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文之前再介绍一下笔者解读卦象的用意。《系辞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所谓的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就是讲的易就是变化,由于事情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所以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情景之下,不同的人都解读出不同的含义,这点本身是没有问题的。笔者在这里解读的卦象卦辞不一定是古人的本意,只是笔者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由于易经博大精深,解读周易的书籍更是汗牛充栋,难以计数。因而对于初学周易的人来说,往往会有大路千条却无法得门而入之感,更不用提登堂入室了。陈传说:“学易当求活法。”所以笔者以卦象解读周易的目的希望通过一种与先贤最接近的方法去解读周易,从而帮助后学者能够通过一种简易的手段了解易的内涵。至于解读的是否与读者一致,本身并不重要。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的目的也是希望易友们能够提出不同的看法,帮我加深对卦象本身的理解,共同促进易学的发展。
回到正文,《序卦传》说: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就是有事。跟随他人寻求利益自然会有所希望获取的事物,所以随卦之后就是蛊,蛊就是有事情需要去处理和解决。山风蛊,上艮下入,艮为身,巽为病。身上有病。互见震兑,雷泽归妹,震为生,兑为折毁。如不去治理蛊惑之乱,终有折损之忧。变卦随,兑为言,震为行。互见风山渐。整治蛊事,树木方可继续成长。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震为春,为元,巽为夏,自春而夏,因而说元亨。下巽为利,互震为行,上艮为大,上兑为泽,变卦初至四爻大坎,所以说利涉大川。变卦下震,震为疾,所以为先。艮为止,所以为后。按十天干纳甲,甲先三为辛,巽纳辛,所以先甲为巽,后甲三日为丁,兑纳丁。所以以此来看先甲为风山渐,后甲为泽山咸。结合彖辞来看,风山渐,有日积月累,以小成大之象。泽山咸,咸为感,感则速,为身欲之象,为缺止之象。如果以此进行解读,卦象的用意主要是用来说明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天干纳甲与八卦之间的关系,另一个就是说明事物是循序渐进变化的,人只有与时俱进方可顺应潮流,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既然今天的利就是明天的弊,事物利弊终有阴阳互转的一天,因而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要解决的问题,也无需为事物腐败之后祸乱丛生而过多忧虑。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艮为刚,刚爻在上。巽为柔,柔爻在下。所以说刚上而柔下。巽而止,为蛊像。震为元,巽为夏,所以说元亨。艮为天,巽为下,所以说天下。兑为悦,震为治,所以说元亨而天下治也。震为往,兑为缺,所以说网友事也。本卦上卦艮为终,变卦下卦震为始,所以说终则有始,艮为时,震为行,取时为天,所以说天行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艮为君子,震为用,为以。兑为羊,为口,民皆有欲,所以兑为民。巽为覆水,所以为育,艮为止,所以为德。
蛊卦初爻变产生的卦象为蛊之大畜。
蛊卦初六爻辞〖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初爻动,三五成像风天小畜。本卦为蛊,变卦大畜,上艮为止,震为治,所以为干,兑为言,干为父。所以说干父之蛊,干为有,艮为子,震为先,干为父,先父为考,本卦下卦巽变干,巽病乾健,所以说考无咎。巽为病,干为人。有人病之象,所以说厉,上艮为始终,下干为健,为福,所以说终吉。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巽为意,艮为承,干为老,所以说意承考也。意这个字就是心音,即人的心里的声音,我们现在对于声音是当做一个词来讲的,但是古时候并不这样看,声,大多是没有情绪影响,而音则带有感情色彩。音这部分是要用心去听才可以分辨的,或者说语言所蕴含的气息。因而取巽为意。艮为承,一个是古人在许诺的时候会作揖,代表承接。另一个艮为止,所以为承,因为人只可能把器物放到静止稳定的事物之上,不然就会摔下来,所以艮为承。
蛊卦二爻变产生的卦象为蛊之艮。
蛊卦九二爻辞〖干母之蛊,不可贞。〗
三五成像,风山渐,渐,有女归之象。艮为止,震为治,坎为失,艮为宅。家中之事为母所留,所以说干母之蛊。巽为不果,艮为终始,卦象下四爻大坎,变三爻坎像,有问题变小之象。艮为不,坎伏离为贞。所以说不可贞。
笔者想到古时候有个习俗叫做为亲者讳。孔子在论语中专门提过这部分:“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笔者认为其出处或许就在这里。笔者对此的理解在于任何一个大的系统都会由若干小系统组成。而一个小系统,又会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当小系统出现了问题,小系统是应该选择划分敌我,还是应该治病救人呢?这是需要去思考的问题。以人性来看,由内而外,由亲及疏是人本性自然而然的选择。因为很难想象一个不爱自己,不爱自己亲人的人会去爱陌生人,为了陌生人的利益反过来与自己的亲人为敌。
蛊卦三爻变产生的卦象为蛊之蒙。
蛊卦九三爻辞〖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艮为止,坤为多,震为行,坎为非。三五成像泽变震,震为先。言先所以说干父之蛊。三五成像风水涣,巽为利,坎为失。失利之象。兑为小,震为艮覆,所以为小有悔。艮为不,坤为多,震为行,坎为过,所以说无大咎。咎、过也。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艮为终,坤为无,坎为过。所以说终无咎也。
蛊卦四爻变产生的卦象为蛊之鼎。
蛊卦六四爻辞〖裕父之蛊,往见吝。〗
三五成像下见泽天夬,夬有决之意。中见雷泽归妹,震为行,兑为折损,有行不果之意。上见山火旅,艮为止,离为目。止于目则不见行动之意。裕,富有,宽纵之意。变卦火风鼎离为见,离气终,兑为言,干为父,巽为不果。所以有有言而行不果之象。火风鼎有折足之忧,所以说往见吝。吝,艰难之象。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兑为欲,干为行,震为往,兑为言,艮为止,离中虚,离伏坎为不得。所以说往未得也。以一爻和五爻卦象看,初爻无,上见山泽损,为有损之象。上爻为有,下见泽风大过,大过为大坎之象,为灾。变卦初爻为无,上见火天大有。大有上离为见,下干为行。所以为无见行之意。上爻为有,下见泽风大过。大坎为灾。因而说往未得也。
蛊卦五爻变产生的卦象为蛊之巽。
蛊卦六五爻辞〖干父之蛊,用誉。〗
三五成像雷火噬盍,噬盍为用狱之象。上震为行,下离为正。所以有以正而行之象。上见山风蛊。巽为风,为伏,艮为荣,为誉。所以说用誉。本卦蛊,有上根,下木之象。即所谓的本末倒置。巽为兑反,为无欲之象。即卦象寓意人不可欲望过高,不然必有灾祸降临。巽为顺,为命。顺命止欲方可治理蛊惑之乱。
《象》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
艮为承,为取,巽为利,取利为得,得通德。所以说承以德也。
蛊卦上爻变产生的卦象为蛊之升。
蛊卦上九爻辞〖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三五成像山地剥,艮为止,坤为业,所以有止业之象。艮为位,坤为无。所以为无位之象。变卦地风升,坤为无,震为官,无官之象。震为官,兑为折损。为折官之象。兑为缺,巽为利,缺利之象。本卦上四爻大离,离为王,变卦上四爻大震,震为艮反,所以有去位之象。主卦巽为风,所以为候。巽为不果,所以说不事王侯。
本卦巽为高,艮为尚,所以说高尚。变卦坤为无,巽为利。无利则有震。干为事,震为乐。所以说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三五成像山地剥,坤为志,艮为则,所以说志可则也。