由于资源有限,我没有能找到实体机器感知对比,但就网上看他人放的视频对比来说,除非开测试软件慢放,否则日常使用,对我这种老年人来说感知是真的不强。。。。
总结一下
友达2.b和群创k7b的面板,响应时间较慢,色彩较为均衡,k7e的面板在k7b的基础上提高了响应时间,降低了些许的色域覆盖,友达8.2的面板,响应时间快,色域广,但色彩过饱和较严重,nanoips的面板,响应时间快,色域广色彩好,有过饱和情况但不如友达8.2严重,但是对比度低,画面容易偏红。
我自己虽然想体验高刷新率,但是显示器观感舒适还是第一选择,所以我首先就排除了友达8.2面板的显示器。
nanoips我们先放一边,后面再说我的纠结。。。好,那么剩下的就是友达的2.b和群创的k7b还有k7e了。k7e目前的选择太少了,大厂里我了解到好像只有冠捷家的Q27g2s/d,没得选呀,而且新上没多久,感觉价格还有很大的空间,所以,就只剩2个面板了——2.b和k7b。
然后就开始进一步了解这2个面板的显示器。首先,2.b和k7b出场很多都不带原厂背光,所以背光模组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显示器的漏光情况和亮度均匀程度。。。。ips漏光是通病,这个一般的朋友的都有了解,但是背光模组下功夫的厂家,漏光的控制可以做的不错,特别大厂的一些设计用的显示器,漏光控制和背光均匀程度都是做的不错的。像我自己现在台式机配的明基和刚出掉的优派,漏光的都控制的很不错。所以,看的一些型号基本都是大厂或者网上风评做工很好的产品。
前两年入过一款宏基的电竞小金刚,那漏光就不能看,开机画面可以漏成大裤衩。。。。难以直视。。。。当时想着忍忍体验一下高刷新率带来游戏的爽快感,还没有用2天。。。显示器画面突然色彩就整体变得很灰,返厂之后厂家告诉我是正常!!!也是给我惊呆了,幸亏是某东买的,有售后,直接就给退了。。。不堪回首的往事~~~[捂脸]
扯远了。。。经过一番挑挑选选,初步选定2.b面板的代表产品——小米的27英寸电竞显示器,k7b产品同价位代表产品——华硕的VG27aq,这两个看参数上,真是不分上下的。两相比较,我内心还是比较倾向于小米的这款,原因有三:
1.全网都在吹小米显示器的做工,2000以下,无出其右
2.小米这款更便宜
3.小米有个100%sRGB的模式,过饱和的情况会比另一款更好一些。
小米显示器 27英寸 165Hz版
看到这里是不是以为基本就见分晓了?要选小米的27英寸电竞显示器了?
并不是喂。还记得我们前面先放一边的nano ips面板的显示器吗?nano ips面板的优势是响应时间快,色彩艳丽,缺点是对比度低和画面偏红,对于我这种喜欢没那么浓郁画面,对响应时间差那么几ms感知不明显的大叔来说,不是应该果断放弃他吗?
然而这是个颜值即正义的年代,还记得我前面提到的戴尔s2721dgf吗?颜值满分,做工精致,观感良好!!!特别是,看了一些评测和画面对比视频,画面虽然有一些偏红,但整体过饱和不严重,观感也不错,虽然有黑屏的问题,但是小破站有up主做了实验分析,黑屏问题可解决。
大叔实在是太吃戴尔这一款的颜了。。。。小米的电竞显示器就像工业性冷淡风格的西装,戴尔的s2721dgf就像阳光帅气的潮牌风范,很难抉择。
本着钱要花在刀刃上,每一分都要花得值得得想法,本来都准备定小米27寸的显示器了,奈何,跑了本地几家大的小米之家,都没有摸到实机,正好又看到小破站上有人发了小米显示器27寸显示器 165hz版本的1年使用体验,指出色彩偏红;贴吧上有人长时间使用之后显示器背部的磁吸盖板,吸力变肉,盖不住了。。。(这真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
没错,大叔最后加预算投向了戴尔的怀抱!!!
其实也是综合考虑之后的结果吧,做工二者都属于同价位内的顶级水准,各有各的缺点,考虑到戴尔的售后,三年的只换不修,更有保障一些,等到货之后,我给大家再出一个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