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11.11 电商大促已经开启了,身边越来越多朋友问果子应该买哪款笔记本合适,而果子这种老好人性格也是不会拒绝,当然要给点建议。
其实现在购买笔记本之前,大家可能要知道的是,明年第一季度就会有新一代配置的笔记本更新,届时会有 13 代酷睿+40 系显卡的产品上市。
只是在这个矿潮影响还未褪去的年代,新出的显卡基本都会比老卡同定位的产品更贵,比如桌面端 4080 首发价 9499 元,相比 3080 的首发价 5499 元直接贵了 4000 元。
可以预见前期的 13 代酷睿+RTX4060 游戏本售价可能会在 9000 元起跳,跟 30 系错位竞争,跟苹果的处理器一样多个世代同时销售。
而 30 系用的是三星 8nm 工艺,40 系用的台积电 5nm 工艺,性能和成本差距都相当大,产线也不冲突,这样做的合理性很高,可能老黄选台积电 5nm 为的就是这一步。
因此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的预算接近或超过 5 位数,等一等明年的新品总还是没错的,但如果预算在九千以内,那么 11.11 就可以考虑下手了,早买早享受。
而对于有购机需求的小伙伴,我这边最为推荐的是 OMEN 暗影精灵 8 Pro,这是一台主流级别的游戏本。
暗影精灵 8 Pro在升级了满血显卡后,可以说是迎来了完全体,已经没有明显短板,而且在一线厂商的主流游戏本中价格适中,配置上灵活性极大,CPU 从 R7、i5 到 i9,显卡从 RTX3050-RTX3070ti,价位覆盖 6000-12000 元。加上售后优秀,小白和电脑高手都很合适。
我手上这台的配置如下:
CPU:i7 12700H 14核心20线程
显卡:RTX3060(140W 独显直连)
屏幕:16.1英寸、1920*1080P分辨率、144Hz高刷新率、100%sRGB色域
内存:16GB DDR5 4800MHz
硬盘:512GB PCIe4.0
厚度:23mm
重量:2.4kg
那么接下来就跟我一起看看这款“高性能学习本”的具体表现如何吧
1、外观
其实在首发时我就上手了这台机器,暗影精灵 8 Pro 不管在质感还是做工都让我相当满意。
A面采用了磨砂处理,虽然不是金属,但做出了些许金属的质感,logo 则做了镜面处理,精致感十足。
而暗影精灵 8 Pro 作为性能释放第一梯队的主流游戏本,扎实的内部用料是立身之本,因此在绝对厚度和重量上暗影精灵 8 Pro 与其他主流游戏本相差不大。(最厚处:23mm,重量:2.4kg)
但暗影精灵 8 Pro 在侧翼取巧的做了收边处理,从视觉上相当轻薄,颇有一种全能本的感觉,“8 爷”虽然长得黑,但跟“傻大粗”可全无瓜葛呀。
在保持优秀散热和丰富接口的情况下,这需要对模具有很强的设计功底和技术力支撑,暗影精灵作为游戏本顶流,技术实力确实不容小觑。
而在此基础上,暗影精灵 8 Pro 提供了多达 10 个接口,分别如下。
背面:2 个雷电 4、1 个 HDMI2.1、1 个电源接口
左侧:1 个 USB3.0、1 个 RJ45 网口、1 个耳麦接口、1 个 SD 卡槽
右侧:2 个 USB3.0
总体接口规格很高,3 个 USB-A 接口均为传输速率较高的 USB3.0 协议,没有滥竽充数的情况。
2 个雷电 4 接口配合扩展坞几乎可以满足 99% 的使用需求,最高支持100W的 PD 充电可以让外出携带时与手机共用充电器,达到便携减负的目的。
接着是 B 面,这块屏幕最高可选 2.5K、165Hz 的高配版本,有更好的体验。
但如果你预算有限,则比较推荐 1080P、144Hz 的版本,说句可能政治不正确的话,笔记本的 1080P 屏幕就已经足够清晰了,玩游戏的时候使用 1080P 帧数还能更高,也不存在 2.5K 屏幕开 1080P 分辨率非点对点渲染画质下降的问题。
在 C 面,暗影精灵 8 Pro 搭载的键盘和触控板手感都不错,触控板面积也很大,没有鼠标应急时也有不错的体验。
