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最新定调!多地重要政策废止!楼市大消息来了

中央最新定调!多地重要政策废止!楼市大消息来了

楼市的调控是越来越有意思了,也越来越偏向于买方市场,买房的限购刚取消掉,土地的限售倒是来了。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通知称,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城市,应暂停新增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商品住宅去化周期在18个月-36个月之间的城市,要按照“盘活多少、供应多少”的原则,根据本年度内盘活的存量商品住宅用地面积动态确定其新出让的商品住宅用地面积上限

一句话概括就是,住宅库存超过36个月的地方城市就不能卖地了,而库存在18~36个月的地方城市也必须遵循卖多少房子,供应多少土地的原则,总之就是限制土拍,减少新地块入市,从而达到去库存的目的。

这也是430大会所提到的统筹研究消化存量住宅和优化增量住房,

通过自然资源部的这一份通知我们就明显的可以感觉到,现在所提的“去库存”和2015年的“去库存”是截然不同的,

2015年是棚改货币快速创造需求,然后鼓励农民进城,进一步拉高需求,最后形成涨价去库存,

然而现在是需求端刺激不动,过去几年楼市上千条的松绑政策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所以现在从供给端来限制库存,减少土地的供应量甚至让一些城市停止供地,包括很多城市执行的所谓的以旧换新,也不是完全的从需求端发力,而是由地方国资亲自下场收购。

所以都是区库存,但是两次的发力点,政策所针对的对象是完全不一样的。你要是说上一次涨价了,这一次必须也得全部涨价,多多少少有一点刻舟求剑,

不过话说回来,此次自然资源部所发的通知,能起到多大的效果,还要看接下来的执行力度。

因为这不是自然资源部第一次发布这样的通知,早在2019年自然资源部就发布了类似停止供地的通知,并且当时所发通知用词的严厉性和详细性都远超这一次,

但结果却不及预期,各地方城市仍然在大规模的供地,从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的增长就可以反映出这一点,

2019年财政部虽然没有公布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但根据测算大概在7.2万亿左右,但是到了2021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已经达到了8.7万亿

所以2019年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停止供地通知,根本就没有翻起什么浪花,而现在再次发布一遍,接下来必须要适配更大的限制政策出台才能达到效果,否则大概率还会不了了之,

毕竟大部分的城市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都非常高。并且自然资源部所发布的36个月库存应停止供地的通知涉及的城市也比较多,

克而瑞数据显示截止到三月末,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即存销比为25.3个月,其中,有41个城市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包括强二线城市武汉、东莞和昆明,

可以明显的看到。100个代表城市里面超过四成的城市,去化周期都超过了36个月,这就代表着有超过40%的城市需要停止供地,

并且还有很大一部分城市,虽然可以供地,但也只能是卖多少新房才能供多少地?因为还有很大一部分城市的去化周期是在18-36个月,

涉及的城市如此之多,如果强制性实施减少供地和停止供地,估计很多地方的土地财政真的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不过结合实际情况而言,即使自然资源部不强制执行,很多城市和强制执行也没有什么差别,

因为房地产市场下行,新房卖不动,很多开发商早已经不敢拿地了,特别是三四线城市,一边是卖不出去,另一边是不让卖,无非是叫法不一样而已,结果都是一样的,土地难卖。

同时这也说明当下新房市场整体库存确实非常大,很多城市也到了必须调整的时间段。

并且这种库存调整,还是明牌的,所以这个过程中很难避免不降价,因为去库存的压力全落到地方身上了,去不掉的话,就不能重新供地,不能重新供地就意味着土地财政的缺失,恐怕很多三四线城市的购房补贴政策力度恐怕又要加大了。

同时这种明牌调整也会把一些库存较小的城市或者区域给凸显出来,这反而有利于这一部分区域的房价筑底,不过整体来这仅仅是结构性的短缺,整体库存肯定是过剩的,

所以接下来房地产的调整依然是任重而道远,同时作为购房者,我们不仅要看他们说了什么,更要看他们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