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包,羞。
简单的两个字,没有贞兆辞,说明本爻爻辞很大程度上可能是警句格言性质的语言,而且其所针对的一定是本卦的主旨——否。“包,羞”,其中“包”的意思应该是过度的包容,也就是对“否”这种情况的过度包容,更准确点说就是善恶不分的纵容,最终的结果会怎么样呢?只会是一种结果——“羞”,很多人总以为纵容会换来对方对自己的感激,孰不知过度的包容或者说纵容,结果往往是招来对自己的羞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些巨婴症患者,就是没有底线纵容的结果,而那些纵容者又获得了怎样的回报呢?恐怕没一个好受的。
对于任何人而言,在解决闭塞、不通的问题时,从善如流确实是难得的优良品质,但是任何事物都存在过犹不及的问题。忠言逆耳利于行,对于用心纯良的建议和意见,任何人都应该认真听取,即使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应该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态度去面对。但是对于那些用心不良的恶毒攻击,听之任之只会让它们更加猖獗。
曾经一段时间总有人在批判孔子的时候会说孔子迂腐,说什么孔子总是主张什么“以德报怨”,是典型的伪君子。其实这完全是对孔子的误解,《论语.宪问篇》就有记载,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的回答并不是赞同,而是反问“何以报德?”,而且孔子接着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感觉是不是有点对本爻爻辞“包,羞”地贯彻落实。至于“以德报怨”的说法,则出自老子的《道德经》,而老子之所以会提出以德报怨,也是有其特定条件的,是对古代君王面对老百姓的态度,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