但如果你比较在意键盘布局,那么这就是暗影精灵 8 Pro 为数不多的缺点了,方向键采用半高设计,还有惠普祖传的F键区电源键,虽然可以靠外接键盘解决,但每次看到这个设计总让我眼前一黑。
机身D面设置了大面积的进风口,并有细腻的防尘网覆盖,在保证进风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了灰尘进入散热模组。
2、性能测试
说完外观,再来聊聊这台暗影精灵 8Pro的性能表现。
CPU-Z
我手上这台搭载的CPU是第12代英特尔® 酷睿™i7 12700H,6大核8小核异构设计,一共20线程,拥有强大的单核和多核性能,一战封神。
在 CPU-Z 中的跑分测试中,获得了单核 707.8 分,多核 7875.2 分的成绩。
对比第 11 代桌面端旗舰 i9 11900K 单核性能提升 2%,多核性能提升 20%,瞬间噶了11代用户的腰子。
CineBenchR23
而在 CineBench R23 的渲染测试中,这颗 i7 获得了 R23 单核 1788 分,多核 18235 分的成绩。
作为对比,这是一张我身边另一台游戏本的 CineBench R23 跑分,处理器为 i9 12900H,获得单核 1937 分,多核 18122 分的成绩。
可以发现 i9 的单核性能对比 i7 提升了 8% 的性能,但多核却反而少了 113 分。
这是由于 12900H 的性能核心睿频从 12700H 的 4.7GHz 提升到了5.0GHz,让单核性能有着不错的提升。
但在多核方面,大小核的异构设计不光为12代酷睿带来更高的能耗比,剧增的核心数量也意味着需要更高的功耗支撑才能完整发挥性能。
3D Mark
接着来看显卡测试,这颗显卡为 RTX3060,140W 满功耗版本,支持独显直连。
在 3D Mark 的 Time Spy 测试中这张 RTX3060 获得了 9188 分的显卡得分,说实话这个还是比较惊喜的,一般发挥较好的 RTX3060 显卡分都在 8800 多分,可以说暗影精灵8 Pro确实对得起“Pro”的称号。
而且在 Time Spy 压力测试中,也获得 98.4% 的稳定度,表现优秀,即便长时间运行也有很好的性能表现。
除了这些极限性能测试,我们也跑了反应日常使用的 PCMark 10 基准测试,综合得分 5477 分,这种高性能游戏本面对日常上网、视频会议等功能肯定是不用担心的。
3、游戏测试
分跑完了,是时候进行最重要的游戏环节了,毕竟跑分再高,游戏帧数上不去也是白搭。
以画质闻名的 3A 竞速游戏《极限竞速:地平线 5》,在 1080P 分辨率、极端画质下获得了 61 帧的平均帧,畅玩绰绰有余。
而硬件杀手《赛博朋克 2077》通过游戏自带的 BenchMark 测试,在 1080P 分辨率、无光追最高画质预设、关闭 DLSS 的条件下也获得了平均52帧的成绩,这个帧数和画质可以说是完全足够了。
如果你想跑到 60 帧以上只需要开启一个质量档 DLSS,或者降低一些对画面影响不大的设置即可。
《赛博朋克2077》都能驾驭,其他游戏一般都是能畅玩的,RTX3060对于游戏党确实足够了。
4、总结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这台暗影精灵8Pro。
在配置上,搭载i712700H+RTX3060的组合,DDR5内存和PCIe4.0固态也丝毫没有缩水,并且性能释放优秀,生产力和游戏场景都能够胜任,战个四五年不是问题。
屏幕则搭载了100%sRGB的1080P、144Hz全能屏,除了游戏和办公,以学习为目的的设计类需求也是绰绰有余的。
而外观设计也有一定的高级感,四周的收边设计个人很是喜欢,视觉上较为轻薄。
可以说从性能、屏幕、外观上都让我很满意。
在价格方面最近也会有不小的优惠力度,现在京东11.11预售也已经开启,好价上车时不我待,有购机需求的朋友可以重点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