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相识人是老辈人的一种经验之谈,相由心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认为,这里所说的相貌并非仅是指人的五官外在特征,而是由里及外散发出来的精气神。
历史上被誉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首的曾国藩,就特别善于观察人,而且给予的判断还非常准确。
他的朋友江中源为人忠义,性格耿介,曾国藩便断定其将来必定有所作为,而且还是节烈而死。
后来果不其然,江中源在与太平天国的作战中勇猛异常,曾在蓑衣渡一战中重创太平军,并且击毙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
后来驻守庐州时被太平军攻破,不堪被俘,竟然投水而死。
不仅如此,曾国藩还将自己观人识人之术进行了归纳总结,写了一本为后人广为推崇的相人著作,即《冰鉴》一书。
其中有四十字的观人箴言,高度概括了他判断人才的心得体会。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正是凭着这种独具慧眼的相人之术,曾国藩发现和起用了大量人才。
比如湘军第一猛将鲍超,水军统领彭玉麟、杨载福都是布衣出身,后来全部成为了咤叱风云的封疆大吏。
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会发现,用人单位在岗位招聘上,除了对求职者的专业素养必要考核外,面试环节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
若是在专业技能不分伯仲的情况下,一个人仪表端庄,一个人相貌猥琐,用人单位当然会毫不犹豫录取前者的。
由此可见,看相识人并非纯粹是唯心论的迷信之说,而是建立在对各色人等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得到的有针对性的结论。
那么,“麻面青须不可交,两腮无肉大弯腰”这句俗语是啥意思呢?有没有道理呢?
从字面上理解很简单,这里的麻面青须应该指的是面目凶恶之人;而两腮无肉大弯腰应该是指内心阴险毒辣之辈。
我认为这种观点绝不是想当然的“脸谱化”,而是一针见血,切中要害。麻面青须之人,大都生的满脸横肉,虎背熊腰,举止粗鲁野蛮,不识礼数,不计后果,有严重的暴力倾向。
想当年,上海滩大名鼎鼎的流氓大享张啸林,与黄金荣、杜月笙齐名,以善打闻名旧上海。当日寇占领上海后,黄金荣、杜月苼不忘民族大义,无论如何不肯出任伪职。
而张啸林则不同了,以为自己飞黄腾达的时候到了,甘心情愿充当汉奸,为日寇鞍前马后卖命,沦为了不可饶恕民族罪人,最后被爱国义士林怀部愤然除之。
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浑身充满戾气的“麻面青须”之徒,欺凌良善,横行霸道,迟早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被世人所唾弃和鄙视。
比如,前几年昆山反杀案中的“龙哥”,堪称典型的“麻面青须”之徒。这位脸露凶相,身上还纹着龙虎之类的图案唬人,与香港的那些古惑仔能够一较高下。
也许是横行惯了,动不动就把怒气撒在别人身上,尤其是斯负老实人,更是随心所欲,一味的逞强斗狠,却不知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的诫言。
一般来说,正常人是不愿意与他们有所交集的。这种人是烂命一条,破罐子破摔哪黑哪住的主。可我们有家有业的,遇事难免会瞻前顾后,谁愿意穿新鞋踩狗屎呢?
所以,面对那些面目不善的人,最好还是不要有任何往来,道不同不相为谋,免得交友不慎,惹来无妄的祸端。
而“两腮无肉大弯腰”与“麻面青须”则有所不同,这种人表面上一团和气,然而却是暗地里使绊子,设圈套,稍不留神就会被他算计。
历史上有个成语典故叫《口蜜腹剑》,说的是唐玄宗时的宰相李林甫的故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道:
“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李林甫极善伪装自己,总是以谦恭的姿态示人,当面待人诚恳有加,转过身来便是另副面孔,角色转换之快让人防不胜防,朝野上下唯恐避之不及。
综上所述,我以为“麻面青须不可交,两腮无肉大弯腰”这句俗语,还是很有道理的,其中不乏老辈人观相识人的智慧,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的。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