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我们每个人停靠的港湾,也是我们奋斗的动力,更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也是作为父母,经营管理的第一场所,然而,想要经营好一个家庭,仅仅是物质条件远远不够,更需要我们用心维护。
一个家庭,衰落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一个家庭能够繁荣昌盛的根本原因,取决这五个“根本”,必然子孙兴盛,福气满满!
一、勤俭,治家之本
释义:勤俭节约是管好一个家庭的根本所在。
勤劳和俭朴,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公认的优良品德,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它决定着我们能否立业、守业、成大业。
曾国藩说:“一勤天下无难事”,一个人,如果能保持勤劳节俭的美德,那么天底下没有做不到的事。同样,一个家庭,如果子孙能延续勤劳节俭的传统,那么家业必定会越来越兴盛。
一个家庭无论是多么富有,都不可远离勤劳节俭,一方面是钱财能积累,总是没有挥霍来得快;另一方面,家庭的勤劳节俭是对儿孙的一种引导,明白生活的来之不易,看到勤劳创造才能有所收获,节俭是珍惜劳动成果。
因为再多的财富,总有挥霍完的一天。懂得用自己的双手,才是取之不尽的宝藏。
二、和顺,齐家之本
释义:和谐安顺,是整治家庭的根本。
左宗棠说:“家庭之间,以和顺为贵。”家和万事兴,家庭要充满祥和之气与和睦的氛围。冷冰冰的房屋和摆满家具的那个地方,不能称为家,有人幸福和谐地生活于其中,才能称之为家。
家庭成员之间讲求一个“和”字,凡事能退就退一步,大度包容,那么妯娌摩擦都会迎刃而解。
在一个家庭里,最忌讳的就是家人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如果夫妻或兄弟之间整天吵架,会把福气也赶跑。如果家庭矛盾不断,每天处理家庭关系已经筋疲力尽,哪里还有精力打拼事业。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顺,是家庭和谐美满的秘诀,齐家之本。家庭要充满祥和之气,家和万事才会兴。
三、谨慎,保家之本
释义:谨慎持重,是守护家业的根本。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且越是处于人生的顶峰阶段,就越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这正是所谓的“高处不胜寒”。
此时更需要隐藏自己的锋芒,谦恭待人。其实无论在什么样的处境之中,只要能够保持谦虚谨慎的美德,都有利于突破人生的艰难险阻。
在做事情的时候,既要谦虚谨慎,又要尽心尽力,无论取得多么大的成绩,都不可以去争功劳。
时时心存履危而安的意识,谨慎小心,明白自己的位,守住自己的分,才可以把事情做得有始有终,避免出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不良情况
所以,唯有保持谨小慎微,任何时候不放松警惕,才能守住家业。
四、诗书,齐家之本
释义:饱读诗书,是振兴家业的根本。
《朱子家训》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子孙虽然稍微比较愚昧一点,资质没有那么好,但经书不可以不读。因为人读经典,他才懂得伦常,才知道如何做人做事。
古人还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会怎样,主要是看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也是有道理的。
倒过来看,也就是读书、积德、风水、运、命,告诉我们先由自己好好读书,明白并实践道理做起,累积相当的实践经验,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当然更容易符合老天爷的命令,因而得到更多的幸运。
因此,多读书勤思考,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是穷人最实际的途径,继而就能带来家族的兴盛。反之,家族有再大的基业,而没有书香之气,不能学会识理,早晚都会破败。
五、积善,传家之本
释义:行善积德,是传承家业的根本。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家庭也是一样,如果这个家庭的每一个人都很善良都做一些善事,这个家庭也一定会迎来好的事情,但是如果经常作恶多端最后只会遭殃。
日行一善,胜似日进斗金,日行一善,日行一善,积善成德,日行一善功满三千,一个家庭如果明白且真正地做到积善行德,那么对于后代来讲也是一件极其好的事情,其子孙后代也会得到相应的福报。
为人父母,要教育子女行善积德,将这个观念代代相传,那么家业可以一直得以传承,长久兴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