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女生跳河自尽,班主任成背后推手,校园精神暴力何时停止?

近日,“新川中学1107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名高三女生因不堪忍受班主任的语言暴力,选择了跳河自尽结束年轻的生命。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大家对校园暴力的热切关注,相比大家广为熟知的校园暴力事件,这起事件中的暴力更多的是来自于精神上,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软暴力。

高三女生跳河自尽,班主任成背后推手

“最美好的东西难道不是死亡吗”

很难想象这是一位 年仅17岁花季少女,在人生最美丽的年华发出的无声叹息。

根据了解,这位女高中生在同学口中一位温柔腼腆的女孩儿,在初中老师眼里,更是一名认真努力的优秀学生。升入高中以后,成绩起伏本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但按高 中班主任的话来说,她“成绩进步就是在作弊,考的不好就是因为早恋”。

压垮这名女高中生的最后一根稻草,正是源于她的高中班主任。据悉,班主任曾当着全班同学面给女生家长打电话,在那之后班里到处流传着关于她的流言。这位年仅十几岁而且柔弱内向的女生,最终承受不起这些负面能量,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

一谈到校园精神暴力的话题,绝大多数人都会建议遇到这种情况,不要隐忍,要主动找班主任吐露心声!但当这种精神暴力来源于班主任时,来源于学生本可以依靠的这个身份时,作为学生又该何去何从呢?

这一事件一经流出就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不少曾就读于新川中学或对该中学有所了解的网友们都表示:“新川中学教学设备挺好,但教学理念确实该改改了!”

其实来自教师的语言暴力,新川中学事件并不是个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嘲笑、歧视、谩骂、差别对待等行为,都属于教师语言暴力的一种。教师在学生面前具有一定的引导性,教师如果都不能正确平等地对待学生,那何求其他同学,正确地对待别人呢?

校园精神暴力何时停止?

一般来说,教师频繁的语言暴力,一般都来源于教师落后的教育观念或教师本身存在的一些素质问题。语言暴力本身就破坏了教育的本质,不是知识教的好,就算好老师。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也必不可少!校园语言暴力的减少,不单单要从教师方面入手,教师的自我反省、教育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及学生家长相关意识的提高都必不可少!

01教师自身心态必须调整

教师要教书育人,首先自己要先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不能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或说出一些过激的话!既然是教师,就应该做好教师这个身份应该做的事,所谓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在个人生活中的情绪不应该带到工作层面上来。为了调整教师的心态,教师之间可以定期举行活动,帮助教师放松身心,加强交流,调整心态。

02教师语言行为应加入考核评定

一位真正的好老师,不应该只考察他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其本身的道德素质和行为是否与教师这个身份相匹配,其本身的性格是否适合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教师对一些突发事件有没有良好的心态去镇定应对,这些都应该列入教师考核的范围。

教书育人并不只是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要育人,如果教师本身都没办法做一名让人敬佩的人,那带给学生的错误示范和不良好的行为语言,会对学生的未来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

03学生家长都要学会主动维权

在大部分家长眼中,老师说的话永远都是对的。对于老师可以说百分之一百尊重和信任,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心理,大多数家长都会尽可能满足老师的要求。但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读书,除了希望孩子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以外,也=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一名品行端正让人敬佩的好人!

所以家长也不能只关注孩子的成绩,不能一味盲目地听从老师的话,要认真探究原因,了解真相!当发现事情偏离正确轨道时,应该大胆站出来为孩子发声!

在绝大多数人眼中,只有学生肉体上遭到伤害才属于校园暴力的范畴,但其实精神暴力远比肉体上的伤害更为严重。精神暴力可以摧毁孩子的自尊心,甚至摧毁他对生活的希望。所以家长和学生都应正确看待精神暴力,它也是一种不可容忍的校园暴力行为。当有任何类似精神暴力苗头出现时,要及时站出来大声维权,保护自己的权益,让如花一般的年华,变得真正阳光绚烂!

总之,校园的暴力无论是来源于肉体还是精神,无论是来自于同学还是老师,有暴力存在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阴影,在这片阴影之下的花朵,无法沐浴到温暖的阳光,无法积极向上地生长,无法感受现实世界的美好,才会有了那一句“最美好的东西,不是死亡吗”的振聋发聩。希望所有人都重视起来,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