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各地市GDP排名:济南不敌青岛,东营人均最高

  山东省下辖16个地级市,总面积为15.7万平方公里,排名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第19位;2023年末常住人口数量为10123万,排名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第2位,文中各地市人口采用2023年末数据。2024年,山东省gdp为98566亿元,排名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第3位;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速为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经济密度指单位面积土地上经济效益的水平,定义为gdp与面积之比,即地均gdp。
  (1)青岛gdp突破1.6万亿元大关,蝉联山东各地市第一、居全国建制市第13位。海尔、海信、青岛啤酒、双星轮胎等青岛知名企业推动制造业稳步发展。青岛港稳居全球前十大港口,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山东领先,外向型经济优势明显。海洋渔业、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快速发展。
  (2)济南gdp超过1.3万亿大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济南是少数几个经济不如省内地级市的省会城市,总量排名山东各地市第二、全国建制市第18位,不过距离第一的青岛还有3000多亿元的差距。济南虽是省会,但对外贸易总额远低于青岛,缺少世界级港口带来的外贸红利,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山东省的“千年老二”。
  (3)烟台是山东省第三座万亿gdp城市。传统产业如黄金、葡萄酒、造船、机械制造持续发力,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海洋经济、高端装备迅猛发展。烟台是全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城市之一,外贸基础雄厚,进出口总额稳居山东前列。海洋经济蓬勃发展,海洋牧场、深海养殖、海工装备产业链完备。
  (4)潍坊gdp总量介于7000亿元至9000亿元之间,处于山东各地市第二梯队,距离烟台还有不小的差距,但超过第五位的临沂1600多亿元,山东第四的地位很稳固。临沂、济宁的gdp总量介于5000亿元至7000亿元之间,处于山东各地市第三梯队。淄博、菏泽、东营、德州等4市gdp总量介于4000亿元至5000亿元之间,处于山东各地市第四梯队。威海、泰安、滨州、聊城等4市gdp总量介于3000亿元至4000亿元之间,处于山东各地市第五梯队。日照、枣庄的gdp总量介于2000亿元至3000亿元之间,处于山东各地市第六梯队。
  (5)山东各地市gdp名义增速差异明显,介于4.0%至10.6%之间,平均值5.2%。最高的枣庄为10.6%,最低的济宁为4.0%。枣庄近年来大力发展锂电池、新能源材料产业,逐步打造完整的锂电产业链。龙头企业加速布局,吸引了一批上下游企业落地,推动工业产值大幅增长。枣庄原本以煤炭、建材为主的产业结构正在调整,引入更多环保和高附加值的技术,推动传统工业焕发新生。
  (6)山东各地市gdp实际增速较均衡,介于5.4%至6.5%之间,平均值5.4%。最高的东营为6.5%,最低的日照为5.4%。东营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依托胜利油田,近年来持续推进高端石化、精细化工发展,使得石化产业链进一步升级。国际油价回暖,带动石油及相关产业增长。
  (7)在山东各地市人均gdp排名中,东营排名首位,比第二名青岛高出30000多元,聊城排名末位,仅为东营的28%。东营人均gdp近年排名均居全国前列,甚至超过广州、杭州等一线城市,这是因为东营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较少的人口数量。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贡献巨大经济总量。东营常住人口221万,是山东省人口最少的地级市。
  (8)在山东各地市经济密度排名中,青岛和济南分居前两名,遥遥领先其他城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