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蒙之道”第七讲:“屯卦”之六四爻辞解读

屯卦》之六四爻辞破解

召公奭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一)释字(词)

《增韵》:“求,乞也。”《玉篇》:“求,索也。”《诗经·周南·关睢》:“窈窕淑女,窹寐求之。”

求与索都有希望得到的意思。析言之,卑者向尊者要为求,尊者向卑者要为索,乞则更显其卑。


(二)释象

《屯卦》六四与初九为正应关系,异性相吸,故宜“婚媾”。六四柔而为卑,初九刚而为尊,卑者欲与尊者为婚媾曰“”,故曰“求婚媾”。《屯卦》最终会变成《蹇卦》,卦变时,《屯卦》初九上行而成为《蹇卦》九三。这样,在《蹇卦》中,六四与九三由原来远应的关系变成了近比的关系,说明“婚媾”之事已成。求而成,故“”。《屯卦》变成《蹇卦》是将来的事,也就是说《屯卦》六四“婚媾”之事还未成,尚处于“”的阶段,待进一步发展到《蹇卦》后,“婚媾”之事则成矣,故曰“往吉,无不利”。在《蹇卦》中,六四为离体主爻,“离为明”,故《象传》释曰:“求而往,明也。”所谓“往”,就是指发展到《蹇卦》之后。

《屯卦》是由《临卦》变化而来的,《临卦》是消息卦,根据消息卦特点可知,《临卦》及其所变之卦的下面,其待息的是一个阳爻。《临卦》初九、九二与待息的阳爻组成干体,“干为马”、“干为玉”,故《临卦》初九为马为玉。《临卦》经《屯卦》最终变成《蹇卦》后,《临卦》初九成为《蹇卦》九三,故《蹇卦》九三亦为马为玉。在《蹇卦》中,六四与九三已结为“婚媾”,六四乘于九三之上,故曰“乘马”。《临卦》变为《蹇卦》,干体分解,是为“分玉”之象,故曰“班如”。《蹇卦》九三分玉出马,为六四相乘,故六四爻辞曰“乘马班如”。可见《屯卦》六四爻辞所谓“乘马班如”也是指随后之象,取象于随后所变的《蹇卦》。


(三)义理

《屯卦》六四有“求婚媾”之象。“婚媾”处于“求”的阶段,所谓“君子以经纶”,说明“婚媾”之事还未最后完成。“婚媾”之事虽未最后完成,但却只是个时间问题,只要“求而往”,就会水到渠成,顺利而成。只要“求而往”,“婚媾”的另一方就会“乘马班如”,象军队奉了命令一样,手捧玉信来见你,故曰“往吉,无不利”。有求必应,有应必来,这正是万事通达的表现。

“婚媾”的本义是联姻结亲,喻而泛指联络结合为利益共同体。《屯卦》六四为近君之臣,当位而辅,然其君并非九五,而是六二,九五在《屯卦》中不过是主政之臣。六四当位,对九五之主政之臣是既配合,又防范。六四在《临卦》中为“至临”,是位极人臣,老臣谋国的大智者,对主政之臣九五既配合又防范,怎么防范呢?就是利用婚媾关系,联合同样有实力的同盟者以平衡九五。六四的媾合者就是初九。《屯卦》马上会变为《蹇卦》,卦变后,《屯卦》初九就会成为《蹇卦》九三,得武人之位而掌兵权,有效地制约和平衡了九五。在《蹇卦》中,六四居于九五和九三之间,当位而调和,纵横捭阖,进退自如,不愧为老臣谋国也。六四在两刚之间,构成一个离卦之象,“离为明”,故《象传》释曰“明也”。


(四)示例

召公奭姓姬名奭,是周文王的庶子,周武王的庶弟。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姬奭担任太保。姬奭执政政通人和,贵族和平民都各得其所,因此深受爱戴。姜太公是周武王的岳父、周成王的外公。召公奭代表的是宗室的保守派,维护的是周王室的正统传承;姜太公既代表着开国元勋中的保皇派,又代表着外戚中的掌权派,也同样维护着周成王的正统传承。在维护周王室的正统统治和周成王的正统地位这一点上,召公奭和姜太公的思想和利益是高度一致的。所以,当周公旦辅佐成王而主政时,召公奭一面配合周公旦,以不断巩固周王室的统治,一面又媾合姜太公,以制衡周公旦,防止其篡位。召公奭的这种做法实在是高明,比管蔡二人不知要高明几万倍,不愧是老臣谋国。《屯卦》六四之智,如召公奭者也。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