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5系列的发布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一些用户认为,这一系列手机在创新方面表现不佳,难以令人信服,不值得购买。相反,他们认为华为Mate 60 Pro更具吸引力,无需花费高达6000至7000元支持苹果。甚至有人戏称iPhone 15系列为“智商鉴定机”。
然而,与网友们的抵制声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大购物平台对iPhone 15系列的到来充满了热情,积极地进行宣传和推广。京东高调宣布全网同步首发,承诺最快1小时送达。天猫也以“多、快、好、省”的优势,领先其他平台7天发售iPhone 15系列。甚至美团也加入了预售的阵营,引人猜测是否会开始送手机外卖。盒马则表示将同步开售,仅需18分钟即可送上手机。各大购物平台竭尽全力地宣传和促销,使iPhone 15系列在争议的声音中迎来了正式的发布和预售。
以某一购物平台为例,iPhone 15系列的整体预售量已突破了300万人次。其中,iPhone 15的预约数量达到了54万人次,iPhone 15 Plus有23万人次,iPhone 15 Pro有113万人次,而iPhone 15 Pro Max则高达149万人次。这一超过预期的预约量背后,存在着哪些原因呢?
首先,新iPhone发布后一直伴随着一种难以打破的“魔咒”。这个“魔咒”使得每一代新iPhone在网络上口碑不断发酵,尽管争议声不绝于耳,但实际销量却一直表现出色。似乎有一部分消费者对新iPhone情有独钟,且并不受外界争议的影响。这一现象显然是一种社会心理的体现,也成为了市场的一种稳定因素。只要这个“魔咒”依然存在,未来iPhone 16系列发布后,仍然可能维持着超出预期的预约量。
综合考虑,iPhone 15系列的强大性能、出色的操作系统以及卓越的质量,使其成为智能手机的典范,这也是预约量超出预期的原因之一。最终,iPhone 15系列的巨大预约量在某一平台突破了300万人次,全平台更是达到了500万人次,这一数字无疑显示了其市场受欢迎的程度。这也表明,好的产品永远不会缺乏市场。我们应该以学习的态度来看待iPhone 15系列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这也是国产手机前进的道路,就像华为打造麒麟芯片和鸿蒙系统一样。
与此同时,对于竞争对手来说,iPhone 15系列的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